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危山风景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危山风景区位于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中部,是济南市风景名胜地。危山是一座孤耸于山区与平原之间的丘陵,面积约1.4万亩,海拔205米。

  • 中文名称 :危山风景区
  • 地理位置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
危山风景区原图链接
  • 别   名小泰山
  • 功   能 :休闲、观光、民俗、祭祀、博览

简介

危山 (山东省章丘市圣井街道山后寨村),据说:早在元末明初时,就在民间流传着“章丘八大景”的壮丽诗篇:“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流水声。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堂夜雪粉妆城。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白云棹罢归来晚,卧看东岭晓月明”。这八大景观,形象地描述了章丘山川的绚丽多姿、如画似锦的景色。[1]

得名原因

危山因二十八星宿中的危星而得名。圣井位于危山之阴。危山,位于章丘明水城的西部、山后寨村南,地处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处,面积约四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约205米。其南侧可遥见泰沂山系北侧的一些山丘,四周为山前平原,因此,海拔不高的危山成为耸立在四周平原中的“高山”。现在的危山山下建有:“圣井广场”, “圣水池”、“齐鲁圣贤壁”、“圣井福寿鼎”及高标准的娱乐区;近年来又在山上恢复建造了宏伟的元音寺、元音塔、讲经堂、玉皇阁等。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圣井的来源

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高僧。说是从天竺国来解救众生的。再说,天竺僧把众人领到山上,向四周观望了一下,然后用禅仗指着一个地点说:“此地不深就是水源,何不在此打井”?众人看时,果见脚下的地方不干不裂,地面湿溽溽的,杂草丛生。众人大喜,遂举镐挖井。果然得一清泉。但见那泉水汩汩,喷涌而出。喝一口,甜如甘汁;手一捧,清凉入脾。老百姓把天竺僧人奉若神明,称为“圣僧”。那井也就叫做“圣井”,那井中之泉叫做“圣泉”。自此,圣井之水源源不断的流下山来。她不仅滋润着危山周围的土地,养育着当地的父老百姓。而且那泉水一直流到平陵城的护城河里,哺育了远古的龙山文化,滋润着平陵城的经济繁荣。

不过,也有人说是观音菩萨去东海视察路过此地,看见民不聊生的惨境,动了恻隐之心,用圣水柳枝点化出来的。

主要景点

危山风景区逐步恢复了部分古迹景点,辟建圣井广场,元音寺、玉皇阁、汉济南王陵、圣井亭、四贤泉、圣泉池、圣贤桥、碧霞祠小区等名胜景观,开设文化长廊和音乐茶座,形成了山城相连,集休闲、观光、民俗、祭祀、博览于一体的独具特色文化风景游览区。

地理环境

危山风景区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中部。

古代危山古木参天,庙宇成群,碑碣林立,素有“小泰山”之美誉,是济南市颇有影响的风景名胜地。当时有宏伟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汉代,盛于明清。碑载:宋神宗、明弘治、清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危山寺庙。1937年4月8日举行最后一次山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几经战乱,危山古建筑破坏殆尽,残垣断壁,碑碣遗失,盛况不再。发掘危山的历史文化底蕴,重现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是圣井人民心怀多年的夙愿。近年来,圣井街道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上下不断致力于危山开发建设,引水上山,植树造林;更于 2001年聘请专家学者重新拟定了危山风景区建设总体规划,进而走市场化运作之路。

发展历史

不仅如此,据说,汉初平陵王刘辟光死后就安葬在危山。因此,也有有人把危山叫做“铁墓顶”。不管怎么说:反正明清时,在“圣井旁,陵墓侧”,早已是古木参天,荫翳蔽日,庙宇亭阁,云雾缭绕,颇负盛名的游览圣地了。

每逢农历的三月三和八月八,当地人民都举办危山庙会。一来为感谢天竺圣僧搭救众生之恩,二来为繁荣当地经济,方便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庙会时,山上山下,人群如织,一片欢腾景象,商来贾往络绎不绝,甚是壮观。危山大寺内的“圣泉书院”里,更有无数文人墨客,或讲学探经,探奇揽胜;或吟诗作赋,挥毫泼墨。那情那景,蔚为大观。

沧桑巨变,时过境迁。如今的危山,早已胜过昔日的辉煌。那玉带般缠绕的盘山公路,沿途那花红叶绿的花草树木,就足以让您流连忘返;更不必说那新兴建的元音寺、元音塔、讲经堂、玉皇阁等名胜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新的危山胜境,正向我们招手呢! 在此,我借用小桥文友:静夜心思的近作:《危山景色》中的部分描述,来结束我的话题。

