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反射效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反射效應是名詞術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反射效應是在丹尼爾·卡納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論中提出的,是指人們對於獲得和損失的偏好是不對稱的。面對可能損失的前景時,人們有風險追求(risk seeking)的傾向;面對獲得(或盈利)的前景時,人們有風險規避(Risk Averse)的傾向。人們注重的是相對於某個參考點(reference point)的財富變動而不是最終財富的部位的平均收益(即期望收益值)。參考點是人們對某事物的期望。比如說這個月你得到5,000元的獎金收入,對你來說到底是獲得還是損失?這要看你的期望(即參考點),如果你期望的獎金額是4,500元,那麼相對於4,500元這個參考點來說,5,000元是一種獲得;假如你期望得到6,000元的獎金額,那麼相對於6,000元來說5,000元就是一種損失。

反射效應的內容

Kahneman和Tverskey設計的實驗說明,人在面臨贏利與虧損時的偏好是存在明顯差異的。

第1個實驗包括了三組六個賭局的選擇。

第一組:假設有兩個賭局E和F。

E:有80%的概率得到4,000元。

F:肯定得到3,000元。

請問在這兩個賭局中,你傾向於工選擇哪一個?

第二組:假設有兩個賭局G和H。

G:有45%的概率獲得6,000元;

H:有90%概率獲得3,000元。

請問你傾向於哪個賭局?

第三組:(選擇是在第二組選擇的基礎上調整了概率的大小)假設有兩個賭局I和J。

I:有0.1%的概率得到6,000元。

J:有0.2%的概率獲得3,000元。

請問你傾向於選擇哪一個賭局?

第2個實驗是在第1個實驗的基礎上,只是把收益(Gains)改成損失(Losses)。

第一組,假設有兩個賭局K和L

K:有80%的概率輸掉4,000元。

L:有100%的概率輸掉3,000元。

請問你會選擇哪一個賭局?

第二組,假設有兩個賭局M和N。

M:有0.1%的概率輸掉6,000元;

N:有0.2%的概率輸掉3,000元。

請問你傾向於選擇哪一個賭局?

以上心理學實驗為卡尼曼和托維斯基所設計,他們是以大學教授和大學生為基礎進行了廣泛的問卷調查,其調查結果如下:

在第1個實驗中,有80%的受訪者選擇F賭局,即選擇確實性可得(即100%概率得到)3,000元,而不選擇有80%機會得到4,000元的賭局,(此選擇的期值是3,200元)。在第二組選擇中,有86%的受訪者選擇H賭局,即以90%的機會得到3,000元。在第三組中,有73%的受訪者選擇I賭局,即選擇以0.1%機會獲得6,000元。倘以主流經濟學的期望效用線性概率函數來測算,這三組選擇都違反了期望效用的最大化的選擇基準。

第2個實驗,賭局的結果是損失,K賭局有80%概率損失4,000,L賭局是100%概率損失3,000元,那麼有92%的受訪者選擇K賭局,在第二組實驗中,則有70%的人選擇N賭局。

比較第1個和第2個實驗,就可以發現,人們(決策者),面對損失時的選擇恰好跟面對收益時相反。但傳統的期望效用理論,賭徒在不確定條件下,對收益的選擇應該是沒有差別的,都是以期望效用(值)最大化作為選擇的圭臬。但實驗的結果顯示,面對損失的前景,決策者的選擇並不是與期望效用理所展示的方向相同。此正是前景理論中的反射效應所揭示的含義。而這個含義是說:決策者對損失前景的偏好順序恰好與收益前者相反,表現出愛好風險的傾向。此正好解釋了為何大部分人在賭博贏了錢時,注碼越下越細;但輸了錢時,就越賭越大,所謂贏縮輸谷的策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