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卧龙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觅知网 的图片

卧龙潭》是北宋孔武仲的作品之一。

孔武仲,字常父,北宋临江新淦(今江西峡江县)人,孔武仲先祖孔绩,为孔子第四十代后裔,唐代进士唐僖宗文德元年(888)任吉州军事推官,因黄巢起义[1],避乱至齐燕赵之地,任满不得北归,遂家于江西新淦。孔绩为临江孔氏第一世。繁衍至孔武仲,为孔子第四十七世。其父孔延之,字长源,庆历二年(1042)进士,卒于熙宁七年(1074),赠正议大夫。

孔武仲与其兄孔文仲、弟孔平仲合称“清江三孔”,在北宋文坛享誉颇高。孔武仲从小受到家族文化的熏陶,学识广博,刚正敢言,是北宋政坛和文坛的一员干将。孔武仲于嘉祐八年(1063)赴京参加癸卯科礼部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甲科第六名,调谷城(今湖北谷城县)主薄。自此步入仕途,至元符元年(1098)九月卒于池州。

宦海沉浮三十年,是北宋政坛有一定影响的政治家,尤其是孔氏三兄弟与新法、党争等北宋重大政治事件之间的密切联系,不容忽视。文人兼具政治家的身份使得孔武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心系国家,其出处沉浮的经历以及自身刚直的个性注定了他不仅是文坛豪杰也是政坛君子。

卧龙潭

政治主张

孔武仲“幼力学,举进士,进甲科”,多年的熟读经史,父辈的模范导向,以及孔氏家族的思想渊源,使得他一进入仕途便怀有富国安邦的远大理想。身处北宋变法革新、党争迭起的时代,更使他关心时局民生,在立法用人、德刑兼备以及宽恤民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受孔氏家族影响,孔武仲推崇儒家的德政治国,他对当朝统治者的“宽仁秉德,忠恕宅心”、“盛德并容,至仁善贷”大加颂扬,就是希望统治者能够实行仁政德治。中国封建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君王或偏重于德治,或偏重于法治,均暴露出一些弊端,孔武仲在主张德政的基础上又提出关于法治的观点。他认为法治与德治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孔武仲对国家财政也有超越他人的见解,他的理财意识是当时大多官员所不及的。他主张对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赋税政策:按照不同的户籍实行夏秋两种收税形式,将户籍分为三十九类,不同类别征税不同;并且建立完善的税务登记制度,按村按户登记,将纳税落实到个人,如此一来州县的税务官吏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知晓“一县之盈虚”“一乡之增损”,而且可以对那些“欺瞒隐窜”之人“指名见实,随可摘发”。孔武仲的这套赋税设想在封建社会的中古时期可算是非常先进的,对现今的税收制度也有参考意义。

文学成就

孔武仲又是一位全能型的文人,不仅诗歌创作成就突出,他经史子集皆精,著述丰富。《宋史·孔武仲传》记载其“所著《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内外制》《杂文》共百余卷”。但是这些作品除现存杂文22篇外,其他的作品均已散佚。

但从留存下来的这些作品仍然可以看出他在经学、杂文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民国胡思敬[2]在《清江三孔集跋》中评价孔武仲的文学成就云:“宗伯文胜于诗。”尤其是他的杂著,常常采用寓言的形式说理,且构思新颖,用一种诙谐的语调表达自己对社会事件的见解。

孔武仲创作的散文体裁众多,涉及赋文、表文、状文、祭文、铭文、序文、赞文、题跋文等文体。各体散文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孔武仲的散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作为孔家第四十八代传人,他在散文之中注入了深厚的儒家思想,尤为重视文人的修身,主要表现在为人至诚、好善忘势以及以静养心、旷达淡泊等方面。孔武仲沉浮官场三十余年,在任职期间积极关注社会政治与民生,表现出了儒者特有的责任与担当。在散文之中孔武仲亦关注百姓利益,流露出了强烈的民本思想,同时关心国家社稷,据实选贤任能。

视频

卧龙潭 相关视频

七年级下北宋的政治
30分钟了解宋朝(北宋篇)

参考文献

  1. 黄巢起义简介 加速大唐走向灭亡的沉重一击,趣历史网,2014-03-21
  2. 胡思敬,博雅文化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