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 汉语文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博 - 汉语文字 |
博(拼音:bó)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 。本义一般认为指大;引申指丰富、宽广,如:渊博;又引申指广泛、普遍,如:博览;又引申指通晓、知道得多,如:博古通今;又指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拿财物作注比输赢。
一说本义是搏斗,丰富、宽广是假借义。但实际上,"博"很少用来表示打斗。现代汉语中,"博"不能与"搏"通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博
拼音; bó
部首; 十
五笔; FGEF
仓颉; JIBI
郑码; EDFD
笔顺; 横、竖、横、竖、横折、横、横、竖、点、横、竖钩、点
字级; 一级(编号:2521)
平水韵; 入声十药
统一码; 535A
四角号码; 4304₂
异体; 愽(丰富、通晓)、簙(古代棋戏)、੫�
笔画数; 2+10
造字法; 会意字、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注音字母; ㄅㄛˊ
字源解说
"博"最早见于金文。金文(图1、7、8)和小篆(图3、6)均从"十"和"尃" ,此字构型和本义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会意字,字从"十"和"尃",《说文解字》对"十"的解释是"数之具也",意思是说"十"是数字完备的标志,亦有齐全的意思;"尃"有分布之义。"尃"与"十"合起来的寓意基本相同,表示四方中央齐备,即分布广泛。"尃"与"博"声纽均为唇音,韵为对转,兼带表音功能。从"尃"得声的"搏""镈""膊""缚"等均在铎部。
另一种说法是形声字。"十"在金文中与"干(指盾)"和"盾"字的写法比较接近,而盾是战斗时用的。因此"博"是"搏"的本字,本义是搏斗。与"戎"一样("戎"中的"十"是"盾"的变体)。且"博"本身具有博弈、博得的意思。说明"十"是应燥龙某种兵器的象形字变来的。"宽、广、面积大"则为假借义。"尃"仅作声旁,不表义。
"博"在周代晚期才出现,有的构型与现代相同,如图1;有的与现代相反,左为"尃",右为"十"(图7、8)。发展到小篆阶段,已把"十"移到了字的左旁。"尃"下部本为"又",到了小篆变甩洪趋放为"寸"。以后便将小篆作为基文,发展为汉隶(图4、5)和楷书。
"博"基本义指"大"。又引申指"广"。再引申指"多""丰富"。如"渊博""博学""地大物博"等等。"博"的字义主要是围绕学识、见闻、知识和方法等较大范围起作用。
在后世,"博"还有"赌博"义,这一意思来源于"簙"。"簙"本义指古代的一种游戏,即"局戏"。《说文解字·竹部》:"簙,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从竹,博声。"在古籍中,"簙"可与"博"通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簙,经传多假博字。"这就是说,表示"局戏"的"簙"字,在古代典籍中大多写成"博"。这样一来,"博"就可以表示"局戏"了。赌博常和游戏分不开,人们经常用游戏进行赌博,古人也如此,常用局戏赌博。所以"博"后来就由"局戏"引申指"赌博"。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原文〗
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补各切(bó)
〖注释〗
①大通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当是大也、通也。《玉篇》兆放:'大也、通也。'"
②从十从尃: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四方中央无不尃也。"
〖译文〗
广大,精通。由"十"、"尃"会意,尃是分布的意思。
说文解字注 大通也。
注:凡取于人易为力曰博,《陈风》郑笺:交博好也。
从十、博。
注:会意。
尃,布也。
注:亦声。补各切。五部。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十部】 博;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10
《唐韵》补各切。《集韵》《韵会》《正韵》伯各切。并邦入声。《说文》:大通也。从十尃。尃,布也,亦声。徐曰:十者,成数也。《玉篇》:广也,通也。《增韵》:普也。《荀子·修身篇》:多闻曰博。
又《韵会》贸易也。古琴曲有不博金。
又六博,局戏。《家语》:君子不博,为其兼行恶道故也。
又州名。《韵会》:春秋,齐之聊摄随为博州。
又姓。《韵会》:古有博劳,善相马。市阀元
折叠广韵 补各切,入铎帮 ‖甫声铎部(bó)
广也。大也。通也。从十、尃。亦州名,春秋时齐之聊摄也,秦为东郡地,隋为博州,因博平县以名焉。又姓,古有博劳,善相马也。补各切。二十。
字形书写
书写提示 ❶仔誉鸦想"十"窄"尃"宽,顶部"十"略低,底部"尃"略低。❷"十",短横在田字格横中线上方。❸"尃","甫"窄"寸"宽。❹"甫"的第二笔竖在田字格竖中线左侧;第三笔横折的竖段略向左拐,收于横中线。❺"寸"的长横从"十"侧起笔,在田字格横中线下方,左右两端都宽于上部,末笔点在竖中线右侧。
音韵参考
中上古音 时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