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岡德仁」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WHR對話 | 貢獻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2: 行 2:
 
|<center>'''吉岡德仁'''<br><img src="https://www.62icon.com/images/uploads/blog_photo_detail/20150723-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62icon.com/blog/detail/%E5%85%A9%E7%99%BE%E8%90%AC%E6%94%AF%E5%90%B8%E7%AE%A1%E7%AF%89%E8%B5%B7%E5%A6%82%E8%A9%A9%E7%9A%84%E9%A2%A8%E2%94%82%E5%90%89%E5%B2%A1%E5%BE%B7%E4%BB%81-tokujin-yoshioka.76 圖片來自62icon]</small>  
 
|<center>'''吉岡德仁'''<br><img src="https://www.62icon.com/images/uploads/blog_photo_detail/20150723-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62icon.com/blog/detail/%E5%85%A9%E7%99%BE%E8%90%AC%E6%94%AF%E5%90%B8%E7%AE%A1%E7%AF%89%E8%B5%B7%E5%A6%82%E8%A9%A9%E7%9A%84%E9%A2%A8%E2%94%82%E5%90%89%E5%B2%A1%E5%BE%B7%E4%BB%81-tokujin-yoshioka.76 圖片來自62icon]</small>  
 
|}
 
|}
'''吉岡德仁'''(Tokujin Yoshioka),日本知名設計師,1967年出生於日本的佐賀縣,畢業於東京的桑澤設計學院,分別在倉俣史朗、三宅一生事務所工作過,並於2000年三宅一生決定退出時尚界時,重新思考後,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 ─ 吉岡德仁公司 (Tokujin Yoshioka Inc.)
+
'''吉岡德仁'''(Tokujin Yoshioka),日本知名設計師,1967年出生於[[ 日本]] 的佐賀縣,畢業於[[ 東京]] 的桑澤設計學院,分別在倉俣史朗、[[ 三宅一生]] 事務所工作過,並於2000年三宅一生決定退出時尚界時,重新思考後,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 ─ 吉岡德仁公司 (Tokujin Yoshioka Inc.)
 
<ref>[https://www.62icon.com/blog/detail/%E5%85%A9%E7%99%BE%E8%90%AC%E6%94%AF%E5%90%B8%E7%AE%A1%E7%AF%89%E8%B5%B7%E5%A6%82%E8%A9%A9%E7%9A%84%E9%A2%A8%E2%94%82%E5%90%89%E5%B2%A1%E5%BE%B7%E4%BB%81-tokujin-yoshioka.76 兩百萬支吸管築起如詩的風│吉岡德仁 TOKUJIN YOSHIOKA],62icon, 2015/6/23 </ref>。
 
<ref>[https://www.62icon.com/blog/detail/%E5%85%A9%E7%99%BE%E8%90%AC%E6%94%AF%E5%90%B8%E7%AE%A1%E7%AF%89%E8%B5%B7%E5%A6%82%E8%A9%A9%E7%9A%84%E9%A2%A8%E2%94%82%E5%90%89%E5%B2%A1%E5%BE%B7%E4%BB%81-tokujin-yoshioka.76 兩百萬支吸管築起如詩的風│吉岡德仁 TOKUJIN YOSHIOKA],62icon, 2015/6/23 </ref>。
 
==設計理念==
 
==設計理念==
行 12: 行 12:
 
 在設計時吉岡德仁並沒有考慮到傳統文化,但其他人看他的作品卻覺得是帶有日本傳統文化的,他曾經對此反思,是否自己的作品是充滿日本傳統文化的呢?吉岡德仁想來想去,或許因為自己出生、成長都在日本,多多少少有受到影響,但不是有意識地在設計中刻意展現日本傳統文化,只是自然而然地反應在設計裡而已。<br>
 
 在設計時吉岡德仁並沒有考慮到傳統文化,但其他人看他的作品卻覺得是帶有日本傳統文化的,他曾經對此反思,是否自己的作品是充滿日本傳統文化的呢?吉岡德仁想來想去,或許因為自己出生、成長都在日本,多多少少有受到影響,但不是有意識地在設計中刻意展現日本傳統文化,只是自然而然地反應在設計裡而已。<br>
 
