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同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同化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同化是皮亚杰从生物学移植到心理学和认识论中的概念,同化是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转换,以使它符合现有的认知方式,尽管这种转换可能会使信息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

同化与顺应

同化与顺应是皮亚杰从生物学移植到心理学和认识论中的概念。它们的最早提出见于1936 年出版的皮亚杰的《儿童智力的起源》一书。在这部著作里,皮亚杰在对智力和适应的解说中提出了同化与顺应的概念:“机体是一种物理—化学和动态过程的循环,这种循环同环境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双方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循环。设A、B、C 等为有机体的元素,X、Y、Z 等为对应的周围环境的元素。这样构成的组织图式为:(1) a+x→b;(2) b+y→c (3 ) c+ z→a;……把有机体的元素a 、b、c等同环境的元素x 、y、z 等结合在一起的关系,就是同化关系。如果我们称环境施加压力的结果(b 变成b’ )为顺应,我们就可以因此说适应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

皮亚杰指出:“这个定义也适用于智力本身。实际上,智力是它在把它的全部经验材料纳入自身范围内的同化。……智力适应中蕴含着一种同化因素,即一种通过同化外部现实来把外部现实纳入到由主体活动创造出来的某些形式之中。”“心理活动也是对周围环境的顺应。……智力适应同其他的适应一样,是在同化机制与补偿顺应之间实现的一种渐进的平衡。”

发展

在皮亚杰的学术生涯中,他的许多观点在后期比之早期有重要的变化和发展。然而,对于同化和顺应,皮亚杰早期和后期的观点却是相当一致的。在他后期的重要著作《皮亚杰的理论》中,他以新的形式详细地说明了同化与顺应的概念。皮亚杰说:“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中或已完全形成的结构内。”可以用公式表达为:T+I→A T+ E 式中,T是一种结构;I是被整合的物质或能量;E是被排除的物质和能量;A是大于I的系数,它意味着这种结构的强化是借助物质的增加或运算效率的增加。

皮亚杰指出:“生物的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应,从来不会自身单独存在。……我们把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称为顺应。”皮亚杰认为,同化与顺应的一般概念,不仅适用于生物学,而且也适用于心理学与认识论。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在认识过程中,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引起图式力量的变化。顺应则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应环境。所以,皮亚杰对同化和顺应所下的定义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