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列女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列女传

古列女传,是哈尔滨出版社2009年5月1日 出版的图书。作者为刘向(汉),尚蕊张佩芳译。该书共七卷,记叙了105名妇女的故事。

基本信息

书名 古列女传 [1]

作者 (汉)刘向

译者 尚蕊、张佩芳 [2]

古列女传1.jpg

ISBN 9787807533108

页数 268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5-01

古列女传2.jpg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丛书名 中国传统文化图说系列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七卷,共记叙了105名妇女的故事。这七卷是: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和孽嬖传。西汉时期,外戚势力强大,宫廷动荡多有外戚影子。刘向认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即王教应当从皇帝周边的人开始教育,因此写成此书,以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列女传》选取的故事体现了儒家对妇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所赞扬的内容在现在的多数人看来是对妇女的不公平的待遇。古之列久,胸襟乃容天地,德行以孝为先,平凡中不乏凄美,朴素不失伟人。

作者简介

古列女传3.jpg

刘向,西汉著名学者,汉高祖刘邦的后裔,生于公元前七十七年,卒于公元前六年。他自幼博览群书,熟悉儒家经典,精通天文星象之学。非常勤奋。

班固在《汉书》中评价他:"为人平易,廉洁乐道,不交接世俗,而专思经术。昼读书传,夜观星宿,经常通宵达旦。"

《权谋书》成书于公元前十七年,至今已经流传了二千多年。该书以其广博的内容、优美的文字、丰富的知识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目录

