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印章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章石

中  文  名 : 印章石

原        料 :叶蜡石

别        称 :印石

用        途 :雕刻印章和艺术品

印章石是以叶蜡石为主组成的一种石料,它的硬度很低,稍有磕碰便是毁容,完全不适合佩戴,并不为大众所了解。然而,也正因为它的硬度较低,雕刻起来十分方便,自明代以来,便备受篆刻爱好者的青睐,用以雕刻印章和艺术品。

简介

历史上在中国传统石文化中,印章石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元代以前,人们多以玉石为制印材料,因为这些材料质地较硬,只能由专门工匠刻制,这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印章艺术的发展。但随着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石和内蒙古巴林石的开发,更因这些石料质地细腻,色彩艳丽,柔而易攻,从而为历代文人涉足印章艺术打开了方便之门。

历史渊源

印章石在中国玉石文化中,占有一个很特别且很重要的席位,自古就与社会文化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历代文人墨客、画师笔匠、商贾官吏,无不以特制的印章留下印记,来表达或证明物之所属或认可的意愿;象征皇权的玉玺,更是皇帝验明正身的宝物,万万遗失不得。这其中很多印章即是由上述所说的印章石所制[1]

印章石种类

中国的印章石品种繁多,但最著名的印章石莫过于所谓“四大系印石”,即福建寿山石、 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和内蒙古巴林石[2]。此外, 长白石、广绿玉、莱州玉也是较为著名的品种。 

印章石又称印石,顾名思义即适于刻制印章的玉石,实际上是指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的、色彩瑰丽、石质细腻滋润、柔而易攻、适于刀刻、以印章为主的工艺品的玉名。印章石最常见的石质为叶蜡石质,也有高岭石、地开石、绢云母、绿泥石等粘土矿物组成的各种石质。当然并非其它玉料就不可治印,印石也并非不能制作雕刻玉器,这主要是个传统和积习的问题。

印章的磨制

磨制印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干磨,一种是湿磨[3]

干磨

干磨时砂纸应置于平坦的 桌面上或玻璃板上,印章才可以磨得平。如果桌面不平,可以将砂纸黏贴在一块平滑的木板上或塑料板上,一面黏粗的,一面黏细的,两面使用,非常方便。

湿磨

湿磨是用大约五寸宽一尺长的小玻璃板,垫在砂纸下面,在砂纸上面加水,慢慢研磨,先粗后细,印面自然平整。这种方法,最好是用小凳一个,玻璃板放在小凳上,再将砂纸敷平,置于水管下,微微打开水龙头,使水涓涓而下,如此,一面磨石,一面可以用水将磨研时遗留在砂隙里的石粉冲掉,砂纸便格外犀利,磨起来省工省力,比干磨要快了不少。但干磨也有优点;第一是方便,随手取来即可应用,而且携带容易。最多是在磨板下衬垫一些纸张,以免石粉污溅。干磨下来的石粉,可以搜集起来,存在一个小盒子里,以备将来刻完印后,填粉修整之用。

视频

印章石 相关视频

鸡血石——中国印章石中的“皇帝”
中博鉴藏-寿山石印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