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阿尼巴尔·卡拉齐(画家) | |
---|---|
出生 | 1609 |
国籍 | 意大利 |
职业 | 壁画家 |
知名于 | 阿尼巴尔·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1560--1609)在卡拉齐兄弟中最为著名,成就也最为突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美术上,他推崇古典雕塑和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盛期文艺复兴大师。 |
知名作品 |
《上帝啊!往何处去?》 《圣母怜子》 。 |
安尼巴莱·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1560年11月3日- 1609年7月15日)
意大利画家,在从风格主义的矫揉造作恢复文艺复兴盛期崇尚古典的传统方面曾起力挽狂澜的作用。在卡拉齐家族的3位画家中他才气最高。
人物生平
安尼巴莱和他的哥哥阿戈斯蒂诺(Agostino)系一裁缝之子,最初师从堂兄洛多维科(Lodovico),堂兄为一画师,劝服他们从事他的行业。
1580年代,安尼巴莱的早熟天才在漫游意大利北部时发展起来,他游览威尼斯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据传他在那个城市曾与画家巴萨诺(Jacopo Bassano)同住一处,后者的画风影响他一段时期。可以说是安尼巴莱重新发现了在帕尔马(Parma)以外几乎被完全遗忘了30年的16世纪初期画家柯勒乔(Correggio);安尼巴莱为波隆那(Bologna)圣格列高利奥(San Gregorio)教堂所绘的《基督洗礼》(Baptism of Christ,1585)是对这位帕尔马大师的光辉献礼。
安尼巴莱回波隆那以后,与阿戈斯蒂诺和洛多维科共同创立一所培育艺术家的学校,名为启迪学院(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安尼巴莱为雷焦(Reggio)的圣普罗斯帕罗(San Prospero)教堂所绘的《登位的圣母与圣马太》(Enthroned Madonna with St. Matthew,1588)显示其艺术的两个最持久的特征,即高雅的古典格调加上欢快的田园气氛。
安尼巴莱与另两位卡拉齐合作,在玛那尼宫(Palazzo Magnani,现称塞勒姆宫〔Palazzo Salem〕;1588~1590)和其他两所贵族府邸作湿壁画时,他已领先两位哥哥。他在这些豪华建筑物中所绘的层次分明和飘逸洒脱的风景促使那一类型成为意大利湿壁画的主要题材。
1595年,他在罗马的法尔内塞宫(Palazzo Farnese)工作,在那里他用神话人物的壁画装饰了画廊的天花板。
1603年4月完成法尔内塞宫工作,该集合包含Agostino Carracci创作的两幅漫画。Annibale的早期作品包括自然主义 风格的绘画,例如“噬豆者”。后来他执行了风景画,这是多梅尼奇诺、克劳德和普桑古典风景画的重要先驱。[1]
安尼巴莱在博洛尼亚成立了一所学院。雷尼和多梅尼奇诺都是他们的学生。搬到罗马后,安妮巴莱(Annibale)被视为从过分的风格主义和夸大的卡拉瓦乔现实主义中拯救意大利艺术。 Ludovico Carracci部分负责Annibale的培训,后者于1580年代在意大利北部进行了广泛旅行,研究了Correggio在帕尔马的作品以及伟大的威尼斯画家,特别是Veronese的作品。
视频
【Annibale Carracci】在这段简短而良好的影片中,向您介绍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学院最著名的创始人Annibale Carracci,他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意大利皮图特拉艺术的伟大创新者。
参考资料
成就及荣誉
1595年安尼巴莱去罗马为年轻富有的枢机主教法尔内塞(Odoardo Farnese)工作。法尔内塞宫是罗马最豪华的宫殿之一,这位主教希望用湿壁画装饰它的主层。在该城,安尼巴莱为了把他在意大利北部各艺术中心所形成的风格应用于新环境,急切地潜心研究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以及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他在法尔内塞宫装饰书斋(Camerino)之后,与阿戈斯蒂诺一道(1597)从事他毕生的主要事业--以奥维德(茧vid)的爱情寓言为题材,为门廊(Galleia,1597~1603/1604)的拱形天顶绘湿壁画。这些装饰画把对现实的各种幻想交织在一起,甚至比拉斐尔在梵谛冈敞廊的名画显得更复杂得多,实乃充满人性的古典主义的一大胜利。这些湿壁画有力地塑造人物,把他们置入高度复杂的构图,其虚构手法表明在想像力方面足以与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Sistine)教堂天顶湿壁画媲美。虽然这些湿壁画组织繁复,但由于色彩富丽以及整个运笔生动有力,仍能具有直接的感染力。法尔内塞门廊不久即成为青年画家们真正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直至18世纪开始很久还是如此,对于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和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等等巴洛克艺术家的想像力来说,这是一个特别丰富的启示源泉。
个人作品
安尼巴莱在法尔内塞宫的长期紧张劳动仅仅从枢机主教法尔内塞得到少得可怜的报酬,这位画家始终没有得到完全补偿。1605年他干脆放弃法尔内塞宫的工作,但是随后绘出几幅他的最杰出的宗教画,著名的有《上帝啊!往何处去?》(Domine,Quo Vadis?,1601?;现藏伦敦国立美术馆)和《圣母怜子》(Pieta,1607?;现藏巴黎罗浮宫博物馆)。这些作品构图极为简单,而所绘人物凝重有力。安尼巴莱为阿尔多布兰迪尼宫(Palazzo Aldobrandini)所绘的弧形风景画,特别是《逃往埃及》[2](Flight into Egypt,1604?)和《埋葬基督》(Entombment,1604?;现藏罗马多里亚·潘斐利美术馆〔Doria Pamphili Gallery〕),对日后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和普桑(Nicolas Poussin)在罗马所绘的那种“英雄式风景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安尼巴莱历经几年患忧郁症和断断续续作画之后卒于罗马。
社会评价
他最优秀的作品,是为罗马宏大的法尔耐塞宫大厅绘制的大型装饰壁画。我们知道,意大利人是擅长创作壁画的民族,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名家和大师均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卡拉齐融合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的长处,创造出颇具个人特色的风格,把充满生动古典神话形象的世界,带到一种优美、华丽、轻快、丰富,但又不乏和谐的境地。这由众多图景构成的壁画,是继米开朗琪岁西斯廷天顶画、拉斐尔署名室壁画之后,罗马最著名的古典风格壁画。从它的一个局部《维纳斯和安喀塞斯》(1597--1600)上,大体可以看出他的艺术特色。另外,体现在这幅壁画上的揉合建筑与绘画来创造生动的视觉景象的作法,则透露出巴洛克美术家渲染欺骗眼睛的艺术效果的先兆。
阿尼巴尔·卡拉齐在风景画发展史上,也是一位不容忽略的人物。《逃亡埃及》(约1604)这幅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风景画,构图严谨、形象清晰,具有庄重之感,开创了深受欢迎的理想风景画的道路。
后来,不同追求的众多画家都从他的创作中获得启示。倾心古典理想的普桑发展了他优美严谨的一面;巴洛克绘画的代表柯尔托纳则把他错觉性的手法当成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