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莢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香莢蘭 |
中文名:台灣香莢蘭 界:植物界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輪藻總門 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綱: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亞 綱:百合亞綱 超 目:天門冬超目 目:天門冬目 科:蘭科 屬:香莢蘭屬 種:台灣香莢蘭 拼 音:tái wān xiāng jiá lán 中文學名:Vanilla somae Hayata |
台灣香莢蘭(學名:Vanilla somai Hayata):草質攀援藤本,多節,節間長7-10厘米。葉互生,狹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厚肉質。花序生於葉腋,很短,通常具2花;花淡黃綠色或白綠色,唇瓣內表面為淡粉紅色和黃色,萼片與花瓣相似,橢圓狀倒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約4厘米,寬8-10毫米,先端外彎;唇瓣近基部與蕊柱邊緣合生成管,管的長度不及蕊柱長度的1/2,唇瓣前部擴大,略3裂,邊緣波狀。果實近圓柱狀,彎曲,有不明顯的3縱脊,長7-10厘米。花果期4-8月。 產中國台灣 。生於林下或溪邊林下,海拔1200米以下。此種有栽培,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1]
台灣香莢蘭形態特徵
台灣香莢蘭 是草質攀援藤本植物,多節,節間長7-10厘米。葉互生,狹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4-8厘米,厚肉質,先端漸尖,基部鈍並具很短的柄,稍具網脈。
花序生於葉腋,很短,通常具2花;花苞片近三角形,長1-1.5厘米;花梗和子房長4-5厘米;花淡黃綠色或白綠色,唇瓣內表面為淡粉紅色和黃色,唇盤中央深綠色並有黃白色附屬物,兩側有肉紅色脈紋,背面亦多少有紅色暈。
萼片與花瓣相似,橢圓狀倒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約4厘米,寬8-10毫米,先端外彎;唇瓣近基部與蕊柱邊緣合生成管,管的長度不及蕊柱長度的1/2,唇瓣前部擴大,略3裂,邊緣波狀;側裂片較大,內彎,使唇瓣呈喇叭狀;
中裂片近三角形或圓形,上面有2列小柱狀乳突;唇盤中央具刷狀附屬物,附屬物由許多薄片呈扇狀相疊而成;蕊柱長2.8-3厘米,頂端具2個小翅;花葯頂生,藥帽肉質。果實近圓柱狀,彎曲,有不明顯的3縱脊,長7-10厘米。花果期4-8月。
台灣香莢蘭產地生境
產中國台灣 (台北、花蓮、苗栗、高雄) 。生於林下或溪邊林下,海拔1200米以下。
台灣香莢蘭生長習性
香莢蘭為攀緣性藤本、淺根植物,莖肥厚,每節生一片葉及一條氣生根;葉大,肉質,扁平;總狀花序生於葉腋;果實為肉質莢果狀,常稱之為豆莢。植後1.5年部分植株開花結莢,2.5年全面開花結莢,從開花到莢果成熟約需1年時間。
果實成熟後需進行生香加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為6.0-6.5之間為宜)。濕熱帶氣候,年降雨量1500-3500毫米(要求9個月雨季,3個月旱季),空氣濕度一般在75%以上,海拔1500米以下地區都適宜香莢蘭生長。
生長適溫為21-32℃之間,日照時數2473-2564小時,營養生長期遮蔭度為60%-70%,投產期遮蔭度為50%。
台灣香莢蘭主要價值
主要用於製造冰淇淋、巧克力、利口酒等食品的配香原料;還可用於化妝品業、煙草,發酵和裝飾品業上;
同時可作藥用,其果莢有催欲、滋補和興奮作用,具有強心、補腦、健胃、解毒、驅風、增強肌肉力量的功效,作芳香型神經系統興奮劑和補腎藥,用來治療癔病、憂鬱症、陽痿,虛熱和風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