南雅大佛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雅大佛寺
|
|
|
南雅大佛寺,坐落在重慶市開州區西南部的南雅鎮,距縣城38公里。為唐末宋元時期留下的石刻雕塑。寺內大佛,依山而立,就岩鑿成,佛身依岩迭坐,含笑頷首,盤腿打坐,成為重慶市內的著名大佛,且為重慶市第一大佛。大佛寺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藝術珍品,有一定的考古、觀賞、遊覽價值。
簡介
大佛寺20世紀50年代初為破「四舊」,拆除廟宇,廢作他用;60年代「文革」期間有人炸掉了直徑一米多的大佛腦袋,只佛身尚存。1997年初重新修葺大佛,恢復了大佛的本來面目,並修復了寺廟的正殿,在佛像周圍遍植風景樹。現經過修葺重現風采的大佛,參觀者絡繹不絕。1999年大佛寺旅遊區接待中外遊客8萬多人次,創稅利數百萬元。成為一處蜚聲巴渝的佛門聖地和旅遊聖地,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南雅大佛是重慶市第一大佛,歷史悠久,雕塑精湛,雄偉壯觀,僅次於樂山大佛,故聞名遐邇,古今遊人絡繹不絕。
佛像明崖鑿成,身高10.8米,佛座寬6米,兩腳心間距3米。慈眉善目,兩耳垂肩,盤坐於蒲團上。其塑形之精,實屬罕見。
歷史及傳說
南雅大佛始建於唐朝末年。相傳,唐末天祐年間,哀宗李祝執政(約公元904——907年),朝政腐敗,苛稅甚重,長江流域連年洪水成災,民不聊生,屍橫遍野,勞動人民怨聲載道。
時有一下河石匠姓馮(湖北人,擅長地理),妻兒喪盡,為生計經巫山流浪四川,行至南雅,見河東紅崖坡下有一天然石洞可以棲身,便在此居住。白日挨門乞討,聊度餘生。是年四月初八晚,偶得一夢,見釋迦牟尼佛立於洞前,示言倘能塑佛金身於崖壁之上,保其終生康泰。醒後出洞視之,見崖壁上隱隱呈現金色佛光。急跪禱告,願以畢生精力塑像立寺。爾後每日揮汗鑿像,不畏烈日寒風終年不停,至八十有五(五代後漢隱帝乾祐末年,公元948年),佛像初具,歷時43年,馮無疾而終。後經後周,北宋太祖太宗時122年修建,大雄寶殿始成。北宋真宗景德3年(公元1007年),萬州城有一巨商李氏,膝下無子,夫婦常憂於懷,李公一夜得夢,南雅大佛寺不避體,倘出資修寺,重塑金身,保不日得子。李公便攜金騎快馬來至南雅,果見大佛,即出資請工匠修成三殿,並給佛像鍍金。以後每年送資大佛寺,並獻「不二靈山」描金巨匾,至北宋仁宗慶曆2年(公元1014年)上三殿完成。當時殿宇金碧輝煌,香火長年不絕。明朝神宗萬曆3年(公元1576年),破山祖師來此暫居,廣植花草、樹木,在寺前親手栽植桂花樹兩根,後雲遊雙桂堂定居,走前留徒楊和尚精心侍佛守寺。清朝世宗雍正13年(公元1735年),大佛寺後陸家埡口一富戶郭永釗(青年中舉),人稱「釗老爺」,回鄉祭祖,出資請工匠大修寺院,修成下殿、山門、圍牆,至清朝咸豐8年(公元1859年),大佛寺規模全面完成,歷經六朝954年,建成「大雄寶殿」「觀音閣」「三聖堂」上三殿、下殿(戲樓)、山門。上三殿內,佛主居中;右側觀音閣,十八羅漢排列兩邊;左為三聖殿,後為藏經樓;下殿為戲樓,為遊人娛樂場所,古建築總面積共約2330平方米。沿石級下,經天井步甬道出山門,兩巨獅守立門側。牆內兩桂樹蒼鬱聳立,每至仲秋,花香撲鼻,遊人倍覺清新,流連忘返。 不管大佛寺興修和擴建的歷史傳說是真是假,總之大佛是當時人們一種思想寄託,人們欲借對佛的信仰實現自己的願望,這也是大佛的魅力所在。
大佛寺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藝術珍品,有一定考古、觀賞、遊覽價值。可在五十年代和十年動亂中,多次受到毀壞,僅存石刻佛像。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縣有關部門實地考查,決定復修,人民群眾拍手稱快,踴躍捐資捐物,現已修成大雄寶殿,48根大紅圓柱巍然挺立,大佛端坐殿中。屋面琉璃瓦,飛檐爪角,其建築風格熔古今文化於一爐,古樸典雅,十分壯觀。
「樂至大佛來,憂從塵寰去」,現恢復大佛寺,重現歷史文化遺蹟,還佛教聖地本來面目,對發展佛教事業,弘揚民族文化,振興南雅經濟,都有着重要意義和作用。
故事
一馮姓石匠歷時43年依岩鑿像立廟;北宋真宗景德3年,萬州一李姓商人攜金來此,請匠修上三殿,將佛塑像鑿離岩體,並鍍上金;明神宗萬曆3年,破山海明來此居住,廣植花草樹木,親手植兩株桂花樹,後來他定居梁平雙桂堂。成為雙桂堂開山祖師和西南佛學始祖。廟宇20世紀50年代拆除,80年代又被炸掉大佛頭像,佛身猶存。90年代當地人又修善大佛,後經宗教部門批准修復寺廟。大佛寺分為大雄寶殿、觀音閣、三聖堂、三殿和下殿戲樓。大佛依然雕鑿於懸崖巨石上,身高10.8米,佛座寬6餘米,兩腳心間距3米,兩耳垂肩、慈眉善目,佛珠置於掌中,盤坐蒲團上置於大雄寶殿正中。殿外右邊的觀音閣內,排列着1.5米的十八羅漢像;左邊三聖殿供塑着西天三聖,有財神、韋馱、靈官等各種神像。殿門下,兩尊口含石寶的石獅守護左右,兩株鬱鬱蔥蔥的桂花樹散發出濃郁的桂香。南雅大佛寺歷經幾朝近1千餘年斷續修建,現已遠近聞名,成為開州佛教地之一,人稱渝東第一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