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卢艳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卢艳丽

来自 网易 的图片

卢艳丽,于1982年12月出生,四川乐山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农业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2]

卢艳丽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在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公派博士留学生学习。2012年4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先后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副所长、所长[3]。2017年3月,任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

卢艳丽主要从事玉米重要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状的遗传解析与分子调控网络研究,基因克隆与转基因功能验证以及分子育种等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外文名称----Yanli Lu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四川乐山

出生日期----1982年12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7年)[4]

毕业院校----四川农业大学

人物经历

1982年12月,卢艳丽出生于四川乐山。

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卢艳丽在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在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

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公派博士留学生学习。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任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onsultant scientist 。

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2年4月,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研究员。

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访问交流。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先后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2017年3月,任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8年,兼任省部共建作物抗病遗传与病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副主任。

2020年6月29日,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卢艳丽发展了数量性状遗传定位和基因型缺失推算新方法,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引入新的非参数统计模型,成功解析玉米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她发掘了一批以ZmARF31为主的玉米抗逆新基因,以响应干旱胁迫的smRNA和自然反义转录本为主的调控网络及具分子育种价值的功能标记,并系统揭示了表观调控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基因等分子育种技术创制抗逆玉米新材料。同时,她理论研究结合育种实践,探明了西南玉米"温带×热带"杂种优势模式。

承担项目 根据2020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显示,卢艳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15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来源 名称 时限 状态 备注
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玉米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 2016/01-2018/12 在研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玉米耐旱基金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利用 2016/1-2020/12 在研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玉米响应干旱胁迫的甲基化调控与分子机制解析 2015/01-2018/12 在研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低磷胁迫下玉米根系性状关联分析与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2012/01-2014/12 已结题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结合连锁和关联分析剖析玉米主要叶部病害的遗传结构 2012/01-2016/12 已结题 参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 玉米分子设计育种课题 2016/07-2020/12 在研 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 玉米应答干旱胁迫的基因发掘及调控网络解析 2016/07-2020/12 在研 子课题负责人
霍英东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 玉米耐旱关键基因 SNP、eQTL 分析及分子机理研究 2014/01-2017/12 在研 主持
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 玉米应答干旱胁迫的甲基化变异与分子调控机制解析 2014年度 - 主持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玉米应答干旱胁迫的甲基化变异与分子调控机制解析 2013/01-2017/12 - 主持

发表论文

卢艳丽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根据2020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显示,卢艳丽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PNAS》、《PLoS Genetics》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近30余篇。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 Yanli Lu, Jianbing Yan, Claudia T. Guimares, 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global maize germplasm with large-scal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9, 120: 93-115. (IF:3.930)

2. Yanli Lu, Shihuang Zhang, Trushar Shah, et al. Joint linkage–linkage disequilibrium mapping is a powerful approach to detect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underlying drought tolerance in maiz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 107(45): 19585–19590. (IF:9.504)

3. Yanli Lu, Zhuanfang Hao, Chuanxiao Xie, et al. Large-scale screening for maize drought resistance using multiple selection criteria evaluated under water-stressed and well-watered environments.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1, 124: 37-45. (IF:3.127)

4. Yanli Lu, Trushar Shah, Zhuanfang Hao, et al. Comparative SNP and haplotype analysis reveals a higher genetic diversity and rapider LD decay in tropical than temperate germplasm in maize. PLoS ONE. 2011, 6 (9): e24861. (IF:2.766)

5. Farkhari Mohammad, Yanli Lu, Trushar Shah, et al. Recombination frequency variation in maize as revealed by genome-wid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Plant Breeding. 2011, 130, 533-539. 共同第一作者 (IF:1.392)

6. Jie Xu, Jian Liu, Yanli Lu*, et al.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flowering time and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in maize as revealed by QTL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2, 54 (6): 358-373. (IF:3.129)

7. Yanli Lu, Jie Xu , Zhimin Yuan, et al. Comparative LD mapping using single SNPs and haplotypes identifies QTL for plant height and biomass as secondary traits of drought tolerance in maize. Molecular Breeding. 2012, 30(1): 407–418. (IF:2.077)

8. Jie Xu, Ling Liu, Yanli Lu*, et 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providing genome-wide coverage and high resolution in maize. DNA Research. 2013, 20, 497-509. (IF:5.415)

