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吉隆坡 | |
---|---|
吉隆坡(英語:Kuala Lumpur,簡稱「隆市」或「KL」,全稱「吉隆坡聯邦直轄區」)是馬來西亞的首都兼最大城市,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發布,吉隆坡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吉隆坡是一座對東南亞的文化、教育、體育、財政、經濟、商業、金融都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國際大都會。因許多在東南亞召開的國際級外交會議都會在吉隆坡和新加坡舉行,因此吉隆坡也被視為是東南亞外交的兩大中心之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吉隆坡被列為與芝加哥、洛杉磯、莫斯科、多倫多、首爾、廣州等同屬於ALPHA級(Grade A)的國際都市,《外交政策》公布的2014年全球城市指數中吉隆坡位居第53名,經濟與社會改革相關的2016年2thinknow改革城市指數則位居第92名。 吉隆坡也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命名為「2020年世界圖書之都」(World Book Capital)。
2017年,吉隆坡每年擁有高達1230萬名外國遊客到訪,更是超越了北京、羅馬、台北、上海等,並在最吸引外國遊客的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十名。此外,吉隆坡也是許多本國大學與國外大學分校的所在地,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全國前兩位的馬來亞大學(UM)和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PM)都在吉隆坡市。高聳而壯觀的國油雙峰塔是吉隆坡的著名地標,與其周圍環繞的高樓大廈共同象徵馬來西亞未來的發展繁榮。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吉隆坡 | 外文名稱 | Kuala Lumpur [1] |
別 名 | 隆市 [2] | 行政區類別 | 聯邦直轄區 |
所屬地區 | 馬來西亞 | 下轄地區 | 吉隆坡市中心、蕉賴、武吉免登等 |
電話區號 | (+60) 3 | 郵政區碼 | 50000至60000 |
地理位置 | 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 | 面 積 | 243平方公里(2017年) |
人 口 | 179.52萬(2018年,含24.60萬外籍人士) [3] | 方 言 | 馬來語、英語,粵語、華語、閩南語、潮汕話、客家話等 |
氣候條件 | 熱帶雨林氣候 | 著名景點 | 吉隆坡石油雙塔、獨立廣場、國家回教堂等 |
機 場 | 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亞洲航空航站樓為KLIA2) | 火車站 | 吉隆坡中央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V和W(所有車輛除了出租車)HW (所有出租車) | 城市座右銘 | 邁向卓越 |
人類發展指數 | 0.795(高) | 市 長 | 拿督諾希山 |
歷史沿革
18世紀,英國勢力雖然進入馬來半島, 但英國採取不干預政策, 對其他馬來土邦基本上不聞不問。1860年,吉隆坡建城。1867年以後, 英國開始改變政策,趁着各馬來土邦的政治紛爭, 將其影響力滲透至霹靂、雪蘭義、森美蘭和彭亨, 派駐參政司(Resident)協助管理。 1893年,霹靂參政司瑞天成(Sir Frank Swettenham)建議把四州組成一個統一的行政單位, 以劃一行政, 節省費用, 並可利用其他三州的經濟資源來解救彭亨的財政困難。 1896年,馬來聯邦正式成立,以吉隆坡為首府, 俗稱「四州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於1942年1月11日占領吉隆坡。儘管戰鬥損傷極少,但在日軍僅在占領吉隆坡幾周內的時間,屠殺了超過五千名華人,並將數千名印度人當做苦力強制去修緬甸鐵路,造成大量人員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軍將領板垣征四郎向英軍投降,吉隆坡結束了44個月的日占時期。 1957年,吉隆坡成為剛從英國獨立的馬來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當時,首任總理東姑阿都拉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體育場(Stadium Merdeka)宣讀獨立宣言。 1963年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首都。