“有一处景色宜人的好去处,她就是章丘危山风景区。近日,自己利用闲暇时间,慕名沿经十东路来到了风景区游玩。一踏进危山风景区广场,就被眼前青山绿水,亭台、花香、鸟鸣所吸引,真乃一处井然别致的胜境,让人目不暇接,心中油然升起无比舒畅之情,万般情致之意,景区淳朴的乡间风貌,处处不无清新的感觉;伟岸的“鼎”犹如强悍的卫士,给整个危山增添了威武壮观。

享受着青山、绿树、草坪的芳香,不约便来到了离“鼎”300米处的长匾墙处。匾墙正面是雕刻着诸葛亮孙武蒲松龄李清照李开先等齐鲁历史名人,匾墙反面是“危山赋”,细说了危山的历史由来,见证了章丘历史的骄傲。

敬观了齐鲁大地名人风范后,拾阶往山顶走去。望着山上越来越多的花草树木,看着时而飞起在绿树丛林、时而隐藏在果树花香中的飞鸟,唧唧喳喳发出动听的声音。夏日的阳光从密麻的树枝中透过,射在通往山顶的小径上、照在登山的游人身上,让每个人享受着一次健康的自然浴。此情此景,犹如欣赏到了最好的乐章,融入到调养身心的仙境。

不约间,来到了危山“圣井”源头。站在用水泥砌边的井口边,往井中望去,但见清澈的圣水泛着细微的波纹,好似在向游人细说着此山此井此水的来龙去脉,使每个人的脑海中又多了一个记忆中的故事。圣水是危山的特色,此地因为有了“圣井”而多了一份灵气,此山因为有了“圣水”的滋润而更加秀美。 饱览了圣井之水后,来到居于山顶的“元音寺”,离寺西南方向不远处,便是人们所说的危山镇山之“塔”,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熠熠光彩,更增添了山景的壮美。寺内清闲有余,乐曲悠扬,香飘整个院落,使人有一种连连的思绪感。

游玩了危山风景区的最后一个景点,自己稍作歇息,俯首下望,山径幽幽,微风吹来,树木花草飘出阵阵清香,整个身心沉浸到了山青、水秀、绿意,大自然环抱的氛围中,内心庆幸,不枉到此山一游”。

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流水声。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堂夜雪粉妆城。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卧看东岭晓月明,白云棹罢归来晚。》 据他们介绍,近日章丘市圣井街道政府组织开发危山风景区,11月23日,张其元和赵庆芳正在危山上搞绿化挖树坑,突然镢头“喀嚓”一声砸在一个硬物上。他们开始以为碰到了石头,结果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石头”马头!他们好奇地继续挖下去,又是一个马头!他们赶紧跑下山去向村里举报。张其元回忆说:“当时我们正挖树坑,没想到这么巧挖出了个马头。我们也不挖树坑了,就挖啊挖啊,一排马都露出了头。我想这可能是文物,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报告了上去。”

此次发掘,共发现汉代陪葬坑三座,其中一号坑为车马俑坑,二号坑是与墓主人生活有关的俑坑,三号坑除了石棺与木棺内的零星骸骨外,出土了一些陶壶、陶盆等器物。另外还发现了三四十枝箭头和一些不明用途的石丸。

一号陪葬坑呈南北向,其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1.9米,深0.7~0.9米。坑内摆放的车马兵俑自南向北排列。从整体看,应是反映汉代显贵出行的兵、车、马队列的形式。坑内各种遗物达四五百件。由于盖板的倒塌,坑内的车、马、俑破碎严重。坑内遗物包括170多个陶俑、50余匹陶马、4辆陶马车、近百面盾牌。此外还发现有建鼓、卑鼓,璧、磐、珠等与鼓乐和礼制有关的陶质遗物。所有发现的陶质品均有彩绘,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侧。南北长3.3米,东西宽26米。在坑底部发现一辆车、两匹马和7个陶俑,其中5个为女佣。在坑底还发现木质箱子腐烂的痕迹。 关于危山陪葬坑的年代、性质、地位和作用,自其被发现之日起,就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甚至自相矛盾的说法和推测。 危山发现的陪葬坑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俑坑,是汉代考古的重要发现。有关专家宣布,在全国已出土的兵马俑中,这组兵马俑的规模、结构和意义仅次于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堪称全国第三大兵马俑。

行车路线

游客可乘车沿经十东路至圣井街道政府驻地路南即是,景区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18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15公里。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