9. Farkhari Mohammad, Alan Krivanek , Yanli Lu*, et al . Root-lodging resistance in maize as an example for high-throughput genetic mapping vi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based selective genotyping. Plant Breeding. 2013, 132, 90–98. (IF:1.392)

10. Ning Yang, Yanli Lu, Xiaohong Yang, et al.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using a new nonparametric model reveal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17 agronomic traits in an enlarged maize association panel. PLoS Genetics. 2014, 10(9): e1004573.共同第一作者 (IF:5.540)

11. Jie Xu, Fengkai Wu, Yanli Lu*,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te genes for drought tolerance by whole-genome resequencing in maize. BMC Plant Biology. 2014, 14(1):1-15. (IF:3.930)

12. Litian Zhang, Jia Li, Yanli Lu* , et al. Large-scale screening maize germplasm for low phosphorus tolerance using multiple selection criteria. Euphytica. 2014, DOI: 10.1007/s10681-014-1079-3. (IF:1.546)

13. Rongyao Li, Yijin Zeng, Yanli Lu*, et al. Genetic variation for maize root architecture in response to drought stress at the seedling stage. Breeding Science. 2015, DOI: 10.1270/jsbbs.65.298. (IF:1.559)

14. Fengkai Wu, Zuoming Liu, Yanli Lu*, et al. Molecular evolution and association of natural variation in ZmARF31 with low phosphorus tolerance in maize.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6, DOI: 10.3389/fpls.2016.01076. (IF:3.678)

15. Jia Li, Erliang Hu, Yanli Lu*, et al. Evolution of DUF1313 family members across plant speci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maize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Genomics. 2016, (107): 199–207. (IF:2.910)

16. Jie Xu, Qi Wang, Yanli Lu*, et al. 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 are significantly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drought stress in maize.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7, 1, DOI: 10.1093/nar/gkx085. (IF:11.561)

17. Ling Liu, Yuanqi Wu, Yanli Lu*, et al. Evolutionary conservation and functional divergence of the LFK gene famil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pathway of land plants. Heredity, 2017, DOI: /10.1038/s41437-017-0006-5. (IF:3.872)

18. Xianjun Lai , James C. Schnable, Yanli Lu*, et al. 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of non-reference transposable element insertion polymorphisms reveals genetic diversity in tropical and temperate maize. BMC Genomics. 2017, 18:702, DOI: 10.1186/s12864-017-4103-x. (IF:3.730)

合作论文:

1. Jing Wang, YanLi Lu, and Tingzhao Rong*, et al. RNA editing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al genes atp6 and cox2 in maize (Zea mays L.). Mitochondrion. 2009, 9(5): 364-369. (IF: 3.226)

2. Shibin Gao, Yanli Lu, Yunbi Xu*, et al. Revisiting the Hetero-Fertilization Phenomenon in Maize. PLoS ONE. 2011, 6(1): e16101. (IF: 2.766)

3. Jerming Chia, Chi Song, Peter J Bradbury, Yanli Lu, et al. Maize HapMap2 identifies extant variation from a genome in flux. Nature Genetics. 2012, 44: 803-807. (IF=27.125)

4. Yunbi Xu, Yanli Lu, Chuanxiao Xie, et al. Whole-genome strategies for marker-assisted plant breeding. Molecular Breeding. 2012, 29: 833–854. (IF=2.077)

5. Xianjun Lai, Sairam Behera, Yanli Lu, et al. STAG-CNS: An order-aware conserved noncoding sequences discovery tool for arbitrary numbers of species. Molecular Plant. 2017, 10: 990-999. (IF=9.326)

卢艳丽

来自 央视网 的图片

6. Yunbi Xu*, Ping Li, Yanli Lu, et al. Olsen. Enhancing genetic gain in the era of molecular breed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7, 68(11): 2641-2666. (IF=5.354)

7. Xianjun Lai, Lang Yan, Yanli Lu, et al. Largely unlinked gene sets targeted by selection for domestication syndrome phenotypes in maize and sorghum. The Plant Journal. 2018, 93(5): 843-855. (IF=5.775)

学术著作

根据2020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显示,卢艳丽合作出版专著3部。

1、卢艳丽等,2015,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发展饲用作物,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西南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卢艳丽等,2015,玉米农艺性状遗传与改良-荣廷昭论文选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3、卢艳丽等,2014,植物生物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选育品种

根据2020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显示,卢艳丽参加选育玉米新品种10个,已推广应用并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1、2017年,主持选育玉米新品种"荣玉甜99"(川审玉20170020)

