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副細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副細鯽
原圖鏈接

台灣副細鯽 (學名:Pararasbora moltrechti) [1],俗名台灣白魚,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其中一種。[1]一般成魚體長約 10 厘米,大的雌魚可達15厘米,生殖期在3至10月之間並在5月達到高峰。最初性成熟,雌魚全長為5.4厘米,雄魚最初性成熟之全長為5.9厘米。[2] 為台灣特有的淡水魚類,習性屬於溫和魚類,飼養與繁殖都相當容易,幾乎任何的人工飼料都會進食。產地多集中在南投埔里一帶的小溪、筊白筍田及池塘中,屬於罕見魚類。在台中的食水嵙溪(大甲溪支流)及北部的幾處封閉池塘,都是人為復育的成果,並非真正的野生族群。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台灣副細鯽
  • 外文名稱:Pararasbora moltrechti
  • 別名:台灣白魚行政區
  • 類別:台灣
  • 電話區號:00886
  • 機場:台北機場

簡介

台灣副細鯽 台灣農委會2009年4月1日將其公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但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瀕臨絕種主因是遭人大量捕食的人為因素,造成其族群量不穩定,加上颱風大量豪雨沖刷山區造成土石流破壞僅存的棲息地,造成台灣副細鯽數量大減。

分類:
鯉形目 鯉科 副細鯽屬

特徵:
體側扁且延長,無須,鱗片大。魚體淡土黃色,體側有寬且界限不清之藍紫色縱帶,特徵是側線長且完整。各鰭透明,尾鰭叉形。雄魚體型略小,較細長;雌魚個頭較大,腹部膨出。

習性:
初級淡水魚,喜棲息於水質清澈且植物茂盛的支流溝渠、小溪流或淺水潭中,活動於中上層水域,善跳躍。雜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水生昆蟲及絲藻為食。

分布:
台灣特有種,僅見於南投與台中兩縣的部分溪流,數量稀少。

主要分布

紀錄上僅分布分布於水流東溪(大肚溪支流)與食水嵙溪(大甲溪支流),但仍有在台灣烏溪與濁水溪上游及日月潭附近的小溪及水潭中有發現族群。

物種分類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綱:輻鰭魚綱
目:鯉形目
科:鯉科
屬:副細鯽屬

物種特徵

本魚體延長而側扁,無須,鱗片大。魚體淡土黃色,體側有寬且界限不清之藍紫色縱帶,特徵是側線長且完整,上半部弧形後緣的鱗片呈現黑色長條細紋。各鰭透明,尾鰭叉形。雄魚略小,較細長;雌魚個頭較大,腹部膨出,體長可達8厘米。 在鯉科中,台灣副細鯽與菊池氏細鯽是頗為相似的種類,兩者有明顯的地理區隔之外,可從身體側線辨識它們,台灣副細鯽側線由鰓處一直到尾鰭,而菊池氏細鯽的側線只有半截,而且台灣副細鯽的體型較大,口裂較小。

棲所生態

為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水深0至5米水質清澈且植物茂盛的支流溝渠的淺水區、小溪流或淺水潭中等水生植物繁生的溪流平緩水域,通常活動於中上層水域,善跳躍。具有群游性,屬雜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水生昆蟲及綠藻為食。

科學價值

可食用,適合油炸,也可當作觀賞魚飼養,但已列為台灣保育魚種,不屬於經濟性魚類。

視訊

鯽魚季:大鯽魚原來離我這麼近及釣點介紹!!(溪釣/池釣/溪魚)



參考文獻

  1. 台灣副細鯽. 百度百科. 200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