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厄勒克特拉」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神话人物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行 1: 行 1:
 +
[[File:厄勒克特拉伊.jpg|thumb|right|
 +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20/9/kchvid9tm93siag3uxxcyia8b3btdp.jpg?auto=compress&h=240&q=80&w=400  原圖鏈結]
 +
[https://www.thenewslens.com/tag/%E5%8E%84%E5%8B%92%E5%85%8B%E7%89%B9%E6%8B%89「圖片來源」] ]]
 
'''厄勒克特拉'''(德文:Elektra),是一独幕歌剧,由'''[[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编剧,'''[[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谱曲,1909年1月25日在德国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次公演。此剧是理查·施特劳斯与霍夫曼斯塔尔密切合作的开端。
 
'''厄勒克特拉'''(德文:Elektra),是一独幕歌剧,由'''[[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编剧,'''[[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谱曲,1909年1月25日在德国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次公演。此剧是理查·施特劳斯与霍夫曼斯塔尔密切合作的开端。
 +
 +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以三個著名的希臘悲劇,解釋李維史陀的結構式神話閱讀<ref>[https://www.thenewslens.com/tag/%E5%8E%84%E5%8B%92%E5%85%8B%E7%89%B9%E6%8B%89   最新文章-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厄勒克特拉- ]</ref>
 +
 
== 神话典故 ==
 
== 神话典故 ==
 
   厄勒克特拉(Electra)迈锡尼国王,希腊诸王之王,阿特柔斯之子阿伽门农(Agamemnon)集结军队,准备征讨特洛伊。出发前的一次狩猎中,他收获颇丰,便得意夸耀道:"即便是狩猎女神的箭法也不过如此。" 因而触怒神明。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要求阿迦门侬把亲生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她,才会为远征大军刮起顺风。
 
   厄勒克特拉(Electra)迈锡尼国王,希腊诸王之王,阿特柔斯之子阿伽门农(Agamemnon)集结军队,准备征讨特洛伊。出发前的一次狩猎中,他收获颇丰,便得意夸耀道:"即便是狩猎女神的箭法也不过如此。" 因而触怒神明。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要求阿迦门侬把亲生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她,才会为远征大军刮起顺风。
行 49: 行 55:
  
 
   这个概念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恋父情结。
 
   这个概念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恋父情结。
 +
 
== 行星命名 ==
 
== 行星命名 ==
 
   小行星130号怂女星的名字得自厄勒克特拉。
 
   小行星130号怂女星的名字得自厄勒克特拉。
行 56: 行 63: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references /s>
+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Category:神话人物]]
 
[[Category:神话人物]]
 +
[[Category:280 神話總論]]
 +
[[Category:870 西洋文學總論]]
 +
[[Category:871 古代西洋文學]]

於 2020年11月21日 (六) 23:37 的最新修訂

厄勒克特拉(德文:Elektra),是一獨幕歌劇,由霍夫曼斯塔爾(Hugo von Hofmannsthal)編劇,理查·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譜曲,1909年1月25日在德國德累斯頓歌劇院首次公演。此劇是理查·施特勞斯與霍夫曼斯塔爾密切合作的開端。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以三個著名的希臘悲劇,解釋李維史陀的結構式神話閱讀[1]

神話典故

  厄勒克特拉(Electra)邁錫尼國王,希臘諸王之王,阿特柔斯之子阿伽門農(Agamemnon)集結軍隊,準備征討特洛伊。出發前的一次狩獵中,他收穫頗豐,便得意誇耀道:"即便是狩獵女神的箭法也不過如此。" 因而觸怒神明。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要求阿迦門儂把親生女兒伊菲革涅亞獻祭給她,才會為遠征大軍颳起順風。

  阿伽門農不顧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的反對,將女兒獻祭。大軍隨之開赴特洛伊。呂泰涅斯特拉決定報復阿伽門農,與埃癸斯托(Aegisthus)發生了姦情。

  十年之後,木馬屠城,阿迦門農作為希臘軍團的統帥凱旋而歸,卻被妻子和她的情夫用一把利斧密謀殺害於洗去他十年戰火硝煙與疲憊的浴缸之中。接着被殺的還有阿伽門農帶回的特洛伊公主,女祭司卡桑德拉。呂泰涅斯特拉和她的情夫埃癸斯托斯統治了這個國家。

  阿迦門儂的兒子歐瑞斯提茲(Orestes)被忠於他的僕人秘密送出國境,在流亡期間被法諾地國王收容了他。阿迦門儂的女兒厄勒克特拉(Electra)被母親囚禁在城堡中。

