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卡尔海因茨

卡尔海因茨·伯姆,1928年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演员[1]。父亲是著名指挥家卡尔·伯姆。曾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攻读哲学,并在维也纳接受过戏剧表演训练。后在维也纳的布格剧院约瑟夫施塔德剧院演出。2014年5月29日,卡尔海因茨·伯姆因长期疾病在家中去世。

卡尔海因茨-伯姆.

目录

个人生活

婚姻:2次

子女:1个女儿,叫茜茜(因为这个女儿出生正值《茜茜公主》拍摄结束,卡尔为了纪念这部影片,便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为茜茜)

演艺经历

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长着一张典型的德国帅哥的脸。父亲是著名指挥家卡尔·伯姆。曾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攻读哲学,并在维也纳接受过戏剧表演训练。后在维也纳的布格剧院和约瑟夫施塔德剧院演出。1952年走上银幕,在联邦德国演出了几部影片,其中以《丹维茨医生夫妇》(1956),我国译制片名为《失业的自由》)最为成功。他还在奥地利主演过连集片《茜茜公主》(1954)[2],与罗密·施奈德搭档演出,扮演弗朗兹·约瑟夫皇帝,因而得以驰名与世界影坛。接着是《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1956)和《茜茜公主·皇后的命运》(1957)。他在影片《三个姑娘的家庭》(1958)中所扮演的音乐家舒伯特也获得成功。他还在法、意、美、英等国演出过影片,以扮演风度翩翩的知识分子角色见长。他在美国片《伟大的背叛者》(1960)中扮演的贝多芬和在《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1962)中扮演的雅各布·格林都很出色。他在联邦德国著名导演法斯宾德摄制的影片《埃菲·卜里斯特》(1974)中的演出也很成功。

卡尔海因茨·伯姆(Karlheinz Bohm,1928~2014)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演员。1928年生于达姆斯塔特,系著名指挥家卡尔·伯姆之子。他曾就读于格拉茨大学,主修哲学。在维也纳接受过戏剧表演卡尔早年后在维也纳的布格剧院和约瑟夫施塔德剧院演出。1952年走上银幕,在联邦德国演出了几部影片,其中以《丹维茨医生夫妇》(1956,我国译制片名为《失业的自由》)最为成功。他还在奥地利主演过连集片《茜茜》(1956),与罗密·施奈德搭档演出,扮演弗朗兹·约瑟夫皇帝,因而大享盛名。接着是《茜茜——年轻的皇后》(1956)和《茜茜——皇后的命运》(1957)。看影片《希茜公主》,大家喜爱罗密·施奈德扮演的纯真好强的茜茜;同时,茜茜的丈夫、英俊执著的国王弗兰茨·约瑟夫的形象也拨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弦,特别受女性观众所青睐。他的扮演者自然也被人们倍加关注,这位男演员就是卡尔·海因茨·伯姆

茜茜公主》这套系列影片,以历史上伊丽莎白女皇和她的丈夫弗兰茨·约瑟夫的故事为蓝本,叙述了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它的上映,一次又一次地轰动德国,也使卡尔·海因茨·伯姆一举成名,成为千百万观众心中的宠儿。

现实中罗密与卡尔海因茨的感情据说拍摄茜茜公主第一部的时候,小罗密真的挺怕卡尔海因茨伯姆的!她叫他“卡尔叔叔”,但是后来拍摄第二部年轻的皇后时,他们就产生感情了,(可以看得出,年轻的皇后中许多镜头他俩眉目间似乎都在传情) 但缘分弄人,卡尔当时已经结婚了,而且当时女儿“Sissy”只有几个月大,所以两人在影片中轰轰烈烈地爱了一回,之后用最理智的方式处理了这段感情。

在罗密的日记中写道,他们一起出席《年轻的皇后》的首映式,开庆祝会时,卡尔在刚过午夜12点就匆匆赶回家了,罗密说卡尔忍不住对妻子和女儿“Sissy”的思念!

