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山市博物馆由旅港乡亲黄炳礼先生捐资300万港元,于1988年4月12日建成开放,现有工作人员12人,内设陈列展览组、宣传组、保管组、保卫组和文博服务部。博物馆坐落于台城文化区,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86平方米。内设序厅、接待室、音像室、展览陈列室、文献资料[1]室、文物修复室、文物库房、宣传室、办公室、商场等。6个展览陈列室既可连贯,又可单独使用。一楼的3个展室举办临时展览,每年举办各类型展览4-6个,年均观众人数8-10万人次。
馆藏文物
古代巨型木锚
这两件巨型木锚形制特别,设计巧妙,做工精细,分双爪锚和单爪锚。双爪锚由双爪和锚柄用木榫固定,外面再用棕绳捆绑。锚炳在横担孔处断失,没有横担,风化严重。现存双爪,爪长1.4米,锚爪的顶部留有高度锈蚀钙化的铁帽。估计该锚长约4.5米。单爪锚现存锚炳和爪,无横担。锚炳长2.52米,尾端有一个用于系绳的圆孔。锚爪长0.95米,重约80斤。同时出水的还有一个带红漆的木棰。
据《中国古船图谱》记载:宋元时期三大类停泊工具——木石锚、木锚、铁锚已并存。此木锚应该是宋元时期的产物。
出洋场景模型
这是“挥泪出洋”图。台山毗邻港、澳,南临南海,广海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口岸之一,台山人很早就利用这优越的地理条件开展对外交往及移民活动。但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掀起的,当年,我们的祖辈就这样稽首告别亲人,登上这种三桅木帆船,开始充满血泪的出洋谋生之路。
扬琴
三合沃英东华村李子林捐献的从美国带回的扬琴。
金山箱
“金山箱”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美国流行的一种贮物箱子,箱子大而深,四角镶铁,十分结实,装满衣物后,非三四个人不能搬运。当年台山交通闭塞,路途转运险象环生,常有土匪或歹徒抢掠,但华侨返乡仍要多带几个“金山箱”,因为这是财富的象征。这是旅美国华侨黄权章、旅古巴华侨李恩育等带回的“金山箱”。
留声机
追溯“留声机”电唱机早先叫留声机,诞生于1877年,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留声机的人就是誉满全球的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根据电话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震动的现象,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说话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产生相应的不同颤动。那么,反过来,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于是,他开始研究声音重发的问题。1877年8月15日,爱迪生设计制出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会说话的机器”,这是19世纪最引人振奋的三大发明之一,就连当时美国总统海斯也在留声机旁转了2个多小时。10年后,爱迪生又把留声机上的大圆筒和小曲柄改进成类似时钟发条的装置,由马达带动一个薄薄的蜡制大圆盘转动的式机,留声机才广为普及,并传入了我国,直到1929年前后,蜡筒式样留声机才被手摇式留声机所取代。
发展历史
台山博物馆是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它通过征集、收藏文物[2]、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和形式设计,举办具有侨乡特色的《台山华侨文物史料陈列》和各种专题展览,17年来,共举办过各种陈列展览50多个,接待国内外观众50多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台山博物馆重新设计、制作、布置了《台山华侨文物史料陈列》,同时将台山历代出土的陶片、石器、铜镜及瓷器等历史文物融入其中,增添了“挥泪出洋”、“淘金”两个立体模型,扩充后的内容包括五部分:一、辛酸血泪;二、艰苦创业;三、爱国爱乡;四、今日台山;五、丰碑。展品有华侨出洋的口供纸,异国创业的铁刨、两头锄、斧头、烫斗;有象征财富的金山箱;有华侨支持祖国历次革命认购的债券;有参加二战华侨的钢盔、军衣、军鞋;有侨眷使用过的坤甸床、留声机;有旧县政府使用过的保险柜、砝码、镜屏等珍贵文物300多件。力图全面系统地展示台山华侨走过的艰苦曲折历程,再现华侨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兴办实业、乐办公益作出的伟大贡献。
视频
台山市博物馆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珍贵文献资料大合集大全,搜狐,2017-11-25
- ↑ 什么是文物?文物价值如何界定? ,搜狐,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