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支那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印度支那豹[1] (学名:Panthera pardus delacouri)也称华南豹,是豹的一个亚种。
分布
印度支那豹分布在中国云南和秦岭,以及越南、寮国、泰国、缅甸、柬埔寨、马来半岛等地,是一种分布在中南半岛及华南的豹。
特征
印度支那豹为大型猫科动物,体形似虎,但明显较小;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色,满布黑色环斑;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
它的体长介于1.3-1.75公尺之间,尾长约0.9-1公尺,体重50-100公斤。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前足5趾,后足4趾,爪灰白色;爪锋利,可伸缩。尾发达,能伸缩。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常具显著花纹。
头小而圆,耳短,耳背黑色,耳尖黄色,基部也是黄色,并具有稀疏的小黑点。虹膜为黄色,在强光照射下瞳孔收缩为圆形,在黑夜则发出闪耀的磷光。犬齿发达,舌头的表面长著许多角质化的倒生小刺。嘴的侧上方各有5排斜形的胡须。额部、眼睛之间和下方以及颊部都布满了黑色的小斑点。身体的毛色鲜艳,体背为杏黄色,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为白色,耳背黑色,有一块显著的白斑,尾尖黑色,全身都布满了黑色的斑点,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颜色较淡,斑点小而圆,看似非洲豹,但是比非洲豹矫健,结实。
习性
印度支那豹栖息在雨林、山地、原始森林、灌丛、湿地、荒漠等多种环境,从平原到海拔3600米的高山都有分布。它的巢穴比较固定,多筑于浓密树丛、灌丛或岩洞中。营独居生活,常夜间活动,白天在树上或岩洞休息。
它感官发达,动作敏捷,善于爬树及游泳,会守候在树上,等待水鹿、羚羊、野牛、野猪或者猴类和鸟类经过再飞扑而下咬住猎物颈部使其窒息而死。也善于跳跃,一跃可达6米高,12米远;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活动范围较固定;食物缺乏时,则游荡数十公里觅食。
雄性的领域比雌性者大。捕食各种有蹄类动物,也捕食猴、兔、鼠类、鸟类和鱼类,秋季也采食甜味的浆果。食物缺乏时,也于夜晚潜入村屯盗食家禽家畜。
繁殖方式
印度支那豹于冬季和春季发情交配。怀孕期100天左右,4~5月份产仔,每胎产2~4仔,哺乳期约3个月,初生仔体重550~750克,约10日龄时睁眼,18~24个月能独立生活,幼兽和母兽在一起直到下次发情期。幼兽2、3岁后性成熟。寿命约20年。
保护
印度支那豹的数量可能较华北豹稀少,中国的数量稀少,当局已经加强保护,将印度支那豹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并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哺乳纲红色名录--易危(NT)。
香港早期也有印度支那豹生存,如香港大学的香乐思教授曾报导于1931年一只于涌尾 (船湾)以捕兽器捕获的豹,并于沙头角警署短暂存放兽皮。但香港的豹已于1930年代灭绝。及后据说于1940年代有人在大屿山发现豹子,但从未获得证实。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9170600/http://mp.gscn.com.cn/2011/0518/626.html
- 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 a quarterly illustrated journal principally for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Vol. 3 No. 1 (1932 Mar): http://sunzi.lib.hku.hk/hkjo/view/2700157.pdf
- EOL: http://eol.org/data_objects/1161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