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马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吊马墩又名千斤拔(学名: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是豆科千斤拔属植物。
直立或披散亚灌木。幼枝三棱柱状,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叶具指状3小叶;[1]
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0.6-1厘米,有纵纹,被毛,先端细尖,宿存;叶柄长2-2.5厘米。
总状花序腋生,通常长2-2.5厘米,各部密被灰褐色至灰白色柔毛。
荚果椭圆状,长7-8毫米,宽约5毫米,被短柔毛;种子2颗,近圆球形,黑色。花、果期夏秋季。
分布于中国和菲律宾;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福建和台湾等地。
常生长于海拔50-300米的平地旷野或山坡路旁草地上。
根供药用,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等作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
拉丁学名:Flemingia prostrata C. Y. Wu
别名:蔓性千斤拔、一条根、吊马桩,吊马墩,一条根,老鼠尾,钻地风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菜豆族
亚族:木豆亚族
属:千斤拔属
种:千斤拔
形态特征
直立或披散亚灌木。幼枝三棱柱状,密被灰褐色短柔毛。
叶具指状3小叶;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0.6-1厘米,有纵纹,被毛,
先端细尖,宿存;叶柄长2-2.5厘米;小叶厚纸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偏斜长4-7(-9)厘米,宽1.7-3厘米,先端钝,有时有小凸尖,基部圆形,
上面被疏短柔毛,背面密被灰褐色柔毛;基出脉3,
侧脉及网脉在上面多少凹陷,下面凸起,侧生小叶略小;
小叶柄极短,密被短柔毛。[2]
总状花序腋生,通常长2-2.5厘米,各部密被灰褐色至灰白色柔毛;
苞片狭卵状披针形;花密生,具短梗;萼裂片披针形,远较萼管长,
被灰白色长伏毛;花冠紫红色,约与花萼等长,旗瓣长圆形,
基部具极短瓣柄,两侧具不明显的耳,翼瓣镰状,
基部具瓣柄及一侧具微耳,龙骨瓣椭圆状,略弯,基部具瓣柄,
一侧具1尖耳;雄蕊二体;子房被毛。荚果椭圆状,长7-8毫米,
宽约5毫米,被短柔毛;种子2颗,近圆球形,黑色。花、果期夏秋季。
主要价值
根供药用,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等作用。
目录
參考來源
- ↑ [https://www.zysj.com.cn/zhongyaocai/qianjinba/index.html 千斤拔_中药材_ ],中医世家
- ↑ 千斤拔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中药一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