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象丽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象丽江》是继《印象·刘三姐》之后推出了又一部大型实景演出,总投资达2.5亿元,上篇为“雪山印象”,下篇为“古城印象”,原生态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张艺谋携手王潮歌樊跃共同执导,历时1年多时间,经上百次修改完成,

演出剧场位于海拔3050米世上最高的实景演出场地——玉龙雪山景区甘海子,是目前唯一一部在白天进行的实景演出。人员由《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人马组成。《印象·雪山》以雪山为背景,汲天地之灵气,取自然之大成,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用大手笔的写意,在海拔3100米的世界上最高的演出场地,让生命的真实与震撼,如此贴近每一个人。与此同时《印象丽江》还”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1]

演出结构

《印象·丽江》全篇分《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仪式》共六大部 分。

《印象·丽江》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荡涤灵魂的盛宴。在《印象·丽江》的系列实景演出中,并没有所谓的主题和具体的故事,而是表达三个导演对丽江的个性体验,第一部分“雪山篇”是与山的对话,表现的是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丽江,体验生命与自然的紧密关系;第二部分是通过人们攀登玉龙雪山,游历丽江古城,从而与生活对话;第三部分“古城篇”将是与祖先的对话,在对话中发现古往今来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始终存在一个神圣的王国。

演出特点

白天演出

“在夜晚的灯光下,可以掩饰、隐藏并突出一些东西,白天演出则完全无法使用这些艺术手段”,“我在日光下真切感受到了那种扑面而来的粗犷、自然的气息,在雪山的映照下,构成白天演出的一大特色,反而成为一种全新的体验。” -张艺谋

全部是非专业演员

“印象丽江的全体演员都是非专业的,他们来自10个少数民族,是来自云南16个乡下村庄的普通农民,共500多个有着黝黑皮肤的非专业演员。阵容庞大,全部本色出演,绝对是让人耳目一新的阵容。”

将表现雪的四季变幻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市区北面15公里,海拔5596米,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北半球以南的大雪山。山势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4000米海拔以上。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

服装音乐融入大量民族元素

丽江以世外桃源般的巨大诱惑,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成为人们探寻古朴神秘的民族文化的一方圣土。来丽江寻幽探胜的人们都试图在短暂的逗留期间,不仅欣赏到最美的风光景致,还要了解丰富迷人的民俗风情。这个大型的实景舞台剧将和《印象·刘三姐》完全没有相同之处,是以讲故事为主,同时还会融入大量的纳西族和摩梭人等的民族元素,而且服装和音乐都以民族为主。纳西古乐以其独特的师徒传承方式流传至今,是民族文化保存和交流的历史见证,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宝贵遗产,为丽江古城增色不少。

创意设想

《印象丽江》导演王潮歌:“我们都会不停歇的找,认为什么地方最合适,什么地方又出现一个好的想法,我们都会加以实验,我觉得它不仅不是句号,它一直会在很长时间内,只要它演,都会有一些更迭,都会有一个新的信号传递给观众。

《印象丽江》导演张艺谋:“这里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幕间休息,但观众并没有离开演出所营造的情境。你可以去河边小坐、品茗小酌,还可以去讨价还价、拍照留影,但不论你做什么,你已经在和纳西人民的交往之中。”

《印象丽江》导演樊跃:“我觉得让观众能通过自然,通过我们的规定情景来把自己的情感释放出来,我觉得这是实景演出的巨大意义。”

剧情介绍

古道马帮

茶马古道给人一种行走在天上的感觉,丽江古城成为滇西茶马古道上的重镇,都是因为马帮的原因。马帮影响着纳西人的生活,他们以能参加马帮,当上马锅头为荣。马鞍舞展现了大马帮男人的英雄色彩。

纳西民族的风俗认为,大丈夫不应为家务事所累,女人应当操持家务,田间劳作,生儿育女,以能吃苦为荣,她们甚至羞于让男人插手家务。在纳西女人看来,自己的男人有学识,能交游,有成就,便是妻儿的荣耀。筐舞展现了纳西妇女任劳任怨的伟大母性情怀。

云南的马都是矮脚的马,这种马跑不太快,却很善于走山路。只有这种好脚力的马才能驮着沉重的货物,走过漫长艰险的茶马古道,走过连折12层而上,仅一尺多宽的马帮路。因此纳西人十分推崇马,马是他们的崇拜物之一。马帮在红顶上奔跑,仿佛是六百年前茶马古道上“山间铃响马帮来”的震撼再现。[2]

对酒雪山

朋友来了,喝酒!朋友走了,喝酒!