卡尔真是好男人阿!要是罗密跟他在一起,就不会那么早地离开人间,卡尔一定会让她幸福,决不会像阿兰德龙那样伤害罗密!

据比利时记者的报道,当年卡尔再娶的时候,卡尔回答比利时记者,他说:她(罗密)是很不错,但只可惜我没机会和她再在一起了。

从这段话语中可以感觉到并想象得到当时卡尔说这段话的时候怀念罗米的表情,我个人猜想他一定曾经爱过她!而且据网上测评,大多数人都觉得罗密与卡尔海因茨伯姆最配!

社会活动

走下荧幕

亿万中国电影电视观众都看过系列影片“茜茜公主”,都知道影片中扮演奥匈帝国皇帝的德国男演员卡尔-海因茨.波姆。然而,“茜茜公主”之后,人们就再也没有在银幕上见到这位令无数女性倾倒的影星。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与扮演茜茜公主的德国著名女演员罗密施纳德在这部影片中的合作表演使德国国内外的观众为之倾倒。但是,对于卡尔-海因茨.波姆来说,这已是很远很远以前的事了。因为近二十年来,他远离电影事业,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作为援助人员,在极其贫困的埃塞俄比亚工作。

卡尔海因茨伯姆在80年后息影是因为开始了与原来天壤之别的工作。其始于德国ZDF电视台的一个节目我也来猜,也就是这场节目使伯姆认为他要用筹款一百万马克为萨赫德地区饥荒救济做一些事.使用这笔资金伯姆于1981年11月13日成立了"人人为人人”救济组织----一个慈善团体.(因为卡尔和别人打了一个赌,认为捐助的人绝不会超过2/3,但是卡尔输了,所以他甘愿把自己后半生的精力投身于埃塞俄比亚的公益慈善上)尽管身为杰出的电影明星,他仍决定在贫困国家生活,他选择了三个世界最穷的国家,其中之一就是埃塞俄比亚,在为于冬HararBabile地区的Erer流域开始了他的自愿服务,在慈善工作中,他将重点放在教育,健康,基层,农业,性别等问题上。

数年来,"人人为人人”一直致力于人道主义服务,在Illubabor,东Harar和北Shoa等地建立大量的医院,卫生所,水井,幼儿园和学校.伯姆博士还在Harar镇建立了诸如手工艺品中心,小学,中学和技术学院.

直到现在,伯姆仍致力于与埃塞俄比亚难民营的饥饿与死亡做斗争,每年他都要在那里最恶劣的条件下生活数月.

其余的时间他则在欧洲"游说","全球化与科技常常使我们忘记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星球,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政治家与商人熟视无睹,不管不问,一如既往.我们的经济领袖什么时候能意识到我们不能失去拥有近10亿人口的非洲市场?"众多政客,政要,名人纷纷拜访赞许"人人为人人"组织.另一方面,德国前总理RomanHerzog博士于1996年亲自造访了Erer流域,这一地区由德国与奥地利共同扶持,(其中德国部分于2002年由德国大臣HeidemarieWieczorek-Zeul在拜访人人为人人组织时交与伯姆管理).伯姆也获得各种奖励以表彰他的榜样作用:挽救众多生命,为他们铺就安全的未来.伯姆还有一位埃塞俄比亚妻子阿尔玛兹,以及两个孩子,尼古拉斯(1990年生),和阿伊达(1993年生). 卡尔海因茨·伯姆于2003年获得Alemaya大学的名誉哲学博士头衔.

热衷慈善

卡尔海因茨从1952年到1975年参加拍摄了20多部影片以后,在他的事业和生活道路上发生了一个传奇式的变化。非洲大陆由于连年灾荒所造成的悲惨景象,使他深受触动。卡尔作出了一项重大抉择。他决定走出银幕,为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黑人兄弟实实在在地干一番事业。卡尔通过联邦德国“我为人人协会”,在电视台的帮助下,从国内募捐了近400万马克。1981年5月16日卡尔和妻子埃瓦带着这笔巨款和他的宏伟计划踏上了去非洲的旅程。

埃塞俄比亚确实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多民族国家,绚烂的文化,曲折的历史.这里就是最古老人类遗骸的发现地?这里难道就是数个世纪前繁荣昌盛一时的最早的基督教君主政体国家--Axum王国的发祥地?

