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司马光打官司(许雨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司马迁与司马光打官司》是中国当代作家许雨浓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司马迁与司马光打官司
历史是人写的,好多历史事件失实或概念不清,就会给后人带来无尽的困惑。我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与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在一千多年的时空中,有一场官司仍然在打。
下面是《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三部典籍关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南巡的记载:
1,《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北至琅邪,并海上。四月中,至奉高脩封焉。”
2, 《汉书·武帝纪第六》记载:“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灊天柱山,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遂北至琅邪,并海,所过,礼祠其名山大川。 ”
3,《资治通鉴》元封五年记载:“冬,上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灊天柱山,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遂北至琅邪,并海,所过礼祠其名山大川(《资治通鉴》元封五年冬)。
春,三月,还至太山,增封。甲子,始祀上帝于明堂,配以高祖,因朝诸侯王、列侯,受郡、国计。夏,四月,赦天下,所幸县毋出今年租赋。还,幸甘泉,郊泰畤。” (《资治通鉴》元封五年三月)
以上三部典籍,《资治通鉴》是根据班固所著《汉书》照搬的历史,如果是版权纠纷,司马迁不应该与司马光打官司,打官司的人应该是班固与司马光。问题出在司马光不仅不尊重元封五年当事人司马迁,司马迁以祖宗的身份,为教育司马光,才对司马光起诉。因为公元前106年,司马迁应该是陪同汉武帝出巡的当事人,大家可以想象舳舻千里在长江中,这支出巡的队伍有多么庞大,又有多少人参加啊!司马迁这年虽然只有二十八岁左右,但他的父亲司马谈为了让儿子继承父业,极有可能带上司马迁(司马迁在公元前104年,就以太史令的身份在史料中出现),即使司马谈没有带司马迁,司马迁也应该清楚地记得这次汉武帝南巡江陵、向东到泰山封禅的过程;即使司马迁不清楚这一过程,司马谈已经记录在案,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只不过照搬。司马迁不至于再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嬴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又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说嬴子婴是秦始皇弟弟的错误。因为秦末有项羽火烧咸阳宫,接着是楚汉战争,秦朝历史失传,才有了嬴子婴模棱两可的身份传说。
关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南巡,《史记》是这样说的。公元前106年冬季,汉武帝巡游治所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城区的南郡,到南郡政府所在地江陵县一游之后,向东去了衡山国的灊县(治所在今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城关镇),然后登临天柱山(位于霍山县城以南2.5公里处),灊县的天柱山号称南岳。接着,汉武帝一行从陆路向西,到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西南三十里城池乡)的寻阳县(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西南)乘船,沿长江向东到庐江郡的枞阳县(治所在今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途中经过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祭祀了名山大川。向北到达琅邪郡(西汉治所在今山东省潍坊诸城市。秦朝治所在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西南琅琊镇),并且同时在海上巡游。到了公元前106年四月中旬,到达奉高县(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三十八里故县村。
以上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汉武帝南巡东去过程的记载。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春,三月,还至太山,增封。甲子,始祀上帝于明堂,配以高祖,因朝诸侯王、列侯,受郡、国计。夏,四月,赦天下。”从祭祀泰山的时间上与司马迁相隔一个多月),准备封禅泰山的美食(原文“脩封焉”的“脩”字,通“馐”。指美味的食品 [fine food] 。如,《周礼·大宰》记载:“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
可是,东汉班固不知道从何处收集的史料,介绍这段历史说,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南巡狩(指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到达盛唐山(位于今安徽省安庆桐城市南),遥望祭祀远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嶷山下舜帝陵。
