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生活(喻辉)
作品欣赏
另一种生活
连续几天的阴雨,郁闷的心情也变得烦躁不安。今天早早地吃完晚饭,我决定一个人出去走走。林立的高楼,迷醉的灯光,让这座小城彰显出了城市的本色。人们沐浴着夜色,享受着城市的繁华,我也随着漫步的人群悠闲地走在了一桥上。
在昏暗的路灯下,远远的,两排面包车一字摆开,顺延在一桥的两边,格外的显眼。走到跟前,我才知道这是从外地来的专修屋面漏水的一群技工,一辆车就是一个家,一家几口人的生活全在这里。也许他们刚忙完了一天的工作,现在才开始做晚饭。跳动着的燃气火苗上架起了一个不太起眼的铁锅,其中一个中年妇女娴熟地翻炒着锅里的菜,随着不断上升的腾腾热气,她的脸变得通红。盛夏的热浪还没有完全消退,细密的汗水早已爬满了她的额头。女人不时地用手狠狠地抹一把额上的汗水,用力地甩向身后。这时一个约摸十岁的小女孩跑到妇女的身边,心疼地递上了一块毛巾后,双手拿起蒲扇使劲地扇起来。凝滞的空气在那一刻流动了起来,给忙碌的母亲带来了些许清凉,尽管盛夏的酷热还灼灼逼人,但爱的暖流还是让妇女欣慰地笑了。女孩虽然也是大汗淋漓,但她微笑的面容上没有半点怨言,看到母亲开心,她的脸上也绽开了甜美的笑。她一边扇还一边把嘴凑到妈妈的耳边轻柔地说:“妈妈这样凉快些了吧?”妇女扭过头来望着细心懂事的女儿点点头,幸福地笑了。
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饭菜被端上了桌子,说是桌子其实是用几块红砖支撑起来的一个旧木板。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晚饭。男人慢悠悠地开启了一瓶啤酒,随着腾起的白色泡沫,他疲惫的脸上也写满了幸福。几瓶酒水下肚,男人的脸微微红晕起来,却也堆起了满足的笑容。这时坐在一旁的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心领神会地为父亲盛上了一碗米饭,父亲微笑着抚摸着孩子的头,满眼的怜爱,多么温馨的画面呀!孩子懂得父母生活的艰辛,父母理解了孩子的心意,他们以这种方式传递着血浓于水的深情,心照不宣,情意绵绵。对孩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父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让孩子在亲眼目睹他们艰辛付出的过程中学会了珍惜,懂得了节俭与感恩;同时他们也让孩子在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中学会了吃苦,懂得了坚强与承担。
这不由使我想起了几年前教过的一名学生。那天轮到他升国旗,这名同学竟然睡到早自习后才慢慢地走进教室。我问他原因,他倒是回答得干脆利落:“睡晚了,早上起不来!”平静的话语里没有半点自责。一个九年级的学生,在他心目中,庄严的国旗没有分量,应尽的责任可以忽略,全校师生的等待可以漠视,学校制度可以不理,安然地睡他的觉。孩子如此表现的背后其实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有着紧密关联的。我们有些父母总是过分地娇惯孩子,不善于教会孩子在苦中求生存的道理。他们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会让孩子受到半点的风吹雨打;宁可自己在外省吃俭用也要把节省下来的钱无条件地去满足孩子的私欲。他们以为这样就是爱,以为这样自己就心安理得了。而他们的孩子呢?在父母的溺爱下变成了温室的花朵,逐渐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坦然接受父母恩赐的同时养成了好逸恶劳铺张挥霍的恶习。最后是父母唯恐苦了孩子,慷慨相助;孩子编织谎言,一味无止境的索取。于是孩子养成了伸手就要,拿钱就花的习惯。他们不懂得父母生活的艰辛,将亲情定格在物质的索取上。而父母远离了孩子的世界,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还自认为劳苦功高。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吃苦的斗志,不思进取,更谈不上责任和义务,讲吃讲喝,上网娱乐,老师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家长包庇护短,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来为孩子争回面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受到打击,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的氛围中,孩子又怎么能吃得了苦,懂得珍惜感恩有所担当呢?
虽然远处的蝉儿还是一个劲儿地不知疲倦地叫着,但是我的心情却突然变得轻松起来了。眼前的这个小女孩很快地吃完了晚饭,又蹦跳着跑去洗碗,小男孩也不甘示弱地帮大人收拾饭后的残局。孩子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境况而抱怨父母,相反他们乐观地围绕在父母的身旁享受并回报着父母的恩情。一家人谈笑着,心无旁骛地做着自己的事。来去的行人没有为他们驻足停留,他们也没有去仰视这座城市的高楼。我想这些父母也许并没有渊博的知识,但是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朴实的教育理念不得不让我们折服。他们懂得在生活中教会孩子自立自强,他们凭着自己的手艺,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下去,这种简单的幸福,这种生存的乐观,难道不是我们一辈子受用的吗?
靠近他们我停留了很长时间。为了生活他们来到异地,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勇气,而利用暑假带着孩子出来,这又是一种生活的睿智。我想,父母那种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已悄然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了。我衷心地祝愿他们的生活一路好转,更祝愿他们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1]
作者简介
喻辉,中学高级职称,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