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櫛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原櫛龍屬(屬名:Prosaurolophus)又名原蜥冠龍、原蜥嵴龍、原蜥冠鱷,意為「原始櫛龍」,是因冠飾與較晚期的櫛龍類似而得名。原櫛龍是種鴨嘴龍類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
目前已經發現2個種與至少25個個體,包含頭顱骨與骨骼,但化石整體仍不明確。原櫛龍身長約9公尺,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恐龍公園組與美國蒙大拿州的雙麥迪遜組,年代為上白堊紀的晚坎潘階,約7570萬到7410萬年前。原櫛龍最顯著的特徵是由鼻骨形成的小型堅硬冠飾,在眼睛前方突出。
模式種是巨原櫛龍(P. maximus),是由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在1916年所敘述、命名。第二個種是黑腳原櫛龍(P. blackfeetensis),是由傑克·霍納(Jack Horner)在1992年所敘述、命名。兩個種的主要差異在頭冠的大小,與頭骨的比例。
敘述
原櫛龍是種有大型頭部的鴨嘴龍類,最完整標本的身長為8.5公尺,而頭顱骨長度約0.9公尺。原櫛龍的眼部前方擁有小型、低矮、三角形的冠飾,兩側有凹處。肱骨相當短。
除了冠飾以外,原櫛龍是種不顯眼的鴨嘴龍亞科恐龍。如同其他鴨嘴龍科,原櫛龍的頭部前段平坦、寬廣,具有喙嘴,適合咬斷樹葉與樹枝。嘴部的後段有數千顆牙齒,適合磨碎植物,再行吞食。
原櫛龍的兩個種差別在於冠飾特徵與輪廓,黑腳原櫛龍的面部比巨原櫛龍的還要陡峭、高。黑腳原櫛龍的冠飾邊緣在成長期間往眼睛後方生長,至少黑腳原櫛龍擁有這樣的成長模式[1]。
歷史
著名古生物學家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在1915年於亞伯達省Steveville鎮附近的紅鹿河發現一個鴨嘴龍類頭顱骨(編號AMNH 5836)。他在1916年述敘這個標本,並以較早命名的櫛龍為對比,櫛龍擁有類似但較長的冠飾,他將這個標本命名為原櫛龍屬[2]。
頭顱骨的鼻口部遭到損害,並認為以過長的模樣重建,但在1924年發現的一個接近完整標本與頭顱骨,是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所敘述,則發現原本標本是以真實的外型來重建。原櫛龍的化石已被發現20到25個個體,包含7個連接者身體的頭顱骨。
第二個種黑腳原櫛龍是根據編號MOR 454標本,是由另一著名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Jack Horner)命名。這個標本以及其他3到4個個體化石,是在蒙大拿州冰川縣附近發現的。這些標本來自於一個由原櫛龍化石所構成的屍骨層,這顯示這群動物在一年中的至少某個部份是群居的。這個屍骨層反映了一群動物在乾旱時期聚集在水源附近[3]。雖然大部分的鴨嘴龍類物種已被確認,但黑腳原櫛龍是在最近幾年的研究才被認為是有效屬。
參考文獻
- ↑ (英文)Horner, John R. (paleontologist). Cranial morphology of Prosaurolophus (Ornithischia: Hadrosauridae)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hadrosaurid species and an evaluation of hadrosauri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Museum of the Rockies Occasional Paper. 1992, 2: 1–119.
- ↑ (英文)Brown, Barnum. A new crested trachodont dinosaur, Prosaurolophus maximus (PDF).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16, 35 (37): 701–708 [2007-04-15].
- ↑ (英文)Rogers, Raymond R. Taphonomy of three dinosaur bone bed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Two Medicine Formation of northwestern Montana: Evidence for drought-related mortality. Palaios. 1990, 5 (5): 394–413. doi:10.2307/351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