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陽大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原陽大米 |
原陽大米,河南省原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原陽大米有「中國第一米」之稱,米質晶瑩透亮,軟筋香甜,蛋白質、澱粉以及銅、鐵、鈣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是河南省最早獲得綠色食品認證並出口創匯的原糧之一,多次獲得國際和國家級金獎,被列入全國名優特產名錄、中原特產名片。
基本內容
中文名:原陽大米
品質特點:晶瑩透亮,軟筋香甜,香味純正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第121號
產地名稱:河南省原陽縣
地理標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批准日期:2003年12月24日
歷史
查看《原陽縣誌》可以發現,早在東漢時期,原陽米已是宮廷專用米,被時人形容為「晶瑩剔透、軟筋香甜」。
「原陽大米」令原陽人自豪,但許多人不會想到,原陽廣泛種植稻米僅僅只有34年的歷史,相信這個事實會讓許多人大跌眼鏡。
原陽縣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頂部,是歷史上有名的受災縣。據史料記載,自公元946年至解放前的1000多年內,黃河在原陽縣境內溢洪決口泛濫57次。由於黃河多次決口改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原陽人民,飽受了洪澇和鹽鹼的侵擾。「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產鹽鹼,種地不打糧」的順口溜,是當時原陽縣的真實寫照。
嘗盡了黃河苦頭的原陽人做夢都盼着「三紅」(紅薯、紅高粱、紅辣椒)變「三白」(白米、白面、白棉花)。在脫貧致富的探索中,原陽人終於發現自己腳下的這片鹽鹼地很適宜種植水稻,遂決定引黃種稻。1968年,該縣原武鎮試種水稻成功,「引來黃河水,鹼區稻花香」的夢想終於變成現實。
經過30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如今的原陽,水稻種植面積已超過45萬畝,平均畝產500公斤,年產稻穀2.5億公斤以上,原陽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大米之鄉。
產地狀況
在這片用黃河水澆灌出來的肥沃土地上,土壤中鈣、鎂、鐵等含量豐富;60公里長、15公里寬的黃金米帶是狹長的背河窪地,晝夜溫差大,大米蛋白質積累多;更難能可貴的是,這裡地勢低於黃河底部5~9米,黃河水可以自流入田;連鹽鹼也來「幫忙」——鹽鹼地賦予大米先天的鹼性,煮飯時不需加鹼就香味十足……這一切,讓昔日原陽貧瘠的鹽鹼地生長出了「晶瑩剔透、軟筋香甜」的優質的「原陽大米」。
獲得榮譽
1990年被指定為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專供食品,曾在「七。五」星火博覽會和第一、二屆農業博覽會上連獲金獎,1996年3月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為綠色食品,2002年10月原陽大米獲得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原產地證明商標」,成為河南省第一枚獲准註冊的原產地證明商標,也是全國大米行業第一家,被譽為「中國第一米」。原陽大米黃金晴品種曾於2006年1月份出口加拿大,該次出口是採用美國糧食進口標準。該標準不僅在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黃曲酶素含量等58種理化指標上有嚴格的要求,而且要求成米破碎率不超過5%,含水量不超過14%,夾雜物為0。
生產標準
原陽縣在水稻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水稻標準化生產規程,專門配備了技術人員進行田間指導,並引進了先進的稻米加工、除雜和烘乾設備。原陽唯一米常年加工供應";黃金晴";,";豫原一號";"H301"等優質原陽大米。生產出的大米產品完全符合國家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保證食品安全是我們服務的第一宗旨!用文化和內涵包裝產品,以產品傳播文化,展現原陽獨特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近兩年經農業科技人員攻關的富硒、富鐵米,硒、鐵含量分別提高4倍、10 倍以上。目前全縣水稻種植面積 45 萬多畝,其中黃金晴、H301 白香梗等優米達15萬多畝。
素有「中國第一米」之稱的原陽大米,因黃河水有機化合物和多種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以及鹽鹼地改良後的特種地質和晝夜溫差大的特殊氣候等共同原因,讓原陽大米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四項指標均優於風靡世界的泰國米。[1]
參考文獻
- ↑ 原產遞NO.884原陽大米搜狐網,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