 吉岡德仁習慣在腦海中構思、處理種種想法與靈感,很少透過紙上作業記錄,可以說有80%的靈感都是在腦海中構成,一旦有靈感的時候,會很快地做出小型樣品,或是用電腦做出3D立體模型,吉岡德仁是不打草稿也不用紙筆記錄的。靈感對他來說,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新的想法或觀點,因此無須用紙筆記錄下「靈感的形式」,沒有寫出來或畫出來的必要,新的想法都在腦海中。<br>
 
 吉岡德仁習慣在腦海中構思、處理種種想法與靈感,很少透過紙上作業記錄,可以說有80%的靈感都是在腦海中構成,一旦有靈感的時候,會很快地做出小型樣品,或是用電腦做出3D立體模型,吉岡德仁是不打草稿也不用紙筆記錄的。靈感對他來說,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新的想法或觀點,因此無須用紙筆記錄下「靈感的形式」,沒有寫出來或畫出來的必要,新的想法都在腦海中。<br>
 吉岡德仁喜歡透明的材質,因為那是與光是最接近的材質。在設計上,偏好追求非物質性的東西,那或許是從物質中解放出來,而非只有物質本身,因此德仁很喜歡透明的材質,想從那個物質尋找出超越物質本身的東西
+
 吉岡德仁喜歡透明的材質,因為那是與光是最接近的材質。在設計上,偏好追求非物質性的東西,那或許是從物質中解放出來,而非只有物質本身,因此德仁很喜歡透明的材質,想從那個物質尋找出超越物質本身的東西
 
<ref>[https://solomo.xinmedia.com/japan/3065-star網址 吉岡德仁 日本當代跨界設計帝王],欣傳媒,2013/6/2</ref>。
 
<ref>[https://solomo.xinmedia.com/japan/3065-star網址 吉岡德仁 日本當代跨界設計帝王],欣傳媒,2013/6/2</ref>。
== 特色==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center><img src="https://www.bubu-jp.com/wp-content/uploads/2019/03/CHA_01.jpg" width="250"></center><small>吉岡德仁絕美作品「玻璃茶室—光庵」<br>[https://www.bubu-jp.com/archives/17412 圖片來自步步日本]</small>
== 發展==
+
|}
 
+
== 玻璃茶室—光庵==
<ref>[ 網址 材料], 網站,</ref>。
+
曾獲多項國際大獎的日本知名設計師吉岡德仁,跨足設計、建築與現代藝術等領域,他令人驚豔的作品「玻璃茶室—光庵」在日本巡迴,2019年4月起於東京的國立新美術館戶外展出。<br>
 +
吉岡德仁強調自然與人的關聯性,追求光影帶來的感覺,以獨特的手法於作品展現。2011年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中發表的「玻璃茶室—光庵」,2015年設置於[[京都]]將軍塚青龍殿,驚艷世人且深具話題性。<br>
 +
這座與自然呼應的作品,2018年11月開始在吉岡德仁的故鄉佐賀縣立美術館展出,2019年4月將巡迴至東京,在國立新美術館的戶外設置。光線透過澄淨透明的茶室,呈現如同水面般的閃耀,而當太陽照射茶室屋頂,日光透過玻璃折射,美麗的彩虹光芒「光之花」也會在茶室內綻放。4月起到訪東京,一定要到國立新美術館欣賞這個與隨著自然光變換的絕美茶室,巴黎奧賽美術館收藏的玻璃長椅「Water Block」也將一同展出
 +
<ref>[https://www.bubu-jp.com/archives/17412 吉岡德仁絕美作品「玻璃茶室—光庵」], 步步日本,2019/03/26</ref>。
 
==視頻==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於 2020年5月14日 (四) 23:32 的最新修訂

