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叶宪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叶宪祖
出生 [清][公元1566年-1641年]
国籍 中国
别名 字美度、相攸,号六桐、桐柏
职业 槲园外史、槲园居士,又称紫金道人

葉憲祖(1566—1641),明浙江餘姚人,字美度,一字相攸,號六桐、桐柏、槲園居士、紫金道人。又称紫金道人。晚明著名劇作家、戲曲家,是吳江派代表人物。

生平簡介

少入太学,萬歷四十七年(1619)進士。任大理寺左評事,工部虞衡司主事;授新會知縣,為治有聲。因平海盗有功遷大理寺評事,改工部主事。因不肯趋附魏忠贤被革职,遂归里讲学。崇禎元年(1628)為南京刑部郎,出守順慶(今四川南充市);升湖廣副使,備兵辰沅(今湖南沅陵县)备兵副使。葉憲祖因不肯趨附魏忠賢,一度被削籍革職。 魏忠賢被戮後,葉憲祖又於崇禎三年(1630)復起,補南京刑部主事,後授廣西按察使,但未赴任,歸家五年後謝世,享年76歲。 卒后,婿黄宗羲撰墓志铭。工诗文,长填词,时人称其诗文“合汉唐之所长”。平时好度曲,一曲脱稿,即有伶人上演。 

著作

葉憲祖是一位多產作家,已知著有傳奇七種,雜劇二十四種。

  現存傳奇有《鸞篦記》(代表作品)、《金鎖記》。

  雜劇有《夭桃紈扇》、《碧蓮繡符》、《丹桂鈿盒》、《素梅玉蟾》、《罵座記》、《易水寒》、《北邙說法》、《團花鳳》、《寒衣記》、《生死緣》、《玉麟記》、《琴心雅調》、《渭塘夢》等。玉匙》等。

代表作

     《鸞鎞記》是他所寫傳奇的代表作,與沈璟的《義俠記》、汪廷訥的《獅吼記》、袁於令的《西樓記》、範文若的《鴛鴦棒》等,同列為吳江派戲曲作品中較為優秀的劇目。
     《鸞鎞記》今所存為明末汲古閣原刊本,收入《古本戲曲叢刊》二集,全本分上下卷共二十七出。另有今存綴玉軒藏抄本《鸞鎞記》,共三十四折,與明刊本有所不同。
      據近人考證,明刻本《鸞鎞記》大約作於萬曆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594-1610年)之間。《鸞鎞記》的部分素材採自《唐詩紀事》和《南部新書》,但劇中人物皆實有,事則多出虛構。此劇虛構了唐朝末年杜羔趙文姝溫庭筠魚玄機兩對青年男女的愛情糾葛,並穿插賈島科舉落第、削髮為僧的故事。劇中寫道,唐末詩人杜羔、賈島和溫庭筠乃至交好友,杜羔曾以一對碧玉鸞鎞為聘物,與趙文姝訂下婚約。趙文姝把碧玉鸞鎞中的一支轉贈鄰居——她的結義妹妹、女詩人魚玄機。然後魚玄機又以此為聘,與溫庭筠結為連理。劇作的主旨實為抨擊晚明腐敗的科場,且寄寓作者二十五年科場蹭蹬的不平之慨。該劇用心於結構,頗具匠心。在劇中,他一方面批判了明代科舉制度的弊端,另一方面又闡發了進步的婦女觀,表明了自己鮮明的愛憎和對社會的批判態度。《鸞》劇自晚明起常有演出,至清末仍活躍在舞台上。

葉憲祖的另一代表作《金鎖記》,寫元代一冤案得以平反的故事,共三十三出。該劇的劇情是這樣的:元代山陽縣秀才竇天章,家中貧困,想去京城應試,又無力照看女兒竇端雲(竇娥),只得將十三歲的女兒送給蔡家做童養媳。誰知竇娥的未婚夫蔡昌宗外出求學時墮水而亡,竇娥未婚先寡。一日蔡母去向賽盧醫討債,幾乎為賽所害,幸得張驢兒及其母張氏搭救,方得倖免。為報答救命之恩,蔡母同意與張氏母子合家而住。誰知張驢兒居心不軌,欲逼竇娥嫁給他,見竇娥不從,便在湯中下毒,欲害蔡母。哪料張母誤服毒湯,即刻殞命。張驢兒逼婚不成,便狀告竇娥毒殺張母,昏聵的官吏將竇娥問成死罪。處決竇娥的那天,法場上突然狂風大作,雪降三尺,臨斬官恐有冤情,吩咐停刑。這時,竇天章做了兩淮廉訪使,巡查各地案件,竇娥冤遂得平反。張驢兒越獄逃跑,遭雷擊身死,失職的官吏也被懲處。而蔡昌宗墮水後被龍女所救,又被龍女送入文場,得中狀元,舉為翰林,最終與竇娥團圓。[1]

【江行】七言律詩

杳靄中流二水分,人傳此地弔湘君。

南天漸隱巴陵樹,西塞猶飛夢澤雲。

傍晚魚龍常涌沫,隔江鳧雁自呼羣。

年來已覺風波慣,枕上漁榔處處聞。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