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古汉文化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山歌、客家艺术、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诗文、客家历史、客家饮食、海内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

客家文化主要流行于广东的深圳惠州河源梅州韶关,江西赣州,福建的龙岩三明,广西的贺州、玉林、 防城港、台湾新竹、苗栗、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范围主要包括赣江、 汀江、梅江、东江和北江流域的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和珠江口东岸的客家大本营,还有遍布于湘滇陕黔浙琼等省的散点客家居住地。

古汉文化2 原图链接 [jpghttps://www.sohu.com/a/301752883_776962 图片来源于汉中网]

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耕读传家 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 文化特质的外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客家文化研究是一个涉及学科门类多、时间跨度长、实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如何将辛亥革命与客家文化研究结合起来是一个新的课题。广东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1911年爆发的广州“三·二九”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冲破顽固守旧势力的禁锢,积极创办和推广新式学堂。不仅培育了一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而且还催生了“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 岭南画派,给岭南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机,为辛亥革命积蓄了巨大能量。所以说,辛亥革命的号角催生了“岭南画派”,而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和碰撞又推动了岭南文化尤其是客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全国和全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追根溯源,这些客家人都是从岭南地区迁移出去的。其中明清时期是客家外迁的重要时期。客家人外迁有五个原因:一是因生活所迫,为求新的生存空间 。宋元之后,岭南地区客家人爆满,但又无法在潮州平原和珠三角地区扩展,只好外迁到其他省份,或漂详过海到海外谋生;二是为避难而外迁。这方面的因素以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以后的一段时间为甚,太平天国起义队伍有不少客家人,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为避难逃离原籍地,到其他省份的一些穷乡僻壤避难。三是从军从政落居外地。如台湾的客家人,他们的先祖有的是随郑成功收复台湾 时去台湾的,有的是随乾隆年间武状元李威光剿海盗时留居台湾的。四是由官府组织外迁。如四川的客家人,他们的先祖多数是清朝“ 湖广填川 ”时而迁到四川落居的。五是从商外迁的。明清期间一些客家人到一些地方从商,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经商群体。[1]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群体也是不可能具有那么强在的生命力,以至于经过数百上千年之久。

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国外以东南亚为主。客家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

张其彬,男,汉族,1935年生于广东省河源市,客家人。高中曾就读于家乡的河源中学。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国导弹专家、卫星发射专家。

张其彬启发我们对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追寻,启发我们寻找支撑其生命的内在动力因素。在酒泉基地,千里戈壁,荒无人烟,他和他的同事们餐风露宿,攻坚克难,硬是把一个个有关导弹和卫星发射的难题克服。在一个有快意也有痛感的社会,张其彬让我们谨记一个时代。

读书的刻苦,专业的追求,报国的热忱,困苦与立志,磨砺与奋斗,拼搏与奉献,张其彬的追求深挚、持久,体现的是那一代人与生俱来的纯粹和本真。他们朴实的气质,宽广的胸襟,纯净的内心世界,对如何重塑我们的国民精神,修复我们的精神缺失,无疑有着积极的久远的价值和意义。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至建元四年(前137年)在位。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前进岭南百越之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任嚣病亡,赵佗即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秦朝灭亡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夏,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吕后七年(前181年)秋,吕后临朝,发布了禁止和南越交界的地区对南越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于是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打长沙国,并在攻占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

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北立,巴山南卧,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母亲河汉江发源于汉中宁强县,自西向东流经其内。这里自然和人文景观名播中外,地理物候环境得天独厚,素有“西北小江南”、“金瓯玉盆”等美称,是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烂的明珠。

目录

汉文化

汉中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公元前312年秦惠王首置汉中郡以来,自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漫长的岁月中,这块史称“天汉”的古老土地数度辉煌,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秦末楚汉相争,被封为汉王的刘邦以汉中为发详地,举雄才、出奇兵,建帝业,其王朝以“汉”冠名,继而有了汉人、汉民族、汉语、汉文化之称。

三国时期,汉中这块“栈阁北来连陇蜀,汉川东去控荆吴”的战略要地曾演绎了多少英雄故事。被称为中华民族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汉中屯兵八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死后葬于汉中定军山下,同时,这里还养育了“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长眠着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者蔡伦。历史上很多的杰出人物都在汉中留下了足迹。

张骞

汉中是汉人兴霸业的奠基地,是比关中还早的天汉雄风向外辐射的中心。即使皇室地点在关中,但支撑汉室的支柱和文化灵魂是从天汉汉中获得的。当我们纵身投入汉文化的氛围中时,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包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宏大气魄。[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