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軼蘩」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添加{{copyedit}}、{{expand}}和{{refimprove}}等标记({{multiple issues}})到条目)
(1 個標籤巡檢工具)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史轶蘩'''(1928年11月1日-2013年2月13日) 女,[[ 江苏]] 省溧阳县(今溧阳市)人,中国现代 内分泌学 奠基人之 一, 中国应用神经 内分泌 药物 疗下丘脑— 垂体 疾病 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 协和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卫生部 内分泌 重点实验室主任。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 院]]医疗系 曾任中 国医学科学 院内分泌研究 心主任、中华医学会 内分泌学 会主任委员 、中 内分泌 代谢杂志及中华内 杂志副 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等职务 带领完成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2月13日17时, 史轶蘩 在北京逝世 享年85岁。
+
{{multiple issues|
 +
{{copyedit|time=2019-12-12T11:26:38+00:00}}
 +
{{expand|time=2019-12-12T11:26:38+00:00}}
 +
{{refimprove|time=2019-12-12T11:26:38+00:00}}
 +
}}
 +
[[File:史軼蘩.jpg|200px|thumb|左|史轶蘩|[http://y0.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3/02/d5996be544c4631e5cb05cc68655b9ac.jpg 原圖鏈結][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2/19/22250664_0.shtml 来自凤凰网]]]
 +
'''史轶蘩'''(1928年11月1日-2013年2月13日), [[ 中国]] 临床 内分泌学 界的第 位院士。从医近60年 把毕生精力献给了 内分泌 学事业;她从无到有地建立了一整套垂体瘤诊 方法,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 垂体 卒中 分类、治疗 则和预后;首次发现生长抑素类似物有形成胆石的副作用;她主编的《 协和内分泌和 代谢 》,是我国该领域的鸿篇巨著,被广大同行视若宝典 她,就是我 杰出的临床医学家、 医学科学 家和教育家, 国现代 内分泌学 奠基人之一 、中 国工程院院士、原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主 任史轶蘩 <ref>[http://www.kepuchina.cn/person/jcrs/201811/t20181122_832191.shtml  史轶蘩 :无悔医学路,硕果满天下] 科普中国网,2018-11-22</ref>
  
== 引用 文獻 ==  
+
史轶蘩,[[江苏]]溧阳人。溧阳是史姓的郡望所在。公元59年,将军史崇被加封为溧阳侯,成为溧阳史氏之祖。史轶蘩的祖父[[史国桢]],就是溧阳侯史崇的59代孙,曾任溧阳公署衙门会计,兼任溧阳高山女校校长。
 +
 
 +
崇尚教育的风气让史家人才辈出。叔祖父史国纲,早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回国后曾任中央大学政治系主任。父亲[[史恩灏]]在海关工作,讲一口流利的牛津腔英语。按照英美惯例,史恩灏每三年就要调到另一个城市的海关,因而他的子女也就降生在不同的地方。
 +
 
 +
1940年,史轶蘩进入青岛圣功女中读书。圣功女中以教育质量出众而著称,尽管学校的要求很高,史轶蘩的成绩却非常拔尖。父亲亲自训练的英文和自幼大量阅读小说练就的语文能力,为她未来的中英文写作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1946年,史轶蘩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系,目标直指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的学制包括三年的医学预科和五年的本科,预科阶段在综合性大学完成,然后再参加协和医学院的入学考试;燕京大学的医预系是向协和输送学生最多的综合性大学,但淘汰率也是相当高,而且进入协和以后还会继续淘汰。史轶蘩在残酷的“淘汰制”中游刃有余。
 +
 
 +
1950年夏,因成绩优异且全面发展,史轶蘩被授予国际菲陶菲荣誉学会颁发的金钥匙奖。学业完成时,她又和张之南、孙瑞龙一起被授予优等生称号。毕业后,史轶蘩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内科住院医师的工作是艰苦而烦琐的,通常也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史轶蘩很快就在内科脱颖而出,在医生和医学生中颇有名气。
 +
 
 +
比史轶蘩低两届的师妹、后来的心内科教授吴宁回忆当年的情景:“每次我听像史轶蘩这样的上级大夫查房,都会深受触动。他们的问题永远是启发式的,每个问题和问题之间,都贯彻着清晰的思维。有时,他们为了给我们提问,隔夜就开始准备,就是为了让我们学得更生动,印象更深刻。”<ref>[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7-12/25/c_136851083.htm 史轶蘩院士:经年铸剑垂体瘤]</ref>
 +
 
 +
 
 +
== 參考 文獻==  
 
{{Reflist}}
 
{{Reflist}}
 +
 +
[[Category:醫學人物]]
 +
[[Category:中國人]]

於 2019年12月12日 (四) 19:26 的最新修訂

史軼蘩(1928年11月1日-2013年2月13日), 中國臨床內分泌學界的第一位院士。從醫近60年,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內分泌學事業;她從無到有地建立了一整套垂體瘤診治方法,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了垂體卒中的分類、治療原則和預後;首次發現生長抑素類似物有形成膽石的副作用;她主編的《協和內分泌和代謝學》,是我國該領域的鴻篇巨著,被廣大同行視若寶典。她,就是我國傑出的臨床醫學家、醫學科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現代內分泌學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史軼蘩。[1]

史軼蘩,江蘇溧陽人。溧陽是史姓的郡望所在。公元59年,將軍史崇被加封為溧陽侯,成為溧陽史氏之祖。史軼蘩的祖父史國楨,就是溧陽侯史崇的59代孫,曾任溧陽公署衙門會計,兼任溧陽高山女校校長。

崇尚教育的風氣讓史家人才輩出。叔祖父史國綱,早年就讀於哈佛大學,回國後曾任中央大學政治系主任。父親史恩灝在海關工作,講一口流利的牛津腔英語。按照英美慣例,史恩灝每三年就要調到另一個城市的海關,因而他的子女也就降生在不同的地方。

1940年,史軼蘩進入青島聖功女中讀書。聖功女中以教育質量出眾而著稱,儘管學校的要求很高,史軼蘩的成績卻非常拔尖。父親親自訓練的英文和自幼大量閱讀小說練就的語文能力,為她未來的中英文寫作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46年,史軼蘩考入燕京大學醫預系,目標直指北京協和醫學院。協和的學制包括三年的醫學預科和五年的本科,預科階段在綜合性大學完成,然後再參加協和醫學院的入學考試;燕京大學的醫預系是向協和輸送學生最多的綜合性大學,但淘汰率也是相當高,而且進入協和以後還會繼續淘汰。史軼蘩在殘酷的「淘汰制」中遊刃有餘。

1950年夏,因成績優異且全面發展,史軼蘩被授予國際菲陶菲榮譽學會頒發的金鑰匙獎。學業完成時,她又和張之南、孫瑞龍一起被授予優等生稱號。畢業後,史軼蘩進入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工作。內科住院醫師的工作是艱苦而煩瑣的,通常也是默默無聞的。然而史軼蘩很快就在內科脫穎而出,在醫生和醫學生中頗有名氣。

比史軼蘩低兩屆的師妹、後來的心內科教授吳寧回憶當年的情景:「每次我聽像史軼蘩這樣的上級大夫查房,都會深受觸動。他們的問題永遠是啟發式的,每個問題和問題之間,都貫徹着清晰的思維。有時,他們為了給我們提問,隔夜就開始準備,就是為了讓我們學得更生動,印象更深刻。」[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