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号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号令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号令

外文名称;order

拼音;hào lìng

词性;名词/动词

号令一词可作为名词和动词来使用,用作名词时意思是发布的号召或命令,用作动词时意思是发布命令。在古汉语中号令的动词意思还有将犯人行刑以示众的意思。[1]

汉语

基本解释

[order]: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传号令以诛奸贼。--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发布号令 verbal command]: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号令明肃。--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号令三军《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孙武曰:'得大王宠姬二人,以为队长,然后号令方有所统。'"

引证解释

1、号召;发布命令。

①《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

②《国语·越语上》:"越王句践 栖於会稽之上,乃号令於三军。"

③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所宜大明约束,使信在言前,号令指麾,以图功利。"

④明李贽《藏书·儒臣传·刘向》:"李生曰:'……盖是时周室既衰,天子不能操礼乐征伐之权,以号令诸侯。'"

⑤《睢州志·名臣·袁可立传》:"平莲之功,登兵为独多焉。莅登后栽为楚行伍,号令严明。"

⑥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二回:"城内外兵民,闻此号令,都投首乞降。休息一天,复发兵追寻尼堪外兰,终无下落。"

2、发布的号召或命令。

①《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申严号令。

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③杨朔《走进太阳里去》:"队伍黄昏出发,走到半夜,渐渐接近了铁路,忽然从前头悄悄传来一声紧急的号令,人马一齐伏到地上去。"

④、明 施耐庵《水浒》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四海之内,皆闻哥哥大名。来日吉日良辰,请哥哥为山寨之主,诸人拱听号令。

3、将犯人行刑以示众。

①《元典章·工部二·船只》:"如有违犯之人,捉挐到官,取问是实,定将犯人对众号令,严行断罪。"

②《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宋江令讨放炮火种,吹起灯来看时,上面写道:'宋江早晚也号令在此处!'"

③《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厉公重赏甲士,将三郤尸首,号令朝门,三日,方听改葬。"

英文翻译

1.a verbal command; orders; the word

2.a military order

《墨子·号令》

简介

《号令》是我国古籍《墨子》里记载的一篇文章,见于《墨子》。

《墨子》是古代劳力者之哲学 ,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墨子言行的记录。《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班固注曰墨子:"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隋书·经籍志》著录"《墨子》十五卷,目一卷,宋大夫墨翟撰"。《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都著录"《墨子》十五卷,墨翟撰"。现在通行本《墨子》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关于《墨子》的佚失情况,一种说法是从汉代开始的,另一种说法是南宋时佚失10篇,其余8篇是南宋以后佚失的。

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相关视频

权威解读《139号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