以角色弗兰茨·约瑟夫大帝而驰名德国影坛的电影演员卡尔海因茨·伯姆于1981年建立"人人为人人” 组织以帮助埃塞俄比亚的贫困地区.卡尔·海因茨·伯姆认为,无论如何,这个国家的形象又一次清晰起来,整个国家的前途也是光明的."你不会有比在埃塞俄比亚投资更丰厚的回报了”,卡尔 海因茨-伯姆说,谈到了他当时筹集资金的主题,"当然,你们认为要很长时间,但我坚信很快埃塞俄比亚将会为商界所重视的.”"但不管怎样,他必须承认他不是经济学家,对于他不了解的观点,他点到为止。”"但是如果你把在欧洲一家商店售卖的一公斤29欧元多的咖啡和一个咖啡工人平均一个月的工资比较,你就会发现这些国家还未加入到我们的经济体系中来.这就是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他强调经济一体化和诸如此类的发展援助决不能纯粹依赖慈善机构带头(甚至于依赖于众多的捐款人)而是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协助----国家曾在非洲的殖民主义历史使得我们有道义去弥补这一切."而真正刺激我的则是愤怒.”他解释道,"对贫富之间不公平不人道的愤怒.”

埃塞俄比亚居民中,82.5%是农民,总数约为六千万。卡尔-海因茨.波姆说,埃塞俄比亚要获得发展,首先要建立现代化农业,要防止水土流失,进行农田建设,实行农田灌溉和绿化造林。卡尔在埃塞俄比亚一个叫埃雷尔的谷地驻扎下来。他向当地人传授科学种田的方法,经常头顶烈日手把手地教人们干活。卡尔在村里办起了一所学校,亲自为学生们讲课,他和村里的老老小小相处得十分和睦。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这些异国朋友身上。当地的人们热爱他、崇拜他。他走到人群中,就会响起一片“卡尔,卡尔”的呼喊声。在他的辛勤努力下,荒芜的土地上出现了绿油油的庄稼和整齐的房屋。

此外,卡尔还筹建了另一个新农庄,安置了5000名受饥饿威胁的难民。

公共事业

除此以外,卡尔海因茨·伯姆及其基金会还从事其它援助项目,如饮用水供应、扩建公路和建设学校。基金会一共建成了67所学校和三所职业培训中心。医疗保健也是基金会的工作中心之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埃塞俄比亚每33000人才有一名医生。为了改变埃塞俄比亚的医疗状况,卡尔海因茨·伯姆和他的工作人员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他们建成了四十个医疗站、三所诊所和两所医院,第三所医院不久即将落成。每一个实现的项目都是一项成就,但是卡尔-海因茨.波姆并不满足业已取得的成就。他说:“我在这里工作的目的是,有一天,埃塞俄比亚的政府首脑,不管他是谁,到我这里来,对我说:卡尔,你在这里已经待了很久,谢谢你。但是我们现在不需要你了,我们自己能解决这里的问题。这就是我的愿望,我的目的,我为这个目的而工作。”

卡尔海因茨·伯姆的基金会成立以来,一共收集了两亿欧元的捐款,每年有150万人受益。然而,埃塞俄比亚有六千万人,卡尔海因茨·波姆及其基金会的工作看起来永无止境。有人用德国的成语说,他的工作就象一滴水落在火热的石头上,无济于事。但是卡尔-海因茨.波姆仍然孜孜不倦地全身心地投入。他引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修女特蕾莎的话说,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叫做一滴水落入大海,我们做的工作就是落入海中的一滴水,如果没有这样一滴一滴的水,那么就不会有大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