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轮台你气昂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古轮台你气昂然》是一首古诗,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自古以来,诗歌就伴随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从未中断。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到现在已经三千年了[1]。
“ |
小生:你气昂然。似陆机入洛正青年。 兰薰桂馥人堪羡。文成绣虎。 谭擅雕龙。更鸿都学冠群贤。 自是明月隋珠。连城卞璞。 何妨暂尔受迍邅。虽则床头金尽。 又非关名落孙山。分明是洛阳季子。 临邛司马。长安曼倩。 岂久困尘寰。从今去愿君好着祖生鞭。 |
” |
— [明代]杨珽 |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诗韵犹画韵,无韵之画自古不得品位,同样的,无韵之诗则更是为世人所不屑。此中之“韵”就是诗与画的灵魂,无之则诗画无以留存。而“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即是诗词的意境。意境的始基在先秦道家的“体道”的境界。“道”,不知其名,也不可名,甚至也不能用语言给予确切的表达和解释,但它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它先天地生,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它恍恍惚惚,渺渺茫茫,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正是道家这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思维特点,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家、艺术家,去追求一种深远杳冥的、飘渺恍惚的、不可以用语言穷尽而又能表现一种高远意旨的艺术境界。诗人、艺术家借助比喻、象征、暗示等种种艺术手法,在作品中留下许多的空白和断裂,通过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启发读者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体味、想象、填补这些空白,去获取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审美享受。这正是文学作品中意境的魅力。可见最早的意境基本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刘勰把哲学的命题转为文学理论命题,“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论独创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离开意境理论,就无法对中国古代诗歌美学发展史上,许多概念的产生、发展、深化、界定做出历史与逻辑的阐释。可以这样说意境理论是理解古代诗歌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美学的网上纽结,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必将会使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丰富的内涵,有进一步的体会,同时也能使我们对于诗人微妙深奥的诗心,有一个准确的把握[2]。
参考文献
- ↑ 《诗经》305首,你至少要会背这23首巅峰之作收藏!,搜狐,2023-04-20
- ↑ 古代诗歌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走近教育,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