1974年,吉隆坡自雪蘭莪州劃分出來,組成第一個受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管轄的聯邦直轄區。
在短暫的一個多世紀,吉隆坡便由「泥濘的河口」,一躍而成為馬來西亞的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昔日的礦業小鎮,如今高樓林立,交通四通八達,貿易鼎盛,活力無窮,已成為擁有面積243.6平方公里,居民百萬人的大都市,成為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最大的城市,系政治、經濟、文化、商業和社交中心,早已不是小河口。
吉隆坡將新的發展設計和舊傳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它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及許多傑出風格的大型建築物,但是許多歷史遺蹟都被保留得非常完善。有「世界錫都、膠都」之美譽。
有人說它無聊,它像其他首都一樣現代摩登,車水馬龍,西裝革履的白領們穿梭在玻璃幕牆的各個摩天大樓間;也有人說它是一座新舊輝映、融合了東方色彩與西方文明的大都市,既有現代都市的時尚氣派,也不乏古色古香迷人風韻,市內典型的穆斯林建築、中國式住宅以及英國殖民時期建築星羅棋布,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與歷史悠久的村莊相互呼應。同時它還有着多元的文化,馬來村、唐人街、印度街並存相依,相處融洽。
地理環境
地理境域
吉隆坡位在巴生河流域,東有蒂迪旺沙山脈為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環繞,西臨馬六甲海峽。吉隆坡的馬來語意指「泥濘河口」,即巴生河和鵝嘜河的交會處。
吉隆坡地處雪蘭莪州中心,曾受到雪蘭莪州政府的管轄。馬來半島西側海岸與東側海岸相較起來,有較廣闊的平原,因此促進吉隆坡發展,比其他城市還來得快速。都會區面積達243平方千米(94平方英里),平均海拔21.95米(72.0英尺)。 西、北、東三面由丘陵和山脈環抱,巴生河穿城而過。
氣候特徵
吉隆坡東臨蒂迪旺沙山脈,西臨印尼蘇門答臘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長年溫暖,四季如夏,日照充足,且降雨豐沛,特別是十月至隔年三月東北季風盛行時。氣溫長時穩定,最高溫大約在攝氏31至33度之間,從未超過37.2度;最低溫約在22至23.5度之間,未低於17.8度。平均年降雨量為2600毫米,雖然六月及七月較為乾旱,但平均月降雨量大都超過127毫米。
降雨量突增時,時常有水患發生,特別是在市中心,低洼地區及下游區域。附近的蘇門答臘島發生森林火災時,引起的塵土和灰燼會讓吉隆坡深受霾害,是市區主要的污染來源,另有露天燃燒、汽機車及建地活動所造成的空氣污染。
人口民族
吉隆坡三大族群為馬來人、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印度裔。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的數據庫,2018年吉隆坡的總人口為179.52萬(含24.60萬外籍人士),男女比率為1.38,總人口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的5.54%。
政治
地方政府
吉隆坡市政局是負責管理吉隆坡的地方政府機關,受馬來西亞聯邦直轄區管轄。負責公共健康衛生、廢棄物清理與管理、城市計劃、環境保護與建築管理、社會和經濟發展,以及公設維護等項目。市政局的市長握有執行權,由直轄區部長派任,任期三年。1970年地方政府選舉廢止後便採用委任制度。
地方首領
自1961年4月1日起,聯邦首都處長(Federal Capital Commissioner)受委管理吉隆坡。1972年2月1日,升格為大城市之後,聯邦首都處長成為吉隆坡市長。 2018年10月,拿督諾希山(Dato' Nor Hisham bin Ahmad Dahlan)出任第十二任吉隆坡市長,為期兩年。此前,諾希山曾服務鵝嘜縣署、梳邦再也市議會、首相署經濟策劃單位、聯邦直轄區部、雪蘭莪州政府秘書辦公室等單位。
