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中清泉崗機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3月29日 (日) 04:33 由 流年似水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台中清泉崗機場(IATA代碼:RMQ;ICAO代碼:RCMQ)是位於中華民國台中市的機場,為台灣中部唯一的聯外機場,場區橫跨台中市的沙鹿、清水、神岡、大雅等區,占地1,800公頃。該機場於日治時期開闢,在冷戰時期擴建至今日規模,曾是中華民國空軍和駐台美軍專用的軍用機場,之後因應台中水湳機場的關閉而轉型為軍民合用機場,但場區仍由軍方管理。

其民用部分稱為台中航空站(英語譯名:Taichung Airport),但對外使用名稱為台中國際機場(英語譯名:Taichu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管理及運營;軍用部分則有空軍清泉崗基地(英語譯名:Ching-Chuan-Kang Air Force Base)駐紮有國防部空軍司令部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前第427戰術戰鬥機聯隊),以及陸軍陸航清泉崗基地駐紮國防部陸軍司令部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基地在此,此外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第二大隊基地亦設在此處。另外機場跑道北側土地設有清泉崗高爾夫球場,跑道西側土地則對外租用為經濟作物農地。

日治時期

台中清泉崗周邊古名「公館」,1936年(日治昭和11年)在此興建台中飛行場(或稱公館飛行場)。戰後的台灣省政府於1950年,通告台中公館改稱清泉崗。

冷戰/美軍駐紮時期

冷戰時期的清泉崗空軍基地曾經是美國空軍重要的支援設施。1954年後,依《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國府在駐台美軍顧問團(MAAG)協助下徵收了台中機場與周邊土地擴建機場。美軍戰鬥單位進駐清泉崗始於1958年,當時正值八二三炮戰爆發,第83戰鬥機攔截中隊(83rd Fighter Interceptor Squadron)的12架F-104星式戰鬥機進駐清泉崗,機場亦部署了鬥牛士導彈,以應對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威脅。在戰勢和緩後,83中隊在清泉崗及桃園空軍基地的飛機和人員又調回美國。

1966年3月20日,為紀念徐蚌會戰陣亡的邱清泉中將,故更名為清泉崗空軍基地,機場代號CCK,是當時遠東最大的空軍基地,可起降12架B-52戰略轟炸機。1960年代越南戰爭爆發後,清泉崗機場逐漸成為駐台美軍最大、駐屯人數最多的基地之一。

現況

為近年來台灣機場中成長率最大的機場。 中國大陸的觀光客必游景點如日月潭、埔里、溪頭、杉林溪等重要景點幾乎都在台灣中部縣市,因此非常適合兩岸直航航班大幅增加,可便利觀光客節省南北高速公路往來奔波之苦及交通風險與時間之浪費。 同時,中台灣為傳統產業與精密機械工業重鎮,商務旅客往來兩岸頻繁,透過台中清泉崗機場直航兩岸及鄰近國家可提高中部縣市企業經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