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卢西恩·佛洛伊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卢西恩·佛洛伊德Lucian Freud, 1922年—2011年),英國表現派畫家,是著名心理学家西蒙·佛洛伊德的孙子。[1] 和所有的维也纳人一样,他与生俱来的怀疑、孤独和好奇精神常常使自己不安,对世界的感知也就保持了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1933年他移居英国并成为画家后,这种知觉能力也就被带入画面,成为他独树一帜的鲜明标志。

生平

盧西安·佛洛伊德於1922年出生於德國柏林,1933年随家人搬到苏格兰定居,加入英国国籍。1933年他移居英国并成为画家后,这种知觉能力也就被带入画面,成为他独树一帜的鲜明标志。卢西恩·弗洛伊德继承了祖父的敏感,画作看起来充满沉郁和恐怖。他的裸体画尤其有名,女朋友、女儿和狗都曾经展现在他的画布上,近段时间还新作一幅自画像。1991年的他一幅作品拍出580万美元的高价,其内容是几名女子在围观一只鹦鹉。7月20日,这位20世纪毕加索之外最伟大的艺术家因病在伦敦去世,享年88岁。

作品风格

30年代末期,笼罩在战争魔影下的英国人显得毫无生气,积郁在心灵的恐惧,以及惊悸神情勾起了佛洛伊德幼年时形成的特殊知觉。他的灵魂向着苦涩现实的内核延伸,孤独地和其神秘部分纠缠。但他并没有走向梦幻,没有和超现实主义共舞。他的画面材料,均来自于现实,绝不背离现实的各种具体品格和物质特征。同时,又莫名地超拔于事物的意义之上。因此,他的作品同时叠合了现实与梦幻、不安的灵魂和日常情感,在现实的图景中,总漂泊着游移不定的来自心灵的阴影。

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人物是佛洛伊德的主要表现对象。早期的悸惴不安的情绪仍末从画面上完全消退,但已消散了不少,逐渐向一种安详和穆、沉静完美的境界过渡。佛洛伊德此时所力图达到的,是一种清晰纯净的,剔去各种杂质的艺术品格。他的笔触干净利落,楔状笔触不拖泥带水,像一束束肌肉一样有力。色彩方面也有变化,它们斑斑驳驳倔犟地形成了有活力的光影。

60年代,不但作品的女孩主题向着纵深延展,而且画法也更为自由,表现性更强。画家的笔触类型多样、环状的、工字形的、拱形的、发叉的等等。它们自由地在画布上翻腾、扭结成笨粗迂阔的肌理。人物的姿态也和往.日略有差异,他们非同寻常的举臂、仰视、倾斜等动作完全成为了情绪符号。在其后的漫长的创作岁月中,佛洛伊德的风格变化不大,逐渐趋向类型化和模式化。

他不厌其详地将风格“明确”,并使画面结构呈扩张状态——这和他早期的内敛式的语言大相径庭,这种变化,使画面突然变得奢华起来,饱满而富有生气。此时的佛洛伊德,对真实有一种特殊的真诚,他只在每日接触的对象上来感受,体察生命的表现方式,但早期的那种神秘的幻影仍在画面上浮动,它们与生俱来,仿佛到死方休,仅以此,弗洛伊德的位置便无人可以顶替。

从40年代到80年代,他定居在伦敦,无论作为艺术家还是普通人,弗洛伊德都被认为是难以相处的。他将自己处于孤僻和封闭的状态,远离喧嚣的国际艺术潮流,更多地向自己领域的纵深开掘。其绘画对象从不叙述戏剧性的事件,基本上以室内肖像、裸体肖像为主。这也使他成为一个定型的画家.而他也就在室内从亲近的人身上不厌其烦地刻画着某种近乎神经质的状态,他喜欢畸形而病态的主题。其作品风格粗率、性感而注重绘画性。他的画而结构紧缩而有力,其所描绘的胴体通常是绷紧而饱满。笔触显露,有时呈现出无序、粗鄙的状态。在这点上他的一些作品具有某种表现性的效果。他个喜欢人们过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色彩卜,他说:“我不要人们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种‘生命的色彩’”。

代表作品

《流亡者》(1940年)是幅以落魄的牙科医生为主体的群像。他们神色哀戚、情绪奇诡。仿佛是一群幽秘莫测的魂灵。

《病室》(1941年)中的男孩头像毋宁就是一种心理符号,它从日常情景中挣脱了出来,形成了超越物象的虚幻表象,使现实性与梦幻同时都变得难以捉摸。佛洛伊德的用笔是强有力的,交错相叠的笔触形成浮雕般的肌理,扇形光斑闪烁不定,陡增了画面的神秘意味。色彩节奏松缓,光感被削弱,减轻了空间的负担。

卢.佛洛伊德近几年来在中国美术界行情看好,画风走俏,是青年美术家们又一个酷爱的人物,紧随其后成为了时尚。他画面上的那种隐隐现现、诡异闪烁的意味、不协调的冷漠和让人百般品味的视觉效果,都有力地拨动着现代人的脆弱神经。 卢.佛洛伊德生于1922年,是著名心理学家西蒙.佛洛伊德的孙子。和所有的维也纳人一样,他与生俱来的怀疑、孤独和好奇精神常常使自己不安,对世界的感知也就保持了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

參考來源

  1. 苗林美術. 筆筆皆深刻,弗洛伊德的肖像. 每日頭條. 2019-05-07 [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