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新導向自 后蜀)
成漢(304年-347年)也稱後蜀,是中國歷史上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割據政權之一。
301年益州的蜀郡的巴氐族領袖李特在蜀郡地領導西北難民反抗西晉的統治,304年其子李雄稱成都王,306年李雄稱帝,建國號「成」,建都蜀郡的治所成都[1]。338年李壽改國號為「漢」。其領土疆域為益州全部。347年為東晉桓溫攻破成都。
建國歷史
在成漢建國之前,李雄之父李特就在益州發展勢力。297年,李特率領關中流民團南下漢中。302年,李特招集流民團起兵,自稱為使持節、大都督、鎮北大將軍,第二年定年號建初元年(因此有人認為303年也可作為建國年)。率軍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羅尚拒守,李特敗亡,其弟李流繼續統領流民作戰,然不久後病死。李特之子李雄繼位,並於304年攻下成都,開始稱王,國號「大成」,年號建興。
334年,李雄病死,其兄之子李班繼位,不久之後李雄之子李期即殺李班自立。338年,李驤之子李壽又殺了李期自立為帝,將國號改為「漢」。大修宮殿,生活奢侈荒淫,人民受到嚴酷的徭役壓迫。李壽死後,其子李勢繼位,大肆殺伐,國勢更加衰弱。347年,東晉桓溫率兵入蜀,李勢投降,成漢滅亡,立國共44年,兩年後殘餘力量也被東晉消滅[2]。
國號
其國號先為「成」,史書也有稱「大成」,或以為「大」是尊稱。國號「成」來自於成都這個地名,也有說是襲用公孫述的舊稱(成家)。後李特弟李驤之子漢王李壽發動兵變奪取政權,改國號為「漢」,史書上又合稱為「成漢」,以區別於其他稱為「漢」的政權。又其統治地區主要為益州的蜀地,故又被一些史書稱為「蜀」(例如《十六國春秋·蜀錄》)。《晉書》又稱之為「後蜀」,以別於三國時期劉備的前蜀,唐代以後,已基本不使用「後蜀」來指稱,而專用作五代十國時期後蜀政權的專稱。
視頻
成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古往今來,把成都定為國都的王朝都有哪些(一)?,網易號,2018-10-05
- ↑ 晉滅成漢之戰經過,學習啦,201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