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塘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吉塘镇隶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地处察雅县西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烟多镇59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535.92平方千米。截至2019末,吉塘镇户籍人口为4482人。

1999年6月,吉塘乡改为吉塘镇。 截至2020年6月,吉塘镇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吉塘社区。

2011年,吉塘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178.7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265元,其中现入2986元。 2019年,吉塘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个。[1]

历史沿革

1988年1月,察雅县开展了改区为乡和并乡撤区工作,撤并后,全县共划分为1镇15乡,保留2个区公所。吉塘乡为15个乡之一。

1999年6月,吉塘乡改为吉塘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吉塘镇辖卡仁、学德、达布、色热西、亚许、酉西、雪协、姆栋8个村民委员会。有29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吉塘镇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吉塘社区。[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吉塘镇地处察雅县西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烟多镇59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535.9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吉塘镇平均海拔3500米。

气候

吉塘镇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日照充足,干湿分明,气候温和。

人口

2011年末,吉塘镇辖区总人口3925人。

2017年末,吉塘镇常住人口4482人。

截至2018年末,吉塘镇户籍人口4544人。

截至2019年末,吉塘镇户籍人口448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吉塘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178.7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265元,其中现金收入2986元。

2019年,吉塘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个

农业

吉塘镇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2011年,耕地面积5101亩,适宜果蔬、青稞等作物的生长,粮食产量1444吨,年初牲畜存栏达18442头。盛产苹果、梨、核桃、花椒等干鲜水果。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吉塘镇通往昌都地区、察雅县、芒康县、邦达机场等主要公路过境,吉塘镇镇内村村通公路。有每日吉塘一昌都的客车。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吉塘镇有镇完小共有教师42名,设有幼儿园和小学,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吉塘镇有镇卫生所1所,各村民委员会配备有村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吉塘镇实现通电、通邮、通宽带信号、通手机信号。各村(居)通电、通水、通手机信号。

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

察雅县的传统节日较多, 一般都同宗教节日有密切的关系。藏历一月一日为新年,称"洛萨",农牧区群众基本上过小年(藏历十二月一日)。当新年来临之前,人们就开始忙于缝制新衣,酿制青稞酒,准备各种食品,十二月二十九日要吃"古涂"(有九种食品的粥)。天不亮家家户户都起来打扫卫生,特别是对伙房、客厅要打扫干净,把从伙房、客厅里清理出的粉烟、锅烟子装在一个盒里,拿出去在路口和房前撒上九堆。过年时家中要摆上"切妈"(吉祥供品)和"穷培"(吉祥酒),全家喜气洋洋,互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新年初一凌晨一点钟,各家各户争先去水井旁抢"银水",同时,还燃上一堆篝火,在井旁涂抹酥油,以祈全家幸福吉祥,来年生活更美好。新年初一大多忌,食荤,而以"三白、三甜"类奶茶、甜食为主,以示新的- -年吉祥如意。初一不出门,不串门不做客,全家人欢聚一堂喜庆新年,初二筵请老一辈亲族以及在乡僧侣,初三请晚辈亲属及回村婿媳、好友等客人,初四、初五举行文体活动。"洛萨"节因此成为藏族最隆重的节日。

正月十五日参加寺庙举行的酥油花灯会和观跳神活动。四月十五日是"萨噶达瓦节",意即"氐宿月",相传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诞辰及圆寂而来,并预祝丰收。六月四日是"珠巴泽西"(转山节)。这天格外热闹,群众一群一群齐声涌唱六字真经,一面有秩序地转圣山或寺庙。一般在公历6~8月,家家户户外出郊游,俗称"耍坝子",在林荫下、草地里扎帐搭棚,娱乐玩耍,享用美食佳肴。八月二日为"嘎玛曲吹"(浴沐节)。 节日期间,不论官员、僧尼、百姓都要在河边沐浴,有帐篷的带帐篷,没有的自带一块布料遮挡太阳,在河边洗澡,洗衣服,隙间尽情享受野餐和大自然的风光。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噶登阿曲"(燃灯节)。这天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成道日,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点起许多小酥灯,排列在屋顶或窗台上,进行纪念祈祷活动,排列酥油灯的图案各式各样,相当精美。[3]

风景名胜

德玛雪山

德玛雪山,位于吉塘镇雪瓦村,与浪拉山口相对,距县城93千米。德玛雪山海拔5480米,峰顶常年积雪不化。德玛雪山,藏语为" 扎岭德玛觉尼",意为世界上的12座神山在此集中。传说《格桑尔王传》中的"扎岭德玛觉尼"指的就是现在的德玛雪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