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作品名称: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创作年代: 晚唐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李商隐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1]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33首。

这首诗大约作于大中二年六月,作者由桂林北返长安途中。

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2]

诗词正文

作品注释

①崔八:与商隐同为原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幕僚。《樊南文集补编》卷八有署崔兵曹牒,谓其"出于华胄,早履宦途",或即崔八。药山:在澧州澧阳县(今湖南澧县)。诗作于大中二年由桂林北返长安途次,时约在六月。

②征南:征南将军,东汉岑彭、晋羊祜均曾任此职。此借指郑亚。不次:不拘常次,越级提拔。

③《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④西林:庐山寺名。《莲社高贤传》:"西林法师慧永,太元初至寻阳,乃筑庐山舍宅为西林。"此借指药山融禅师驻锡之寺。

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3]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4] 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5]

视频

最美唐诗:唐之韵(李商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