第一卷 母仪传

一、有虞二妃

二、弃母姜螈

三、契母简狄

四、启母涂山

古列女传4.jpg

五、汤妃有孂

六、周室三母

七、卫姑定姜

八、明德马后

九、齐女傅母

十、鲁季敬姜

十一、楚子发母

古列女传5.jpg

十二、邹孟轲母

十三、鲁之母师

十四、魏芒慈母

十五、齐田稷母

第二卷 肾明传

一、周宣姜后

二、齐桓卫姬

三、晋文齐姜

四、秦穆公姬

古列女传6.jpg

五、楚庄樊姬

六、周南之妻

七、宋鲍女宗

八、晋赵衰妻

九、陶答子妻

十、柳下惠妻

十一、鲁黔娄妻

十二、齐相御妻

古列女传7.jpg

十三、楚接舆妻

十四、楚老莱妻

十五、楚于陵妻

十六、陈婴之母

十七、梁鸿之妻

十八、汉杨夫人

第三卷 仁智传

一、密康公母

二、楚武邓曼

三、许穆夫人

古列女传8.jpg

四、曹僖氏妻

五、孙叔敖母

六、晋伯宗妻

七、卫灵夫人

八、齐灵仲子

九、鲁臧孙母

十、晋羊叔姬

十一、晋范氏母

古列女传9.jpg

十二、鲁公乘姒

十三、周郊妇人

十四、鲁漆室女

十五、魏曲沃负

十六、赵将括母

十七、严延年母

十八、张汤之母

十九、王章妻女

古列女传0.jpg

第四卷 贞顺传

一、召南申女

二、宋恭伯姬

三、卫宣夫人

四、蔡人之妻

五、黎庄夫人

六、齐孝孟姬

古列女传00.jpg

七、息君夫人

八、齐杞梁妻

九、楚昭贞姜

十、楚平伯赢

十一、楚白贞姬

十二、孝平王后

十三、卫宗二顺

十四、鲁寡陶婴

十五、梁寡高行

古列女传10.jpg

十六、陈寡孝妇

第五卷 节义传

一、鲁孝义保

二、楚成郑瞀

三、晋圉怀赢

四、楚昭越姬

五、盖将之妻

六、鲁义姑姊

古列女传`.jpg

七、代赵夫人

八、齐义继母

九、鲁秋洁妇

十、周主忠妾

十一、魏节乳母

十二、梁节姑姊

十三、聂政之姊

古列女传``.jpg

十四、王孙氏母

十五、珠崖二义

十六、郃阳友娣

十七、京师节女

十八、汉冯昭仪

十九、王陵之母

第六卷 辩通传

一、齐管妾婧

古列女传-.jpg

二、楚江乙母

三、晋弓工妻

四、齐伤槐女

五、楚野辩女

六、阿谷处女

七、赵津女娟

八、陈国辩女

九、赵佛胖母

十、齐威虞姬

十一、齐钟离春

十二、齐宿瘤女

T0139c988663cf48065.jpg

十三、齐孤逐女

十四、楚处庄蛭

十五、齐女徐吾

十六、齐太仓女

十七、班女婕妤

十八、梁夫人嬺

第七卷 孽嬖传

一、夏桀末喜

二、殷纣妲己

三、周幽褒姒

四、卫宣公姜

五、汉赵飞燕

六、鲁桓文姜

0075MBAuzy7m9hE5dBYde&690.jpg

七、鲁庄哀姜

八、晋献骊姬

九、鲁宣缪姜

十、陈女夏姬

十一、齐灵声姬

十二、齐东郭姜

十三、卫二乱女

十四、赵灵吴女

十五、楚考李后

十六、赵悼倡后

EGWgMxWfwK b.jpg

十七、霍夫人显

十八、更始夫人

附 二十四孝图

一、孝感动天

二、亲尝汤药

三、啮指痛心

四、芦衣顺母

五、百里负米

六、戏彩娱亲

七、鹿乳奉亲

八、卖身葬父

九、行佣供母

T018e25ef449a22ca04.jpg

十、扇枕温衾

十一、涌泉跃鲤

十二、刻木事亲

十三、埋儿奉母

十四、扼虎救父

十五、拾葚异器

十六、怀橘遗亲

十七、闻雷泣墓

十八、哭竹生笋

十九、卧冰求鲤

T0177c9003c636a69b0.jpg

二十、恣蚊饱血

二十一、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二十三、涤亲溺器

二十四、弃官寻母

四库提要记载

《古列女传》·七卷、《续列女传》·一卷(内府藏本)

汉刘向撰。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楚元王之后。以父任为辇郎,历中垒校尉。事迹具《汉书》本传。《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载向所序六十七篇,注曰:"《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载《列女传》十五卷,注曰:"刘向撰,曹大家注。"其书屡经传写,至宋代已非复古本。

故曾巩序录称曹大家所注,离其七篇为十四,与《颂义》凡十五篇,而益以陈婴母及东汉以来凡十六事,非向本书然也。嘉佑中,集贤校理苏颂始以《颂义》编次,复定其书为八篇,与十五篇者并藏於馆阁。是巩校录时已有二本也。又《王回序》曰:此书有《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嬖孽》等目,而各颂其义,图其状,总为卒篇。

P4YBAFuUg7mAfaq-AADQ-blyUZc791 s.jpg

《传》如《太史公记》,《颂》如《诗》之四言,而《图》为屏风。然世所行向书,乃分《传》每篇上下,并《颂》为十五卷。其十二《传》无《颂》,三《传》同时人,五《传》其后人,通题曰向撰,题其《颂》曰向子歆撰,与汉史不合。故《崇文总目》以陈婴母等十六《传》为后人所附。予以《颂》考之,每篇皆十五《传》耳。则凡无《颂》者宜皆非向所奏书,不特自陈婴母为断也。

向所序书多散亡,独此幸存,而复为他手所乱。故并录其目,而以《颂》证之,删为八篇,号《古列女传》。馀十二《传》,其文亦奥雅可喜,故又以时次之,别为一篇,号《续列女传》。又称:直秘阁吕缙叔、集贤校理苏子容、象山令林次中,各言尝见《母仪》、《贤明》四传於江南人家,其画为古佩服,而各题其《颂》像侧。是回所见一本,所闻一本,所删定又一本也。

钱曾《读书敏求记》曰:"此本始於有虞二妃,至赵悼后,号《古列女传》。周郊妇人至东汉梁嬺等,以时次之,别为一篇,号《续列女传》。《颂义大序》列於《目录》前。《小序》七篇,散见《目录》中间。《颂》见各人《传》后,而《传》各有图,卷首标题晋大司马参军顾恺之图画。

苏子容尝见江南人家旧本,其画为古佩服,各题其《颂》像侧者,与此恰相符合,定为古本无疑"云云。此本即曾家旧物,题识印记并存。验其版式纸色,确为宋椠,诚希觏之珍笈。惟苏颂等所见江南本在王回删定以前,而此本八篇之数与回本合,《古列女传》、《续列女传》之目亦与回本合,即嘉佑八年回所重编之本。曾据以为江南旧本,则稍失之耳。

其《颂》本向所作,曾巩及回所言不误。而晁公武《读书志》乃执《隋志》之文,诋其误信颜籀之《注》。不知《汉志》旧注,凡称"师古曰"者乃《籀注》,其不题姓氏者皆班固之《自注》。以《颂图》属向乃固说,非籀说也。

考《颜氏家训》,称《列女传》刘向所造,其子歆又作《颂》,是讹传《颂》为歆作,始於六朝。修《隋志》时,去之推仅四五十年,袭其误耳,岂可遽以驳《汉书》乎?《续传》一卷,曾巩以为班昭作,其说无证,特以意为之。

晁公武竟以为项原作,则舛谬弥甚。《隋志》载项原《列女后传》十卷,非一卷也。必牵引旁文,曲相附会,则《隋志》又有赵母《注列女传》七卷、高氏《列女传》八卷、皇甫谧《列女传》六卷、綦毋邃《列女传》七卷,又有曹植《列女传颂》一卷、缪袭《列女赞》一卷,将《续传》亦可牵为赵母等,《颂》亦可牵为曹植等矣,又岂止刘歆、班昭、项原乎?今前七卷及《颂》题向名,《续传》一卷则不署撰人,庶几核其实而阙所疑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