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博 - 漢語文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博 - 漢語文字

來自網絡的圖片

博(拼音:bó)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 。本義一般認為指大;引申指豐富、寬廣,如:淵博;又引申指廣泛、普遍,如:博覽;又引申指通曉、知道得多,如:博古通今;又指古代的一種棋戲,後泛指拿財物作注比輸贏。

一說本義是搏鬥,豐富、寬廣是假借義。但實際上,"博"很少用來表示打鬥。現代漢語中,"博"不能與"搏"通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博

拼音; bó

部首; 十

五筆; FGEF

倉頡; JIBI

鄭碼; EDFD

筆順; 橫、豎、橫、豎、橫折、橫、橫、豎、點、橫、豎鈎、點

字級; 一級(編號:2521)

平水韻; 入聲十藥

統一碼; 535A

四角號碼; 4304₂

異體; 愽(豐富、通曉)、簙(古代棋戲)、੫�

筆畫數; 2+10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注音字母; ㄅㄛˊ

字源解說

"博"最早見於金文。金文(圖1、7、8)和小篆(圖3、6)均從"十"和"尃" ,此字構型和本義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會意字,字從"十"和"尃",《說文解字》對"十"的解釋是"數之具也",意思是說"十"是數字完備的標誌,亦有齊全的意思;"尃"有分布之義。"尃"與"十"合起來的寓意基本相同,表示四方中央齊備,即分布廣泛。"尃"與"博"聲紐均為唇音,韻為對轉,兼帶表音功能。從"尃"得聲的"搏""鎛""膊""縛"等均在鐸部。

另一種說法是形聲字。"十"在金文中與"干(指盾)"和"盾"字的寫法比較接近,而盾是戰鬥時用的。因此"博"是"搏"的本字,本義是搏鬥。與"戎"一樣("戎"中的"十"是"盾"的變體)。且"博"本身具有博弈、博得的意思。說明"十"是應燥龍某種兵器的象形字變來的。"寬、廣、面積大"則為假借義。"尃"僅作聲旁,不表義。

"博"在周代晚期才出現,有的構型與現代相同,如圖1;有的與現代相反,左為"尃",右為"十"(圖7、8)。發展到小篆階段,已把"十"移到了字的左旁。"尃"下部本為"又",到了小篆變甩洪趨放為"寸"。以後便將小篆作為基文,發展為漢隸(圖4、5)和楷書。

"博"基本義指"大"。又引申指"廣"。再引申指"多""豐富"。如"淵博""博學""地大物博"等等。"博"的字義主要是圍繞學識、見聞、知識和方法等較大範圍起作用。

在後世,"博"還有"賭博"義,這一意思來源於"簙"。"簙"本義指古代的一種遊戲,即"局戲"。《說文解字·竹部》:"簙,局戲也,六箸十二棋也。從竹,博聲。"在古籍中,"簙"可與"博"通假。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簙,經傳多假博字。"這就是說,表示"局戲"的"簙"字,在古代典籍中大多寫成"博"。這樣一來,"博"就可以表示"局戲"了。賭博常和遊戲分不開,人們經常用遊戲進行賭博,古人也如此,常用局戲賭博。所以"博"後來就由"局戲"引申指"賭博"。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原文〗

大通也。從十從尃。尃,布也。補各切(bó)

〖注釋〗

①大通也: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當是大也、通也。《玉篇》兆放:'大也、通也。'"

②從十從尃:王筠《說文解字句讀》:"四方中央無不尃也。"

〖譯文〗

廣大,精通。由"十"、"尃"會意,尃是分布的意思。

說文解字注 大通也。

注:凡取於人易為力曰博,《陳風》鄭箋:交博好也。

從十、博。

注:會意。

尃,布也。

注:亦聲。補各切。五部。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十部】 博;康熙筆畫:12;部外筆畫:10

《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並邦入聲。《說文》:大通也。從十尃。尃,布也,亦聲。徐曰:十者,成數也。《玉篇》:廣也,通也。《增韻》:普也。《荀子·修身篇》:多聞曰博。

又《韻會》貿易也。古琴曲有不博金。

又六博,局戲。《家語》:君子不博,為其兼行惡道故也。

又州名。《韻會》:春秋,齊之聊攝隨為博州。

又姓。《韻會》:古有博勞,善相馬。市閥元

摺疊廣韻 補各切,入鐸幫 ‖甫聲鐸部(bó)

廣也。大也。通也。從十、尃。亦州名,春秋時齊之聊攝也,秦為東郡地,隋為博州,因博平縣以名焉。又姓,古有博勞,善相馬也。補各切。二十。

字形書寫

書寫提示 ❶仔譽鴉想"十"窄"尃"寬,頂部"十"略低,底部"尃"略低。❷"十",短橫在田字格橫中線上方。❸"尃","甫"窄"寸"寬。❹"甫"的第二筆豎在田字格豎中線左側;第三筆橫折的豎段略向左拐,收於橫中線。❺"寸"的長橫從"十"側起筆,在田字格橫中線下方,左右兩端都寬於上部,末筆點在豎中線右側。

音韻參考

中上古音 時代[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