少数民族天生能喝酒,就如同他们天生都能歌善舞一样。所以他们的酒令同样载歌载舞,丰富多彩。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了还喝酒。

在雪山脚下的这群热血的汉子,有着野性的豪情,也有着孩子般的快乐。各民族的酒令和纳西快板展现了雪山下的少数民族对待朋友的热情和对待生命的豁达乐观。

天上人间

这里是情侣们的极乐世界,这里是玉龙雪山。

丽江被称为殉情之都。在东巴经里曾经记载了感人的玉龙第三国的传说。传说“久命”是第一个为爱情而死去的人,她与“羽排”相亲相爱,但受到“羽排”父母的阻挠,“久命”虽然做了种种努力,但都无济于事,绝望之时,她愤然殉情,被居住在“玉龙第三国”的爱神“游主”接纳,在那里过着幸福自由的生活。后来“羽排”也殉情而来,他们从此便在开满鲜花的爱情国度里生活。

你们面前的玉龙雪山,就是纳西人的无限崇敬的十二欢乐山,是多少痴情男女选择在此殉情的山,在这里遍地开满鲜花,没有痛苦忧愁,在这里“白鹿当坐骑,红虎当犁牛,野鸡来报晓,狐狸做猎犬”,在这里有情人可以自由结合,青春的生命永不消逝,情侣们永无沉世的悲伤…… [3]

打跳组歌

这是一个永远快乐生活着的民族。

打跳是丽江少数民族的大众娱乐活动,人们围成圆圈,手拉手欢乐共舞。纳西人喜欢跳“阿丽哩”、“打劳丽”;普米人爱跳“含摆舞”,藏族人爱跳“锅庄”……他们用舞蹈和歌唱来愉悦身心,也通过舞蹈令男女之间自由交往。

少数民族说话就是唱歌,走路就是跳舞。这原汁原味的载歌载舞是向远方的客人表示欢迎,表现出他们特有的热情奔放。

鼓舞祭天

纳西人是天的儿子,纳西人是自然的兄弟。

对天的崇拜和对自然的亲和是纳西人从古至今所一直推崇的。这个人口不到30万的民族,在东巴经书中曾经这样记录:“我是九天先祖的后代,我是七地先宗的后代,越过九十九座山不累者的后代,猛狮壮象的后代,力大无穷的巨人的后代,口含竹纳乱卵神山不嫌重者的后代,大江大河吸干后不解渴者的后代,三袋炒面一口吞下不呛人的后代,三根腿骨一口咬断牙不碎者的后代,身经百战而不死者的后代……”

在震撼人心的鼓声中,在老东巴振振有词的唱经声中,我们仿佛已经感受到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纳西民族。

祈福仪式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天天答应,叫地地答应……

请把你的双手交叉,放在额头,让你的目光辽远。向着天的方向,双手合十,展开你的双臂,高举过头,许下你心中的愿望吧。

站在这神奇的玉龙雪山前的我们,虔诚地为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你祈愿,祈求天为你实现心愿,为你喜降福气。

我们在这里虔诚地为你祈愿,等你再来。

主题曲

曲名:回家

歌词大意:

在这里 每一天 每一天

我们都在享受 大自然的洗礼

阳光的洗礼

雪与山的洗礼

水与草的洗礼

被黝黑的皮肤洗礼

被高亢的吼声洗礼

被直灼的目光洗礼

被粗糙的双手洗礼

被无邪的笑容洗礼

直到现在

站在这里的

我们 清澈

通体透明

目光纯净

直到现在

我们发现

活著 是如此真实

美好 我们凭什么

不去感恩生命

在这里的你们

和我们一样

远离了钢筋水泥的喧嚣

洗净了凡庸俗事的困扰

从未有过的

快乐地大口呼吸

难道这不是大自然给予的恩泽么?

难道这不是大自然给予的厚待么?

请把你的双手交叉

放在额头 让你的目光遂远

向著天的方向

双手合十 展开你的双臂

高举过头 许下你的愿望吧

在这个神奇的地方

它给予我们想要的快乐

许下你最想实现的愿望

跟著我们

穿过这扇憧憬的神奇之门

将你的愿望

留在这盛满五谷的香炉中

留在印象丽江.印象丽江主题曲——回家.

歌颂

印象丽江:玉龙雪山下涤荡灵魂:

《印象丽江雪山篇》剧场与玉龙雪山山脉只隔着一条公路,由外围望去,只看到一堆水泥建造的突起物,实在想像不出里面是什么样子。演出开始时间很准时,提前进场时还可以看到旁边的大屏幕上显示开演倒计时。这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演出剧场——3100米。 [4]

玉龙雪山下的视觉盛宴:

印象丽江:云南丽江旅游,来到了玉龙雪山脚下,观看张艺谋等人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说实话,本来对这种游客必看的实景演出并无太好的印象,以为不过是强行搭配的商业演出罢了。不料,真正置身在玉龙雪山下的大型演出场所,随着演出的开始,却不知不觉地随之被吸引,真切地感受到心灵的荡涤,灵魂的穿越,视觉的美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天人合一的感受充斥心胸,真好![5]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