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鶴事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友鶴事件,是1934年(昭和9年)3月12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在佐世保港外進行演習時發生了千鳥型魚雷艇3號艦翻覆的事故。本次事件與次年發生的第四艦隊事件對日本海軍帶來極大震撼,並從此改變軍艦設計思維。[1]
背景
日本在1930年簽訂了倫敦海軍條約,條約不僅針對主力艦(戰列艦、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和補助艦艇的噸位和武裝也都有嚴格限制,不過基準排水量在600噸以下的艦艇並不在限制範圍。為追求戰力和迴避條約限制,日本海軍以魚雷艇的名目,建造了可以算是小型驅逐艦的千鳥型魚雷艇。
千鳥型新造時基準排水量僅535噸,但卻搭載了和驅逐艦相同的12.7公分連裝和單裝砲各1座,以及4門魚雷發射管,這樣過重的武裝引發的最大問題即是復原性不足。
經過
友鶴號是千鳥型的3號艦,1934年(昭和9年)2月24日於舞鶴海軍工廠完工,完工後即加入佐世保警備戰隊第二十一魚雷隊,加入後不久從3月6日起第二十一魚雷隊展開了連續6日的訓練,最後一項訓練是在3月12日凌晨,該隊將進行以旗艦龍田號輕巡洋艦為假想敵的夜間攻擊訓練,但此時因風浪太大,演習宣告中止,全隊返回佐世保。在返航途中,友鶴號遭到了風浪衝擊,船身大幅傾斜,加以自身復原力不足,結果翻覆。
龍田號發現友鶴號失蹤後展開搜索,但直到當日下午才發現翻覆的友鶴號,並用纜索將其拖回佐世保,進塢後排水進行船底切開以拯救生還者,最終救出13人,但仍有72人死亡,28人失蹤。
檢討
事後海軍展開了調查,最後研判:演習當時雖然海況惡劣,且事故地點之地形、水深、風向關係形成對小型艦艇有極大威脅的三角波,但造成翻覆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艦艇本身的復原性不足。一般魚雷艇的設計在90-110度傾斜時還能夠扶正,但友鶴號在傾斜約40度後即告翻覆。可以說是過度的武裝、不夠成熟的設計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影響
千鳥型魚雷艇的設計完全突顯了日本海軍在條約時期的造艦思維,在受到條約限制的船體大小上儘可能的追求提升戰力,此一時期的新造艦艇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因此在事件發生後,海軍不僅針對千鳥型魚雷艇的設計進行了檢討,也一併對有同樣疑慮的吹雪型驅逐艦和初春型驅逐艦做出了因應,將上層結構縮小、撤除武裝、復原性提昇及重心降低等等對策,重新設計進行改裝。並要求未來在艦艇設計上要能達到戰鬥艦、航空母艦60度,巡洋艦90度,驅逐艦魚雷艇90-110度以上的復原能力。
後續
千鳥型魚雷艇改裝後基準排水量增加為772噸,原本砲塔式的12.7公分主砲也改為砲盾式,4門魚雷發射管減為2門。而友鶴號進行了修復改裝後繼續服役,在1945年3月24日遭遇空襲沉沒。
友鶴事件殉難者的慰靈碑,位在長崎縣佐世保市的東山海軍墓地·東公園。
參考文獻
- ↑ 影響了日本海軍的友鶴事件和第四艦隊事件,暴露了日本哪些問題?,天天要聞, 2020年0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