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身虫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双身虫科 |
中文名:双身虫科 拉丁学名:Diplozoidae 门:扁形动物门 纲:吸虫纲 亚 纲:单殖亚纲 分布区域:淡水鱼类鳃上 |
双身虫科(学名 Diplozo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寄生于淡水鱼类鳃上。 [1]
双身虫科形态特征
成虫体呈X状,为2个幼体并合而成的。分为体前段与体后段两部分。后吸器在体后段,长方形,具4对侧吸铗和1对中央大钩;有的属为双叶,其上有许多吸铗(新双身虫属Neodiplozoon Tripathi,1960)。成体无小钩。具口腔吸盘1对。
肠单管,不分叉,但在前体分出许多侧枝,而呈网状。肠支伸至体后吸盘区,又可分出侧支,但也有不分枝或分枝很少的。睾丸1个或2个、多个,常在后吸器之基部,卵巢之后。生殖孔开口于后体与前体交界处前后,个别的开口于体前段(侧孔双身虫属)。卵巢长形,在睾丸之前,相互折叠。生殖肠管存在。阴道付缺或存在。卵具有很长而盘曲的极丝,个别的卵无极丝。卵黄腺在卵巢之前,分布于体前段、肠支侧突分枝之间,很发达。
据文献所载,双身虫幼体从卵孵出后,全身具纤毛,有2个眼点,2个吸盘,1个咽和1条囊状的肠囊。身体后端有1对吸铗和1对钩子。幼虫在水中游泳很短时间后就附着在宿主鳃上,然后脱去纤毛和眼点,身体变长,在腹面的中央形成1个吸盘,在背面中间生出1个背突起。此时若两个幼体相遇,一个幼虫就用吸盘吸着另一个体之突起。随着虫体的生长发育,这两个幼体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个体,最后发育而为X状的虫体。
双身虫科分类
双身虫科 主要种类:双身虫科在我国已有20多种的报告,分别寄生于鲤、鲫、鲴类、𬶋亚科、鳊鲌亚科、鲢、鳙、草鱼、鲮鱼以及鳅科鱼类等,其分布范围很广泛。副双身虫属(Paradiplozoon Achmerov,1974)、侧孔双身虫属(Inustiatus Khotenovsky,1976)、真双身虫属(Eudiplozoon Khotenovsky,1984)、华双身虫属( Sinidiplozoon Khotenovsky,1981)。
Paradiplozoon Achmerov,1974 体后段近于等分为二部分,前段具有不同程度的皱裂,或付缺。后段有吸铗和中央大钩。口吸盘1对,具大的或小的咽。肠支在体后端为管状,形成不大的突起或侧枝。生殖孔在体后段的前部。睾丸单个,全缘或叶片状。子宫开口于体前后段交界处水平。卵具盖及极丝。此属已知40余种,我国10余种。
常见种类如鳊副双身虫P. parabramisi ( Ling , 1973 )、 条副双身虫P. hemiculteri ( Ling , 1973 ) 、鲤双身虫P. cyprini Khotenovsky。
双身虫科 Inustiatus Khotenovsky,1976体后段分为三部分:前部无皱褶,中部形成盘状的扩伸,后端不大的三角形区域,4 对吸铗及中央大钩位于此。肠支在后段中部分枝而呈细网状。生殖腺分布在前后体交界处之后。子宫开口于体中前部外侧水平。卵具极丝,相对极无附加突起,卵在子宫中极丝向后。此属已报告2种:有害侧孔双身虫I. inustiatus ( Nagibina , 1965 )和鳙侧孔双身虫I. aristichthysi ( Ling , 1973 ),寄生于鳙鱼鳃上。鳙侧孔双身虫个体较大,可达0.5~1cm,为双身虫中身体较大的虫种之一。
Eudiplozoon Khotenovsky,1984 体后段清楚地分为三部分。前部有很明显的粗皱裂,中部加宽,在其外侧形成齿状缺刻,吸铗和中央钩位于后端。体前端的吸盘之前,有1对巨大的腺体。肠支在体后段中部,形成一些不长的侧支。子宫开口在体侧,位于前后体交界处,卵具极丝,相对一极具盖,在子宫中极丝在后。
本属仅1种,日本真双身虫E. nipponicum ( Goto , 1891 ) 寄生于鲤与尖鳍鲤。 Sinidiplozoon Khotenovsky,1981
体后段明显地分为三个部分:前部光滑、无皱裂;中部扩成吸盘样;后端具有吸铗和中央钩。肠支在体后段中部形成许多侧分枝。睾丸多个。子宫开口于体前段与体后段交界处。卵具盖,有极丝。我国有6种:斯氏华双身虫S. strelkowi ( Nagibina , 1965 )、 两盘华双身虫S. diplodiscus ( Nagibina , 1965 )、密鲴华双身虫S. xenocypris ( Jiang & Wu , 1983 )、鲩华双身虫S. ctenopharyndoni ( Ling , 1973 )、福建华双身虫S. fujianensis Jian et al.、湖南华双身虫S. hunanensis Yao &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