經濟
吉隆坡的經濟是多方面發展的,它的製造業和農業都非常的發達,給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幫助。吉隆坡的製造業發達,部門齊全,產品種類繁多,產值及就業人數均居馬來西亞全國第一。這裡的農業主要是發展橡膠,橡膠業也是國內的一個重要比重產業,在吉隆坡,油棕園,工廠,機械,軋鋼,水泥,化工這些產業也是重要經濟支柱,隨着經濟的發展,這裡的旅遊業也慢慢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來觀賞。
吉隆坡和鄰近區域是馬來西亞境內工業化和經濟規模最快速發展的區域。雖然聯邦政府已遷往Putrajaya,但部份機構如馬來西亞中央銀行以及絕大多數的使館、辦事處依然設立于吉隆坡。
吉隆坡也是國內各項產業的中心,如金融、保險、地產、媒體以及藝術產業。舉例來說,馬來西亞的證券交易所(Bursa Malaysia)位于吉隆坡,是當地核心的經濟活動之一;鄰近區域Sepang設有吉隆坡國際機場。多媒體走廊的設置以及巴生港的擴建更加強化了吉隆坡的經濟地位。
根據2000年的統計資料,吉隆坡的人均GDP為30,727令吉,並以6.1%的比率持續成長,總體GDP則為25,968百萬令吉,以4.2%的比率增長。市內勞動人口有838,400人,服務業占83%,以金融、保險、地產批發、零售、餐廳、旅館、運輸、通訊、公共服務、政府雇員為主;製造和營造業則占剩下的17%。由吉隆坡市內設立眾多的本地、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即可觀察到此種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組成。
吉隆坡市內設有越來越多的伊斯蘭金融機構,如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銀行,Al-Rajhi銀行。道瓊公司也與吉隆坡證券交易所合作,創立馬來西亞指數股票型基金,提升馬來西亞在東南亞的商業金融地位。許多本地和跨國金融、會計和資訊科技公司在吉隆坡設立總部,根據2007年12月的資料,全世界營運規模最大的2000家公司即有14家以吉隆坡為據點。
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吉隆坡對馬來西亞GDP的貢獻率僅15.6%,州經濟增長率達7.4%(2016:5.9%),其人均GDP為11.1321萬令吉,低於馬來西亞人均GDP 4.2228萬令吉,消費者價格指數為3.7%。 2018年失業率為2.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6月,吉隆坡內有201所小學及102所中學,小學學生人數共12.8064萬,中學學生人數則為9.5966萬。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體系包括公立高校(包括公立大學、公立學院和技術職業學院)和私立高校(包括私立大學、私立大學學院、私立學院和外國大學分校)。公立大學、私立大學、私立大學學院和部分公立學院具有頒發本校大專及大專以上文憑的資格。專科學制2-3年,本科學制3年,碩士學制1-2年、博士學制2-6年。吉隆坡內的高等院校主要有:
馬來亞大學於1962年1月1日正式成立,是一所文理學科和醫學兼有的綜合性大學,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一所全馬歷史最悠久的學府。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6月,吉隆坡內有6所政府醫院(Hospital Kerajaan)、36所政府衛生診所(Klinik Kesihatan Kerajaan)、24所社區診所(Klinik 1Malaysia)、60所政府微型診所(Klinik Desa Kerajaan)。
文化事業
吉隆坡主要的中文報紙:《星洲日報》(Sin Chew Jit Poh,1929年創辦)、《南洋商報》(Nanyang Siang Pau,1923年創辦)、《中國報》(China Press,1946年創辦)、《東方日報》(2003年創刊)、《光明日報》(Guang Ming Daily,1987年創辦)和《光華日報》(Kwong Wah Yit Poh)。這些中文報一般以簡體字為主,也有繁簡字並用的情況。
公安事業
截至2019年6月,吉隆坡內有36所警察局及17所消防局。
相關視頻
1、央視大型紀錄片《遠方的家》一帶一路走進馬來西亞吉隆坡
2、旅記 | 馬來西亞吉隆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