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赫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卡塔赫纳 哥伦比亚北部港口,玻利瓦尔省首府。位于加勒比海卡塔赫纳湾北端。1533年始建,为西半球古城之一。16世纪中期曾为西班牙掠夺南美金银财富的转运港和奴贸市场。1926年马格达莱纳河流域油田开发后,成为主要油港和石油加工中心。还有纺织、制革、船舶修理等工业。输出石油、咖啡、皮革、木材、烟草等。该城由曼戈岛和半岛等组成。有大教堂等古建筑。
地理位置
卡塔赫纳濒临加勒比海海湾,在南美有着十分广阔的防御工事。景区概况卡塔赫纳是哥伦比亚的港口,要塞,并拥有一批文物群,为玻利瓦尔省的首府,旅游胜地。卡塔赫纳位于卡罗宾海的西南海岸和达瑞恩海湾;一群低矮的小岛,运河环礁湖和海湾构成了卡塔赫纳的港口位置及其优越的停泊条件。 卡塔赫纳是十六、十七、十八世纪建筑风格的一个显著例子,是“新世界”的最广泛的,也是现在最安全的一个。卡塔赫纳和拉哈瓦那及圣约翰的波顿瑞卡(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西印度的一个必要通道上的军事要塞。[1]
地理气候
地势低洼。年平均气温27℃,年平均降水量840毫米。
简介
卡塔赫纳三面环水,景色秀丽,全城葱绿一片。古老的城堡、教堂的塔尖与一幢幢乳白色、浅蓝色的现代化高层建筑杂陈一起,互为映衬。外城赫特塞马尼区散布着一座座低矮、古旧的平房,这是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 在独立广场的左侧是人群拥挤的市场,市场对面耸立着古老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教堂壮观雄伟,始建于1590年。广场右侧为“一百周年公园”,园内花木繁盛,芳草萋萋烈士大道从公园西侧延伸出去。独立广场的一边矗立着9个哥伦比亚爱国志士的铜像, 他们在1815年保皇分子莫里略卷土重来时被害于这个广场上。广场西端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钟楼,钟楼的那一边就是卡塔赫纳的内城。
特色景点
卡塔赫纳内城有一广场名曰马车广场,这就是殖民时期专门拍卖奴隶的市场。这一地区街道狭窄,在穿过希马尼的街道时,两个肩膀能碰到两边的墙。这里的建筑大多低矮,是一些具有西班牙建筑风格的二、三层小楼。为让房间凉爽,墙壁很厚,天花板也非常高。小楼的底层有高大的落地窗和用铁条交织成各种图案的窗棂。楼上有雕饰花纹的木制阳台。小贩穿行于街巷之间,有卖木炭的、卖椰果的、卖鲜花的,还有端着盘子卖甜食的妇女,呈现出卡塔赫纳城特有的情调。马车广场西侧是玻利瓦尔广场,广场中心屹立着一尊玻利瓦尔塑像,玻利瓦尔跃马举剑,威武坚毅,气吞山河。
1810年4月,玻利瓦尔在加拉加斯领导大起义失败后,于1812年来到卡塔赫纳。他在这里积聚力量,并认真总结了第一共和国失败的教训,发表了举世闻名的“卡塔赫纳宣言”。后来,玻利瓦尔再度东征,1819年博亚卡战役后,他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出任第一任总统。玻利瓦尔对卡塔赫纳有深厚的感情,把它称为“英雄城市”。
玻利瓦尔广场西侧的宗教法庭大厦建于1610年,是一座殖民时期巴洛克风格的雄伟建筑。石头门口上镶有盾形纹章,木制大门装饰绚丽。阳台、回廊风格独具,庭院典雅幽深,堪称殖民时期的佳作。这个古老大厦内现辟有一个历史博物馆和一个图书馆。广场东北角的大教堂是座古朴、肃穆的巨大建筑,始建于1575年,1612年全部重建,1912年—1923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教堂内设有18世纪制作的镀金祭台、卡拉拉白色大理石布道坛和造型优美的连拱廊。占据教堂一角的历史博物馆,保存有1317年铸造的一口教堂大钟。 拉斯博维达广场位于内城东北角,临海湾一侧的著名古迹博维达斯墙,势如长龙,宏伟壮观。这条长墙筑于1799年,高约12米,宽15米左右。墙基上有23个土牢,昔日是关押囚犯的地方。
城市文化
卡塔赫纳濒临大海,漫长的海岸线,湛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构成了秀丽迷人的滨海风光,成为旅游、避暑胜地和会议中心。 1969年,由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组成的安第斯集团在这里举行会议,签订了《卡塔赫纳条约》。从此,这个组织也称为卡塔赫纳条约组织。
1985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卡塔赫纳这座哥伦比亚北部历史名城列为“人类文化财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