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蒂夫·麦凯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1950年4月23日 - )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美国摄影师,他为《国家地理》杂志工作20馀年,最终成为该杂志的首席摄影师。[1]

197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取得摄影及历史学士学位。

1980年,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专题照片。

1985,年因成绩优秀,被聘为签约摄影师。主要拍摄东南亚地区和伊斯兰国家的专题。他为《国家地理》杂志工作了20年,最后成为这本杂志的首席摄影师。

1979年,因在阿富汗采访获“罗伯特·卡帕最佳海外摄影金牌奖”。

1984年,获全美摄影记者协会“年度最佳杂志摄影师称号”。

1998年,获得“艾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奖”摄影报道奖。

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精彩瞬间

1978年,正式展开自由摄影生涯,首先前往的地点便是战事爆发前的阿富汗,凭着过人的勇气拍摄了许多珍贵照片;战事爆发之后他的独家照片受到国际媒体争相采用,更赢得了象征勇气过人、富有冒险精神的Robert Capa金牌奖。足迹遍及阿富汗巴基斯坦柬埔寨菲律宾叶门印度西藏以及两伊战争、波湾战争等,史蒂夫·麦凯瑞的作品强调对生活在战火之下人们的刻画,被美国《国家地理》及其它许多杂志广泛采用。

麦凯瑞说:“当你身处战区,你时刻与想要你命的人生活在一起,我会面临很多种被杀的可能,枪炮、炸弹、弹片。你活在令人窒息的恐惧中。”“但是,我们不能屈服。这些故事必须被报导,记者和摄影师必须继续讲述故事。”[2]

《国家地理》杂志的荣耀和挑战

《国家地理》杂志对于摄影师的要求和其它媒体是不同的,它给摄影师很大的空间及时间去完成摄影任务。以一个世界级的媒体来说,对于作品的要求当然是高水平的。因此摄影师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长时间的工作后,能交出不凡而独到的照片。[3]

《国家地理》杂志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摄影主编并不会提出太多不必要的意见,也不会干涉太多拍摄细节。他们给摄影者很大的表现空间,这也是《国家地理》杂志和其它媒体的不同点。摄影师外出工作后,每隔一段时间便将拍摄后的胶卷用航空邮袋寄回编辑部。此时摄影主编会帮你整理、过滤照片。等你完成拍摄任务回到《国家地理》杂志,摄影主编已经为你整理出大约八十多张的作品(也就是一盘的幻灯片,不管你拍再多,最后还是过滤到剩八十张左右)。此时总编、摄影主编和摄影师便一起观看幻灯片并且讨论。如果作品受到总编的青睐,便可以进展到下一步,就是版面会议,《国家地理》杂志很特别的是他让摄影师参与版面的安排工作,摄影师可以提出个人对版面安排的意见,这也是其它媒体作不到的。

史蒂文觉得,能加入《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行列,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去探索全世界并去发掘世界美好的一面。他过去所拍摄的题材,大多数是国际性的政治事件,比如菲律宾的马可仕总统事件,阿富汗冲突及波湾战争等,在报导这些事件之后,让他看到很多、领略更多。[4]

史蒂夫·麦凯瑞- 摄影轶事

2001- 911捕捉人类的生存故事

2001年9月11日那天上午,麦凯瑞恰好在他纽约的办公室里,眼见高楼冒出浓烟,他一把抓起相机奔向大楼屋顶。“曼哈顿市区在屋顶上一览无遗,因此我开始拍照”,这是麦凯瑞长久职业生涯的直觉,要及时捕捉各个时刻。双塔倒塌之时,原本站在几个街区外查看情况的人们,眼见巨大沙尘来袭,纷纷向北奔逃,而麦凯瑞却选择了逆行向南。他说:“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用镜头唤醒“吴哥窟”

史蒂文还曾经完美的用摄影艺术唤醒了柬埔寨“吴哥窟”(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不朽之作之一)的魅力。他那鬼斧神工的作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雕刻的神明、饱经风霜的砖石、浓密的植被、身穿橙色罩衣的修道士”的梦幻逼真的世界。吴哥是高棉统治者从公元九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的首都。每一代统治者都在首都修建了一座庙宇,神庙被城墙环绕,护城河与堤坝按照宇宙法则排列。该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遗产之后,吸引了无数的旅游者、考古学家、艺术学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徒的朝圣地。

史蒂文初次造访吴哥是由于身负《国家地理》杂志的任务,该杂志让他有机会用相机周游世界。他此后归返数次,为吴哥的建筑、雕塑与人文刻画了一幅徘徊神境天堂的佳作。其中一些被精选出来的吴哥作品收入在他的著作中——《避难所——吴哥窟》。[5]

最成功的封面照片《阿富汗少女》

提起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1950- ),人们就会想起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那张最著名、最成功的封面照片阿富汗女孩(摄影作品)(摄于巴基斯坦,1984年)。 照片主人公名叫莎巴特•古拉(Sharbat Gula),时年12岁。

1984年12月,麦凯瑞被派往巴基斯坦白沙瓦(Peshawar)附近的难民营工作。“我在一个难民营的教室里看到了这个女孩,立刻被她眼中的东西打动了。”“她的神色意味深长,但很震撼,不完全是笑容,不完全是蹙眉,眼神里混杂著好奇与谨慎,令人们产生共鸣。”“我把它给《国家地理》杂志的主编看了,他立刻站起来大喊:‘下期的封面就是它了’。”[6]

史蒂芬•麦凯瑞与自己的成名作“阿富汗少女”。这个难民女孩拥有一双穿透人心的绿眼睛。这一经典肖像成为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性的新标志。

麦凯瑞说:"莎巴特•古拉的故事促使《国家地理》杂志成立了'阿富汗女童基金'。通过各种渠道捐来的款项,再加上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一些捐助,总额达到150万美元,她的生活因此得以改善。大部分钱用来资助那些失学的女童。"

2002年,麦凯瑞和他的同事重返故地,几经周折,最终找到了这位成年后的阿富汗少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