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董卓列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後漢書·董卓列傳出自於《後漢書》,此史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司馬彪續作),記載了從光武帝劉秀起至漢獻帝的195年歷史。 [1]
原文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也。性粗猛有謀,少嘗游羌中,盡與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諸豪帥有來從之者,卓為殺耕牛與共宴樂,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遺之,由是以健俠知名。
及帝崩,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謀誅閹宦,而太后不許,乃私呼卓將兵入朝,以脅太后。初,卓之入也,歩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恐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潛出軍近營,明旦乃大陳旌鼓而還,以為西兵復至,洛中無知者。尋而何進及弟苗先所領部曲皆歸於卓,卓又使呂布殺執金吾丁原而並其眾,卓兵士大盛。
乃諷朝廷策免司空劉弘而自代之。因集議廢立,百僚大會,卓乃奮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公卿以下莫敢對。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案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之。」坐者震動。尚書盧植獨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過千餘,故有廢立之事。今上富於春秋,行無失徳,非前事之比也。」卓大怒,罷坐。明日復集群僚於崇徳前殿,遂脅太后,策廢少帝。曰:「皇帝在喪,無人子之心,威儀不類人君,今廢為弘農王。」乃立陳留王,是為獻帝。 ——節選自《後漢書·董卓列傳》
譯文
董卓字仲穎,隴西郡臨洮縣人。他生性粗獷而又有謀略。年輕時曾遊歷羌人的聚居地,廣交部族首領。以後回鄉耕田,眾部族首領中有和他來往的,董卓就為他們宰殺耕牛,和他們一同擺宴設樂,首領們被他的熱情所感動,回去收羅千餘頭的牲畜送給他,董卓也因此以豪邁俠義聞名。
等到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謀劃着要誅殺宦官,而太后不允許,他們就私下召喚董卓帶兵入朝,以脅迫太后。當初,董卓進入洛陽時,步兵和騎兵加起來也不過三千人,自己感到兵力單薄,擔心不能讓遠近的人折服,就每隔四五天讓士兵趁天黑偷偷溜到城外附近紮營,第二天一早再大張旗鼓地返回洛陽,讓人以為西邊又有董卓的部隊來到,洛陽城中沒人知道這一實情。不久,何進以及弟弟何苗原先所統領的部隊就都歸附董卓,董卓又指派呂布殺死執金吾丁原,吞併了他的部隊,董卓的軍隊因此變得十分強盛。
他又暗示朝廷策免司空劉弘,而讓自己頂替他的位置。順勢就召集百官來商議廢立之事。百官聚集一堂,董卓就昂首挺胸大聲說道:「天地為大,其次才是君臣,遵照這一次序才能治理國家。皇帝昏庸柔弱,無法供奉宗廟,成為天下之主。現在想依照過去伊尹、霍光的做法,改立陳留王為天子,大家看怎麼樣?」公卿以下的官員沒人敢應答。董卓又高聲說道:「過去霍光定下計策,延年手持刀劍輔助他。有誰敢阻撓大計的,都要按軍法論處。」在座的人聽了都震驚騷動。只有尚書盧植說:「過去太甲被立為天子卻不賢明,昌邑王犯下千餘條的罪過,所以才有廢立之事。現在皇上年齡還小,行為又無失德之處,不能照過去的做法行事。」董卓大怒,離座而去。第二天又召集百官在崇德前殿集會,脅迫着太后,下策書廢掉少帝,說:「皇帝還在服喪期間,卻沒有孝子之心,沒有君王的威儀,現在把他廢為弘農王。」然後就策立陳留王,這就是獻帝。 [2]
作者簡介
范曄(公元398—446年),字蔚宗,祖籍順陽(今河南淅川縣),范家自西晉永嘉之亂後移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市),范曄是南朝劉宋時期的傑出史學家,史學名著《後漢書》的作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