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翼王缘何败亡?(侯文君)
作品欣赏
名将翼王缘何败亡?
太平天国少年才俊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家石达开无疑是当朝最杰出的名将,注意这里省却了之一的字样,其战功及节操彪炳青史也有后起之秀的李秀成、陈玉成及其敌对阵营的左宗棠、骆秉章的评价可以佐证:李秀成谈及各王才能优劣时, “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其谋略甚深”;陈玉成认为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 而清朝阵营,曾国藩则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左宗棠也说翼王:“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而骆秉章说他:“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者。” 美国传教士麦高文的评价更是振聋发聩:“此一青年领袖,无疑当属太平军中坚,其勇敢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堪比法国中的培雅得。他性情温厚,万众爱戴。”
如此高的正反英杰评价,自然有其缘由,那石达开有何令人敬仰的辉煌历史呢?别说,此公的少年老成的确叫人刮目相看,他是名正言顺的少年英雄,他朝乾夕惕,十四岁就已凛然成人,早荷家庭重担,而且奔走江湖,广交豪杰,天地会罗大刚等属都为其所用。年方十六,就被洪秀全、冯云山慕名造访,以图大计,石慨然允诺。金田起义,毁家纾难,率众四千“勤王”讨贼,被封翼王,当是首义王尊之一。 1854年秋九江,24岁的石达开与44岁的曾国藩首次交手搬腕,石达开大获全胜,曾国藩自杀获救。水陆洲大捷重挫清军,夺岳阳,占武汉,下金陵,二十八天挺进一千八百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清军闻风丧胆,号之曰“石敢当。”定都金陵,诸王广选美女,修府毁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石达开出镇安庆后,节制西征,他打破天国重占城池、轻视根据地建设的错误传统,策略稳扎稳打,扩大根据地,迫逼清朝名将江忠源自尽。石达开经略安徽,组织户口登记,擢拔官吏,又开科举考试,建立省、郡、县行政体系,方才具备国家规模。与此同时,整肃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慰问疾苦,使士农工商安居乐业,并制定税法,征收税赋,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活动提供所需物资。天国领导层对其实践充分肯定,从此放弃了绝对平均的空想共产主义,全面推行符合实情的经济政策。1854年夏秋,西征战场湘军凶狠反扑,太平军节节败退,失地千里。翼王洞察两军差距在于水师,于是仿造湘军船舰,操练水师。值此湘军兵逼九江之时,石达开临难出任主帅,亲赴前敌指挥,于1855年初在湖口、九江两次大败湘军,湘军溃不成军,曾国藩已然投水自尽,但被部下所救,西线军事遂步鼎盛。同年秋,石达开又挥师江西连下七府四十七县,斩获清妖诸将之中最多,他军纪严明,施政务实,爱护百姓,求贤若渴,江西人民争相拥戴,知识分子也多转而支持翼王,队伍很快从万余扩至十万,对手哀叹“民心全变,大势已去。”至此,湘军统帅曾国藩驻跸的南昌业已陷入铁桶合围,惜在石达开被调天京解围,虽然大破江南大营,解除了清军对天京三年的包围,却令曾国藩免遭灭顶之灾,而曾却是后来灭亡太平天国的第一罪魁祸首。 转折在于天京事件的孽变,东王杨秀清及其两万精锐部众的无端喋血遗憾使得太平天国滑走下坡路了。但石达开就是石达开,阻止、痛斥、反对韦昌辉的滥杀无辜深入人心,但竟被北王意欲谋害,翼王坠城脱逃,但家人部众全被诛杀。靖难的翼王请杀北王,天王顺应民心随即诏杀北孽,翼王竟然被军民尊崇义王,而他坚辞不受,同时不计私怨,只惩首恶,不咎部属,连北王亲属都得重用,人心迅速安定。陈玉成、石振吉、李秀成、杨辅清等后起之秀靓丽登场,开始独当一面,而其人皆为翼王部将。但天王见其深得人心,心生疑忌,将两个哥哥封王,对石达开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不得已于1857年5月避祸离京,前往安庆。
辉煌属于过去,那么名将翼王缘何败亡呢?愚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作用使然。
一是天国决策错误导致最终不免失败。天平天国除了儿戏般的林李北伐,目标就是框定在偏安一隅,只坐南京的金銮殿腐化享受;没有乘胜大举北进,直捣京师,推翻清朝的雄心壮志,这就给了清廷苟延残喘的机会,从而清妖可以调动全国军事经济力量,勾结洋人绞杀义军。这一点太平天国的早期谋士钱江洞若观火,几次献计不成,最后脚底抹油,明哲保身了,他可是力主北伐的鹰派。即使没有天京事件,太平天国灭亡也是早晚之事,因为即使南方太平天国实控区域也是小的可怜,何况还有江南和江北大营对天京的几次多年的围困,真正绞杀太平天国的主力就是湘军和淮军。自始至终,天平天国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没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须知石达开、韦昌辉及其后来的陈玉成和李秀成都在四处救火,穿梭奔波于各地战场,个个还乐此不疲。假如一举攻破京师,那么清军太平军鹿死谁手似乎确凿也未可知,而且当时太平军确实有此实力,只是没有擒贼先擒王罢了,须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湘军的崛起更是出人意料,四面马蜂一涌齐呼,太平军也就一拳难敌四手了。
