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只因遇见你(17)(娟子)

只因遇见你(17)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只因遇见你(17)》中国当代作家娟子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只因遇见你(17)

有好几次,我都想写一写刘桂兰老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直到前两天,几个小学同学聚会,我们一起说李庄小学,说石墙红瓦的校舍,说有两个篮球架的操场,操场上的升旗仪式,整齐的队列,嘹亮的歌声;操场边的山涧,涧边的青草坡,草坡里的蚂蚱,还有藕节一样白嫩嫩嚼在嘴里甜兮兮的巴根草根;说放学后捣拐、跳房子、扔沙包、抓弹子,看云听雨观雪,撵鸡打狗放羊,亲近花鸟虫鱼;说到老师的教诲,想起陆玉珍、高玉莲、李加柱那些老师,特别是刘桂兰老师,优雅的仪表,淡定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和善的态度,被我们收藏在记忆里,不仅没有随时光流逝而淡化,反而历久弥新。

那还是1980年,我们上小学五年级,刘桂兰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那时她20来岁,刚从师范学院毕业不久。她长得真是好看,高挑的个头,白净的鹅蛋脸上一双叠着双眼皮的大眼睛很有神。喜欢穿素雅花布衫。梳着齐肩麻花辫,辫梢有点卷。走路的时候,左手握空拳放在腰间。讲台上,面带微笑,自然大方。解答问题态度和善,谦虚热情。一时间,我们班男同学的衣着整洁了,女同学爱梳麻花辫了,对语文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刘老师说,语文是一门特别有趣的课程,首先要读懂课文,带着问题听讲,认真对待每一次作文,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最重要的是多读书。读课文,读文言文,读古诗,读大量的课外书。她讲课循循善诱,形象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迅速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尊敬和喜爱。

教书育人,是老师和学生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和互动,是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刘老师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讲课中,她常抛开书本,跟我们分享心灵感受。学习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至今我们几个还能一起背诵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还记得她给我们讲课时的情景。她告诉我们,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即将胜利结束前,毛主席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诗篇。她让我们结合书上的注释,自己先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她给我们做示范,带着我们反复吟咏,潜心体会作者的感情。一边读一边思考字、词、句子,谁先弄懂了一句,谁就先举手说。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她讲解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比喻、夸张、明线暗线,什么是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她还告诉我们七律诗一般八句,每句七个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告诉我们句末句中的押韵合辙对仗,让我们试着写,当堂朗读,相互交流评论,激发了大家潜在的创作动因,常常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她还给我们说起《十送红军》那首歌,教我们唱。引导我们联系实际,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培养了我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她批改作文很仔细,除了篇末评价,对段落字词也划线点评,让我们知道好在哪,不足在哪。在她的鼓励和精心指导下,我们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她也对我们寄予厚望。特别是我这个爱读书的语文课代表,她的喜欢溢于言表。不但课堂频频讲读我的作文,课外也借我很多书和杂志,鼓励我参加一些征文比赛,得了奖她比我还高兴。但我犯了错,她批评得也很严厉。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我看《少年文艺》,数学老师跟她讲了以后,她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我辩解说数学老师讲的我都会了。她告诉我,不要说是课堂上老师授课,就是平常任何一个人跟你说话,都应该看着人家。课堂上看着老师认真听讲,是对老师基本的尊重。即便老师讲的你都懂了,认真听课,巩固知识点,也会有新的启发。她说,知道我爱读书,爱思考,文笔不错,长大后也许会成为作家。但对于学生来说,每门课都很重要,是长大后工作和生活的基础知识。作为少先队大队长,我的行为违反课堂纪律,如果同学们都像我一样,那老师还怎么上课。我不但没有起到带头作用,还起反作用。她让我认真反思。仅有的那次批评,我印象深刻。直到现在,跟人交谈我都会真诚地看着别人,认真倾听。为了不辜负她的殷殷期望,我不停地阅读、练笔,为长大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人的成长,常常需要一种引领,一个路标,有时是一个古人,一本书,一句话,有时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刘老师就是少年时代引领我的那个人,我的身上有她的影子:待人真诚,态度温和,与人为善;遇事不回避,不退缩,积极应对;始终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甚至走路也喜欢左手握空拳放在腰间等等。在她的鼓励下,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一直坚持业余写作,加入了市、省、国家级散文学会,写了一些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出版了几本散文集。生活中遇到再大的苦难,我也不会怨天尤人,积极应对可以改变的,坦然接受无法更改的。哪怕再苦再痛,人前也是从容淡定的。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在我的人生观形成、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少年时代,幸运的遇见了刘桂兰老师。可是,毕业至今,一直没有机会对她说一声谢谢。她培养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儿子,已随儿子定居北京,我们难有见面的机会。如果她能看到这些文字,我想对她说,刘老师,光阴荏苒,多年不见,你还好吧。只因遇见你,才成就了真诚善良、内心坚强、爱国爱家、乐观向上的我和我的同学们,谢谢你。

[1]

作者简介

娟子,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