  多年過去了,厄勒克特拉長大成人。為了使她的後代沒有能力復仇,克呂泰涅斯特拉和埃癸斯托斯將她嫁給偏遠地方的一個農民,但出於對她的同情和尊敬,她的丈夫只和她保持名義上的夫妻關係,當地的農民也時時保護着她。時間並沒有洗去厄勒克特拉對父親的愛,忍辱的歲月里復仇的火焰在心底從來沒有熄滅。厄勒克特拉無時不盼望弟弟能夠回來為父復仇。

  終於,在第八年的時候,卜卦向流亡中的歐瑞斯提茲顯示:復仇的時刻來臨了。

  在阿伽門農簡陋的墓地,厄勒克特拉和歐瑞斯提茲姐弟相認。在法諾地王子皮拉得斯的幫助下,歐瑞斯提茲在祭祀酒神的晚會上殺死了埃癸斯托斯。厄勒克特拉又設計讓母親呂泰涅斯特拉離開王宮(謊稱自己產下兒子,需要母親為新生兒主持祭祀),然後和弟弟一起殺死了她。

  厄勒克特拉和歐瑞斯提茲弒殺生母,有悖天倫的罪孽,也使她們成為復仇女神歐墨尼得斯的犧牲品。復仇女神總是跟着她們,使她們的良心忍受着痛悔的煎熬。厄勒克特拉和弟弟只有請求神明的庇護,但即使神明的庇護也不能令他們擺脫復仇女神的追蹤。

  最後,雅典娜主持法庭,審判為報父仇而殺死母親的兇手。控辯雙方爭執不下。最終決定投票確定為報父仇殺死母親是否有罪。然而支持者與反對者人數一致,關鍵的一票握在雅典娜手中。

  "我不是母親所生的人,我是從父親宙斯的頭裡跳出來的,因此我維護男人的權利。"雅典娜支持了厄勒克特拉姐弟的行為,判他們無罪。

  在古典時代,邁錫尼地區有一些教派崇拜厄勒克特拉。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中,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都寫過以厄勒克特拉為主題的劇本;埃斯庫羅斯的《俄瑞斯忒亞》三部曲也將厄勒克特拉作為一個主要人物。到了近現代,關於厄勒克特拉的文藝作品更多,如理查·施特勞斯作有歌劇《厄勒克特拉》。[2]

獨幕歌劇

簡介

索芙克勒斯(Sophocles)的古代悲劇在此經歷全新的心理分析解釋,重點則置於一心復仇的公主身上。霍夫曼斯塔爾將全劇轉化成戲劇性緊密的人物心理刻畫,並且讓犧牲者搖身變為掠奪者。

劇中人物

  克呂泰涅斯特拉 守寡皇后 女低音

  埃癸斯托斯 皇后之情人 男高音

  俄瑞斯忒斯 王子,皇后之子 男中音

  俄瑞斯忒斯監護人 男低音

  厄勒克特拉 公主,皇后之長女 女高音

  克律索忒彌斯 公主,皇后之幼女 女高音

  使者、士兵、侍女、朝臣等。

  故事發生於古希臘時代,地點在希臘古皇宮。

劇情簡介

  場景:邁錫尼地方的皇宮

  阿伽門儂王死在王后和姦夫的手裡,兒子和兩位女兒氣憤填膺,誓為亡父報仇。尤其是大女兒厄勒克特拉,更感受到家庭變故的痛苦,加上報仇心切,幾至神經失常。當家僕們都在紛紛談論她的時候,她出場並說明復仇的計劃。弟弟俄瑞斯忒斯也將幫忙行事。妹妹克律索忒彌斯,較富女性的柔情,要求姐姐不要操之過急,否則全家將蒙受其害,而特別以她們的母親為然。這時王后出現在燈光照耀的窗前;當她和女兒們互相對罵時,消息傳來,其兄弟俄瑞斯忒斯已死。然而厄勒克特拉憤怒地鄭重宣布,即使剩她一人,也一定要殺死淫婦姦夫。但是俄瑞斯忒斯並未遇害,不久他化裝潛行回家,乍一相見,姊妹竟不認識他了。弟弟回家不久,在姐姐的敦促之下,俄瑞斯忒斯潛入內宮,殺了其母和埃癸斯托斯,在外面把風的姐姐焦急地等待弟弟的消息。當她確知血仇已報,欣喜若狂,便熱烈地跳起舞來,直至倒在地上,這時妹妹趕到,發現姐姐已氣絕身死。

  這個概念在心理學上又稱為戀父情結。

行星命名

  小行星130號慫女星的名字得自厄勒克特拉。

戀父情結

  弗洛伊德曾有一種理論,認為女兒會親父反母;這種心理狀態被稱為"厄勒克特拉情結"(戀父情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