二是天王的无端猜疑,以及多次的预谋加害。曾经大权独揽把持朝政的杨秀清被诛之后,朝野上下一致声讨韦孽,石达开的登场辅政原本得民心,顺民意,朝野开始气象更新。但天王昏庸,却无端猜疑翼王,两个封王的无能哥哥却处处掣肘翼王,而且连封洪姓十六王侯挟制翼王,甚至对其意欲加害,未免太已过欤。为避免再次内讧,石达开不得已只带千人部众离京出走安庆,就连多年旧将都未带走,并且拒收天王所授义王金牌,但愿听命天王经营巩固长江上游,同时命令李秀成张洛行及陈玉成韦俊骚扰长江下游,回师天京。天王错误的错误昭然,不久又三番五次降其封号:由圣神电师降为电师,并取消所授义王为翼王,取消通军主将之职和殿左军头衔,洪秀全此时已经利令智昏,全然没有大局观念。即使如此,即使天京危急之时,石达开还是调派陈玉成、李秀成和韦俊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天国作战。并联合杨辅清进军福建,欲开辟浙闽根据地,与天京根据地连为一体,胜利颇多,并为太平军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可此时的石达开已经是有家难回,有国难归,天京更是无法立足,只能在外继续游击清军,天王的错误举措的确有对翼王有失公允之处,他在自损栋梁呢!而石达开也在穷途末路上越走越远。
三是决策失误,罔定目标,没有巩固的根据地。石达开在浙江取得大败清总兵周天受、明安泰等许多胜利当是事实,但江西建昌、抚州失守的骨盘效应导致石军境况大跌,入浙部队孤立无援了,为免四面受敌,石达开决定放弃攻浙,撤往福建,后又转战江西,其建立浙闽根据地的努力从此失败,也是石部开始失败的肇端发轫。南安和安溪决策都是进军四川,因为情报分析四川当时的军政力量相对薄弱,但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川滇湘军多部萃聚四川,极力阻止石达开渡江入川。关键的宝庆之战失利后,翼王被迫进入广西贵州一带,并同意部将彭大顺、朱衣点等67名将领率军20万脱离本部,东返天京。够义气的,但绝对丧失了石部元气。但后来与曾广依部会师的意外惊喜,全军再次发展至10万人,再起高潮。其后,石达开率本军三四万人自米粮坝轻易渡过金沙江,兵不血刃突破长江防线,进入四川。但四处流动作战的盲目懵懂,先后流窜十四省,从未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损失越来越大。到达紫打地时,部众仅存近万人,此时已是失缺四川省内的天地会等犄角支持,孤立无援,士气消沉,呈现内外交困之势。假如原先目标直捣京师,似乎也比流寇乱窜要强得多,那样目标明显,旗帜鲜明,拥护者最起码有北方的白莲教等支援力量的帮助。
四是误陷绝地,渡河失败,惨遭凌迟。石达开开始把攻击目标放在成都,但几次寻找渡口渡江,都未遂愿。后来,石达开听从四川士人赖某之计,舍弃平坦大道不走,转走近路冕宁小道,因其清军防卫力量最弱,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曾想大渡河紫打地成了他的滑铁卢,名将之星就此陨落在成都。翼王到达紫打地时,对岸没有守军,于是全军造筏,准备渡河。但当天夜里直至第二天,突降滂泼大雨,无休无止,河水暴涨,无法渡河,太平军遂休息两天,但第三天对岸已经出现清军旗幡。连续多天,水流湍急,翼王乃组织渡河,或因船筏失控,或因河水暴涨,或因船只打翻,百年不遇的激流冲走仅剩船只,石部硕果五千精锐无一生还,此乃导致整个战局急转直下的关键。其后,翼王转移方向抢渡松林河,但因旋涡深沟,多数人无法过沟,过河少数也因体力耗尽尽被屠戮。移兵磨坊沟泅水抢渡,将士也因冰寒彻骨手脚麻木,即使爬上对岸,也难逃敌手。翼王又令放几艘大船首尾铁环相扣以为浮桥,但因河道崎岖,又受急流冲击,铁环被冲断,抢渡最后失败!最后一次抢渡是在七八天之后,翼王分兵三路,两路抢渡大渡河,一路抢渡松林河,全军出动。但河水水位未退,波涛汹涌,抢渡失败果然。此时,石部已滞留绝地将近一月,粮草用尽,战马都被宰吃。高价买粮于土司王应元和岭承恩也被拒绝,于是石部陷入绝境。南字营都司王松林到太平军营谈判,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其中,石部三千人被王松林收编,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驻扎大树堡。后来,石达开被押往成都,与部众分离,清军竟然背信弃义,夜袭大树堡剩余一千多人,除三百老幼存活外,全部被杀。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他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几千刀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其凛然正气和坚强意志使清军深感震惊,四川布政使刘蓉敬佩地说“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
以此看来,其失败,时也,势也,天也?其实兼而有之,太平天国的建国定都的决策失误和天王洪秀全对翼王的的刻意加害,还有石达开没能建立根据地的罔定目标以及误陷绝地的苍天无眼,都使得旷世名将石达开有国难投、有志难伸乃至失败的有气无力,败得叫人无言以对的哀叹!须知翼王从未另假旗钺,同时随时通报天王自己的行动,部将旧部随时留给天王,即使大股人马回京也开放绿灯。他死得可惜,死得可怜,也死得悲壮!只是这旷世少年英雄了,但是他还活着,活在人民心里。[1]
作者简介
侯文君,山东沂源人,中学退休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