吉岡德仁
圖片來自62icon

吉岡德仁(Tokujin Yoshioka),日本知名設計師,1967年出生於日本的佐賀縣,畢業於東京的桑澤設計學院,分別在倉俁史朗、三宅一生事務所工作過,並於2000年三宅一生決定退出時尚界時,重新思考後,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 ─ 吉岡德仁公司 (Tokujin Yoshioka Inc.) [1]

設計理念

他的個人作品往往超越了產品設計、建築與佈展的界限,將不同的材質與顏色,以最簡潔詩意的方式呈現,每一出新作即馬上受到設計與藝術界高度注意與良好的評價。
「與其關注別人的評價,不如關心自己的作品如何超越時代!」
在一般人眼中,對材質著迷,始終持續著材質革命的吉岡德仁,彷彿是個說不清、解不開的謎團;訴說著想像中設計的未來將會是形體逐漸消逝的時代、拒絕為自己的設計下形容詞……隱於視覺、材質背後的想法究竟是什麼?
吉岡德仁曾在著作《みえないかたち》(Invisible Forms)中提及,他想做出自然、毫無造作的設計,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得花上數倍的心力、得更努力思索。吉岡德仁也承認,創作過程中的艱難讓他屢次想放棄,但他最終還是找到了解決之道,深刻地表達出自我的獨特思維。吉岡德仁:我學到設計是很自由的,在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價值觀存在,沒有什麼是最高級的價值觀,也因此,設計非常有趣,在設計時可以自由想像,每一種自由的想像都能受到尊重與評價。
在成立事務所時,吉岡德仁希望能做出革新性的創作,很重視素材,因此希望能藉由不同的材質創造出能夠改變時代、能夠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痕跡的東西,這是事務所成立的目標。
在設計時吉岡德仁並沒有考慮到傳統文化,但其他人看他的作品卻覺得是帶有日本傳統文化的,他曾經對此反思,是否自己的作品是充滿日本傳統文化的呢?吉岡德仁想來想去,或許因為自己出生、成長都在日本,多多少少有受到影響,但不是有意識地在設計中刻意展現日本傳統文化,只是自然而然地反應在設計裡而已。
吉岡德仁習慣在腦海中構思、處理種種想法與靈感,很少透過紙上作業記錄,可以說有80%的靈感都是在腦海中構成,一旦有靈感的時候,會很快地做出小型樣品,或是用電腦做出3D立體模型,吉岡德仁是不打草稿也不用紙筆記錄的。靈感對他來說,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新的想法或觀點,因此無須用紙筆記錄下「靈感的形式」,沒有寫出來或畫出來的必要,新的想法都在腦海中。
吉岡德仁喜歡透明的材質,因為那是與光是最接近的材質。在設計上,偏好追求非物質性的東西,那或許是從物質中解放出來,而非只有物質本身,因此德仁很喜歡透明的材質,想從那個物質尋找出超越物質本身的東西 [2]

吉岡德仁絕美作品「玻璃茶室—光庵」
圖片來自步步日本

玻璃茶室—光庵

曾獲多項國際大獎的日本知名設計師吉岡德仁,跨足設計、建築與現代藝術等領域,他令人驚豔的作品「玻璃茶室—光庵」在日本巡迴,2019年4月起於東京的國立新美術館戶外展出。
吉岡德仁強調自然與人的關聯性,追求光影帶來的感覺,以獨特的手法於作品展現。2011年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中發表的「玻璃茶室—光庵」,2015年設置於京都將軍塚青龍殿,驚艷世人且深具話題性。
這座與自然呼應的作品,2018年11月開始在吉岡德仁的故鄉佐賀縣立美術館展出,2019年4月將巡迴至東京,在國立新美術館的戶外設置。光線透過澄淨透明的茶室,呈現如同水面般的閃耀,而當太陽照射茶室屋頂,日光透過玻璃折射,美麗的彩虹光芒「光之花」也會在茶室內綻放。4月起到訪東京,一定要到國立新美術館欣賞這個與隨著自然光變換的絕美茶室,巴黎奧賽美術館收藏的玻璃長椅「Water Block」也將一同展出 [3]

視頻

《設計家》川行日本 玻璃之美 光照的力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