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旋守恒与同位规范不变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同位旋守恒与同位规范不变性》,关于非阿贝尔规范场和粒子规范相互作用的开创性论文。杨振宁和密尔斯合著。刊于美国《物理评论》杂志96卷第1期,1954年出版。
内容简介
本文除引言外包含4个小节。引言中概述了将同位旋不变性与场的定域性概念相结合必然导致同位规范不变性,由此决定了同位规范场的存在和同位规范相互作用的形式,正象电磁规范不变性决定了电磁场的存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形式一样。第1节给出了同位规范变换的数学形式,讨论了它的物理含义,引入了同位规范场B及其与其他场的相互作用。第2节讨论了同位规范场B所满足的运动方程,这个场方程在第3节进行了量子化,第4节讨论了B场量子的性质。本文第1次引入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概念,预言并论证了规范粒子的存在和性质,开创了应用(非阿贝尔)规范原理研究粒子相互作用和粒子动力学的新方向。本文所讨论的非阿贝尔规范场及其场方程以后便称为杨—密尔斯场和杨—密尔斯方程。本文提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以后发展成为现代场论和粒子相互作用研究的主流。30多年来,粒子物理实验和理论发展的成果表明,迄今为止得到大量实验检验的物理理论,如弱、电相互作用统一的标准模型和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都是在杨—密尔斯规范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规范场的观念和方法在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以至数学学科中也有巨大的影响。杨—密尔斯理论的深远影响今后将进一步得到证实。
作者简介
杨振宁(C.N.Yang,1922—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1944年获硕士学位,次年赴美深造,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1955年被聘为教授。1965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同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并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和南开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和名誉博士称号。在理论物理的许多领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领域包括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等。
工具书的分类
工具书[1]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的、专科性的;按文种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有辞书、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地图、名录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