2、2018年,主持选育玉米新品种"荣玉糯2号"(川审玉20180023)

3、2012年,参加选育饲用玉米新品种"玉草3号"(川审玉20122031)

4、2012年,参加选育饲用玉米新品种"玉草4号"(川审玉2012033)

5、2012年,参加选育玉米新品种"荣玉甜1号"(国审玉20122020)

6、2013年,参加选育玉米新品种"荣玉糯1号"(川审玉2012017)

7、2015年,参加选育玉米新品种"荣玉糯9号"(国审玉2014027)

8、2015年,参加选育玉米新品种"荣玉1210"(国审玉2015026)

9、2016年,参加选育饲草新品种"大黑山薏苡"(品种登记号2016003)

10、2017年,参加选育玉米新品种"金荣1号"(川审玉20170008)

11、2017年,参加选育玉米新品种"荣玉糯100"(川审玉20170023)

专利成果

根据2020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显示,卢艳丽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

1、卢艳丽,刘玲,吴锋锴,王琦,熊静,徐洁,高世斌,唐祈林,兰海,吴元奇;玉米低磷响应基因ZmARF31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国家发明专利ZL 2014 1 0578033.4

2、卢艳丽,吴锋锴,刘玲,李嘉,徐洁,兰海,高世斌,吴元奇,周树峰,曹墨菊;玉米低磷响应基因ZmARF31的SNP分子标记及其作用;国家发明专利ZL 2014 1 0446335.6

科研获奖

年份 项目 级别 排名
2015年 西南玉米育种重要目标性状的分子鉴定与利用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第二完成人

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卢艳丽认为,人生最大的幸运是年轻时遇到好老师,年老时遇到好学生。自己喜欢研究未知领域,去创造知识,并享受无穷的精神乐趣。任何成功都需要坚持,科学研究越到关键时刻越需要"keep going,努力终究会赢得掌声。"

培养成果 根据2020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显示,卢艳丽出版教材3部;承担本科生课程《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等教学任务;培养硕士、博士生30余名,指导本科毕业生30余名。

荣誉表彰

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3年,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2015年,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2017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8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18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20年,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社会任职

根据2020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显示,卢艳丽担任《作物学报》编委,四川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学术杂志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的Editor, Molecular plant.、Plant journal 和 Plant science的审稿专家。

个人生活

"半路出家"的女强人

卢艳丽在本科被授予管理学学位,在身边同学纷纷选择读金融、经济等看起来更有"钱"途的专业时,她选择了一点也不时髦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到四川农大玉米所攻读博士学位。

这个"半路出家"的女孩没有学过生物化学、遗传学,更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卢艳丽用整整一年时间疯狂自学。她曾懊恼自己的选择,却从未想到今后会成为热爱终生的工作,"一件事只要去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卢艳丽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学习交流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整日与实验室、电脑为伍,阅读英文书籍和文献、发表学术论文。留学期满后,她又继续在CIMMYT、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华中农大等长期访问交流,但无论身处何处,内心对川农大的归属感越来越强烈。

卢艳丽拒绝了去北京和澳大利亚的工作机会,回到了四川农大。她表示,在学校时看到的是学校的不足;但离开母校在国外时,却一直在念叨着母校的好,因此人生就此扎根母校。

颠覆科技工作者主流形象

走近卢艳丽的人,都觉得她颠覆了科技工作者的主流形象,她一直以明艳靓丽、细腻坚韧、热爱生活、自信乐观、兴趣广泛的新形象,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

她立足于四川及西南地区对玉米生产的实际需求及特殊的生态环境,花了10余年时间潜心研究玉米,常年穿梭于玉米地和实验室,以女性敏锐的直觉和细心的观察分析,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玉米的基因秘密。

人物评价

十余年来,卢艳丽开展玉米抗逆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研究,为中国作物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川在线评)

"她身上最可贵的是探索精神,人家害怕未知领域,觉得新东西不一定出成绩,有风险,她没有这种顾虑。"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曹墨菊评)

卢艳丽的系列研究成果,达到了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但这样的成绩来得并不容易。 (科技日报评)

卢艳丽在玉米抗逆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研究方面扎根10多年,立足于四川及西南地区对玉米生产的实际需求及特殊的环境,她发掘的这些抗逆基因有把玉米"点石成金"的魔力。 (四川观察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