汉武帝是否是效仿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十一月,南巡到达云梦泽望祀虞舜于九嶷山,我们不知道。但是,就盛唐山的位置而言,既没有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又不算名山,为何武帝要到这里遥祭舜帝呢?盛唐山还有一处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以西三十里处,汉武帝为何不到与霍山县相隔只有三十多公里的六安市的盛唐山遥祭舜帝,偏要到相隔约一百五十公里的安庆桐城市的盛唐山呀!是历史记载有误,还是汉武帝根本没有到盛唐山遥祭,而是在洞庭湖一带我们还不清楚的盛大池唐遥祭舜帝呢?秦始皇在云梦泽遥祭舜帝,不仅云梦泽是我国有名的大泽,据《左传》《国语》记载:先秦时期楚国有一地名称“云梦”,是楚王狩猎区,加上云梦泽的汉江还有一段说不清楚的故事,周昭王曾经南巡,因地震死在了汉江中。洞庭湖是云梦泽南部的一角。故而,唐朝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迈之笔。所以秦始皇在云梦泽遥祭舜帝是有底气的。而今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的盛唐山有什么,我们不得其解。不过,如果“盛唐”是地名,笔者宁愿遐想就是指洞庭湖。《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汪祚民先生在《汉代“盛唐”地望与“盛唐枞阳之歌”新解》一文中,有自己的新观点,他的观点与汉武帝到江陵,在地名叫盛唐的地方遥祭舜帝是有历史与地理渊源关系的,笔者留在下面介绍。
班固在《汉书》中接着说,汉武帝在盛唐山遥祭舜帝之后,登临位于今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城以南2.5公里处的天柱山,再从陆路向西南,到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西南的寻阳县。
这让我们更加迷惑不解。且不说其道路难走,就汉武帝出行的庞大队伍而言,一天能走三十里就不错了。汉武帝一行从西安市到荆州市,现代全程约663公里,自驾七小时53分钟,如果按照从长安到江陵一千公里计算(因为现代高速公路遇河架桥,遇山开隧道),以汉武帝时代的道路和交通工具来算,一天走十五公里至少要走二个月;从今天湖北省荆州市到霍山县,航空直线距离约四百公里,现代从荆州到霍山县全程约522.3公里,自驾五小时50分钟,汉武帝时代的道路远远不止522公里,汉武帝一行需要五十天左右到达霍山县;霍山县不逗留西返到黄梅县,黄梅县到霍山县航空距离约一百公里,现代从霍山县到黄梅县全程约220公里,自驾二小时47分钟,汉武帝时代至少走半个月;再从黄梅县到枞阳县,水路约三百公里,行船按照每小时平均15公里计算,日夜兼程,一天可以到达;从枞阳县到桐城市南面的盛唐山,如果汉武帝只带有关遥祭舜帝的人员参加,骑马需要一天时间。这是笔者综合司马迁与班固的路线图计算的时间,与司马迁的路线图时间是相仿的。如果单一按照班固的路线图,汉武帝一行没有到南郡,而是直接到桐城市的盛唐山。那么,班固的用词就有问题了,从长安到桐城市应该是东巡,而不是南巡。司马迁没有提到桐城市的盛唐山,可是桐城市的市志又记载了汉武帝登临盛唐山。
按照班固所说:“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灊天柱山”而言,班固对盛唐的概念就模糊了,他没有说明盛唐山具体位置。从汉武帝南巡的路线图来看,如果说汉武帝真的到过盛唐山,笔者认为应该是登临六安市的盛唐山,而不是桐城市的盛唐山。
有人会说,那桐城市的市志记载汉武帝到过,你许雨浓又怎么解释?许雨浓在考证历史的过程中,看到过很多地方志将重大历史事件搞张冠李戴的事,一些地方志为了争荣耀,把历史上与本县不相干的重要事件,都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地记录在自己的县志里,导致我们在解读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时,困惑重重。司马迁看到班固对路线图的改写,可能还不生气,让他生气的是司马氏家族的后生司马光,司马光不给他这位老祖宗面子,照搬班固改写的这段历史不说,还在苍海郡的设置问题上,又别出心裁。
汉武帝的元朔元年(前128)秋天,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如下:东夷薉君南闾等共二十八万人降,为苍海郡(《资治通鉴》汉武帝元朔元年秋)。
以上原文的意思说,公元前128年秋,东夷薉君南闾等人,率领二十八万将士投降汉军,朝廷在东夷领地(大致地区指今天辽宁省、吉林省部分地区与朝鲜国)设置了苍海郡(治所大致在今朝鲜江原道)。
汉武帝的元朔三年(126)冬季至春季(汉武帝这时还在沿用秦历,以十月为岁首,也就是现代正月,所以公元前128年先冬后春),司马光又在《资治通鉴》中说:
冬,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攻破军臣单于太子于单,于单亡降汉。
以公孙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通西南夷,东置苍海,北筑朔方之郡。公孙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天子使硃买臣等难以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苍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之,春,罢苍海郡(《资治通鉴》汉武帝元朔三年冬至春)。
以上原文的意思是说,公元前126年冬季,匈奴军臣单于去世,他的弟弟伊稚斜(军臣单于封其为左谷蠡王)自己当了单于。原因是:伊稚斜发动兵变,打败了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于单逃往汉朝归顺。
汉武帝任命公孙弘为御史大夫。这时,朝廷正沟通西南夷在政治上与汉朝的隶属关系,在东方设置苍海郡,在北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北——当年的朔方县,修筑朔方郡城。公孙弘多次劝阻说,以我中原疲惫的国力,去占领那些无用之地,是得不偿失,请求武帝停止在偏远地区设置郡县。武帝让朱买臣等人就设置朔方郡的意义与公孙弘辩论,朱买臣等人提出了十个问题,公孙弘连一个也没有回答出来。公孙弘谢罪说:“我是崤山以东乡村中没有见识的人,不知道设置朔方郡有这么多好处,请求废止对西南夷、苍海郡的系列工程,集中力量经营朔方郡。”武帝同意了。到了春季,武帝就撤销了苍海郡。
司马迁在《史记·孝武本纪》中没有提设置苍海郡;班固在《汉书·武帝纪第六》中,只在汉武帝元朔元年秋记载设置苍海郡,元朔三年春撤销。而司马光不仅在《资治通鉴》元朔元年秋记载设置苍海郡,还在元朔三年冬又提设置苍海郡,春季撤销。司马迁不知道司马光是从什么史籍中找到的又设苍海郡。笔者只好向司马迁解释说,是司马光误记。
司马迁告司马光的理由是:不尊重祖先,不全面考虑祖先写史年代与班固写史年代取证的区别;司马光担心班固告他盗版,随意编写苍海郡设置。司马光面对祖先司马迁的起诉,不恭敬地说:“您老人家说得不对,因为您在一些历史事件上也是错误频出,我不得不相信班固。”班固不领情地说:“我本来是想给后人一部更明确的历史,谁晓得你司马光添油加醋,还要画蛇添足呢!”
这场官司要打到何时?我们不得而知。[1]
作者简介
许雨浓,一九五七年三月八号出生,武汉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