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博福斯炮)
前往: 導覽搜尋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又名40炮、40機炮或博福斯炮)為瑞典博福斯(Bofors)所設計高射炮,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主要的中型地面防空武器之一,無論是同盟國或軸心國皆有直接採購或技轉[1],甚至擄獲使用。在二戰結束後並繼續改良,可說是20世紀中口徑高射炮的代名詞。因有大量雙、四聯裝版本,包括未授權仿製型,按火炮計算L/60型總產量超過6萬門,按炮管數計算,總產量超過12萬支。

開發

防空型

博福斯40高炮的研發濫觴源於1928年,瑞典海軍不滿意在1922年自英國採購,在一戰時由2磅炮改造開發的防空武器碰碰炮(pom-pom;QF 2-pounder Mark II),希望博福斯開發一種口徑近似但更加可靠的遠程防空武器。1929年博福斯交付原型測評,該原型運用諾典飛爾德速射炮裝彈設計原理,結果並未讓瑞典軍方滿意;在1929年設計推翻重來,新設計使用了類似步槍的橋夾,從上方裝彈、側面退殼,理論上滿足了軍方對射速的要求且機械結構也較為可靠,這個設計在1931年11月完成原型,直到1932年才逐漸成熟,1933年10月通過每分鐘130發的射速驗收標準並開始銷售[2]。由於博福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受到德國軍火重工業大廠克虜伯收購三分之一的股權,並秘密派遣工程師團隊駐廠進行凡爾賽條約內不允許德國研發的火炮項目開發,毫無疑問在戰間期兩間廠商有極度緊密的合作關係,因此一直有猜測認為德國工程師主導該高射炮的研發;但瑞典只承認克虜伯在冶金科技方面引導瑞典大幅進步,在機械結構的設計上並不認為瑞典受到德國協助,加上後來德國自行開發的Flak 18系列與博福斯40高炮的槍機結構幾乎沒有類似之處,所以至今並無實質根據證明40高炮有德國人的協助。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在1933年問世,瑞典採購型號稱40 mm akan M/32,由於該型炮炮管僅有56.25倍徑,因此狹義上說它不是真正的40 mm L/60系列。

海軍型

真正使用60倍徑炮管的Bofors 40 mm L/60是1934年8月荷蘭皇家海軍為了德·魯伊特號輕巡洋艦所訂購,與火炮同時訂購的尚有可三軸穩定並接受統一防空指揮儀控制的炮座,整組炮全重達7公噸;海軍型號隨後還為潛艦副炮需求研製只有42倍徑的短管版,該型號可在潛航時密封避免鏽蝕,但火炮初速因此降低至每秒700米。

視頻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相關視頻

企業號新裝的槍炮,40毫米博福斯大炮,每分鐘160發子彈
如何使用40毫米瑞典博福斯軍艦大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