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零陵:桂子花開(唐高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古城零陵:桂子花開》是中國當代作家唐高翔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城零陵:桂子花開
今年,由於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零陵的桂花花期沒有如約而至,而是比往年同期開得遲了些、晚了些。八、九月都沒有見到桂子花開的影子,也沒有聞子桂子花的清香。時令到了10月,幾陣北風呼嘯後,零陵芝山路、香桂名苑小區、瀟水河畔、懷素公園、仙島萍洲等街傍、庭院、河堤、公園、小區、島上,蘑菇一樣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桂子樹才爭先恐後、陸陸續續競相綻放起來。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時到10月,桂子花開了!桂子花開了!香氣四溢,好迷人喲。桂子花開了,那一把把如小傘,又像似微型掃帚一樣密密匝匝的花骨朵兒集序在橢圓形的綠色葉片和纖細的枝之下,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桔黃色的,寬卵形的花瓣、細細的花蕊,如粟粒一樣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美麗極了。從遠處看,這綠蔭下的小花如大海里的浪花,又似碧天裡的星星,給秋日的零陵帶來別樣的韻味。
"風流直欲占秋光,葉底深藏粟蕊黃。共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亘千鄉。」「雨過西風作晚涼,連雲老翠入新黃。清風一日來天闕,世上龍涎不敢香。」。桂花開了,零陵的大街小巷、小區院落,車站碼頭、景點景區、機關院落,漫着一股淡雅的純純的沁人心脾的清香,整個古城都瀰漫在桂子的香味兒中,它纏纏綿綿,飄飄渺渺,忽高忽低,忽遠忽近,好似在上邊又好似在下邊,好似在左邊,又好似在右邊,看不它的容顏,望不見它的玉體,雖然它飄忽不定,但它無處不在,無處不存。如梵阿玲奏出的名曲,又象朧上輕紗的夢……
"獨占三秋壓眾芳,何詠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種,果若飄來天際香"。這迷人的香味兒引得無數市民近距離接觸,佇足觀賞,拍影留念。在懷素公園墨池邊,有的紅衣少女仰臥在草叢,睜眼是滿樹芳芬的桂樹,微風吹過林梢,一片片花瓣隨風飛舞,落在她美麗的臉上、衣襟上,好一幅"人面桂花"相映趣的圖景;在香桂茗苑的小區,有美少年把桂枝拽下,放在鼻子邊,近距離聞桂子的清香;在朝陽公園的桂花蔭處,有人橫簫,那悠揚的簫聲夾雜着桂子香味兒由遠而近飄來,給人一種"懸音繞樑,三月不知肉味"的美感;在瀟水河畔,有人用手機拍照……
「無意苦爭春,只把春來妒」。桂花與其它花不同,這細如粟的桂花沒有開在鶯歌燕舞、百鳥鳴唱的春日,沒有開在暖意融融、水晶門帘一縷香的夏天,而是開在萬物蕭條秋日裡,它不如桃花一樣緋紅,沒有荷花一樣鮮艷。但它凌寒獨放,霜中更顯高潔。它絕小、脫俗、芳香濃郁、與眾不同的特質,卻讓人嘆服。「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物之美者,招搖之桂」。被稱為「花中第一流」桂花自登場以後就一直贏得了皇宮大臣的欣賞喜愛,也成為文人墨客筆下歌贊的常客,更成為普遍市民的喜愛。
據文字記載,中國桂花樹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的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多桂木。巜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南部煙花記》記載,陳後主(公元583—589年)為愛妃張麗華造「桂宮」於庭院中,植桂一株,樹下置藥杵臼,並使張妃馴養一白兔,時獨步於中,謂之月宮。
零陵的桂花,來自唐朝大文豪柳宗元從湖南衡陽移來的樹種。因為桂樹適合零陵的山川環境土壤,這樹一來就贏得零陵人廣泛喜歡,人人爭而栽植之。門前屋後、小區院落、林間山野,都會看到桂子的身影,那濃密的樹葉,韌性的柔枝,傘狀的樹冠,玉立的身姿,溢遠的清香,讓人心情舒暢,耳目一新。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桂子云中落,花香雲外飄"在零陵城區有多處欣賞桂花的好去處,在大美東山、在萍洲仙島,在海上仙山鳥沙洲,在千年柳子古街。那一株株枝繁葉茂、綠蔭匝地、芳氣襲人的桂子都讓你迷醉,讓人留戀,漫步在桂樹林中,徜徉在幽幽香徑,任微風撩起長發,讓花瓣飄落衣襟,吸一口空氣都是甜甜的、潤潤的、涼涼的,十分愜意,讓人煩心頓解、萬慮齊除,一切的不快也會飄進風裡、水裡、雲霧裡……
作者簡介
唐高翔,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