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吕剧」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发源地之争
LH對話 | 貢獻
繁荣时期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9 次修訂)
行 82: 行 82:
 
==名称由来==
 
==名称由来==
  
[[File:吕 剧15.jpg|thumb|400px|有框|左|《 王宝定当差 》[http://www.xijucn.com/html/lvju/20090203/7411.html/ ]]]
+
[[File:吕 剧图3.jpg|thumb|400px|有框|左|《 墙头记 》[http://www.ttpaihang.com/image/vote/20150121142625136648.jpg 原图链接][http://www.ttpaihang.com/vote/rankdetail-90378.html 图片来源]]]
  
 建国之后,省文联副主席陶钝建议定名为[["鲁剧"]],王统照先生不同意。 后经研究,定为[[吕剧]]。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
 建国之后,省文联副主席陶钝建议定名为[["鲁剧"]],王统照先生不同意。
  
1900年前后,老艺人时殿元,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
+
后经研究,定为[[吕剧]]。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
 
 +
1900年前后,老艺人时殿元,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 《王小赶脚》]] ,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
  
 
1917年,吕剧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1917年,吕剧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行 92: 行 94:
 
 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
 
 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
  
 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ref>[<ref>[https://v.qq.com/x/page/i0023rn64hw.html 吕剧《龙凤面》全剧] 腾讯视频,;</ref>
+
 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根据博兴县老艺人的说法,吕戏原来称为捋戏。
 
 根据博兴县老艺人的说法,吕戏原来称为捋戏。
  
 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音律有六种 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老艺人孙中新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
+
 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音律有六种
 +
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老艺人孙中新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
  
 
==剧种简史==
 
==剧种简史==
  
[[File:吕 剧12.jpg3.jpg55.jpg4.jpg|thumb|400px|有框|右| 《姊妹易嫁》[https://www.chinaticket.com/beijing/view/24696.html/ ]]]
+
[[File:吕 剧图3.jpg4.jpg|thumb|400px|有框|右|[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itbbs/1510/10/c34/13760161_1444461766604_mthumb.jpg 原图链接][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list_3571885.html 图片来源]]]
 
+
=== 文化沉蕴===
''' 文化沉蕴'''
 
  
 
 吕剧自形成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纵观吕剧艺术的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山东琴书(说唱扬琴)--化装琴书(又称化装扬琴)--定名为吕剧"之脉沿革和发展的。
 
 吕剧自形成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纵观吕剧艺术的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山东琴书(说唱扬琴)--化装琴书(又称化装扬琴)--定名为吕剧"之脉沿革和发展的。
  
 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早期多由民间艺人在农村中传唱,始称为"小曲子",后因其伴奏乐器主要为扬琴(早称洋扬),故被称为"扬琴"。后来,说唱山东琴书的民间艺人,进入较大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被称为"文明琴书"、"山东扬琴"等,至1933年始定名为山东琴书。
+
 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 鲁西南]] 一带,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早期多由民间艺人在农村中传唱,始称为"小曲子",后因其伴奏乐器主要为扬琴(早称洋扬),故被称为"[[ 扬琴]]"。后来,说唱山东琴书的民间艺人,进入较大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被称为"文明琴书"、"山东扬琴"等,至1933年始定名为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的音乐构成,包括了全国大部地区流行的著名曲调和来自"诸宫调"、"杂剧"、"昆曲"中的古老以及明、清以来当地流行的民间小曲。山东琴书早期是曲牌联唱体,所用曲牌多达二百余个,其中常用的主要有。
 
 山东琴书的音乐构成,包括了全国大部地区流行的著名曲调和来自"诸宫调"、"杂剧"、"昆曲"中的古老以及明、清以来当地流行的民间小曲。山东琴书早期是曲牌联唱体,所用曲牌多达二百余个,其中常用的主要有。
行 126: 行 128:
 
 光绪初年,乐安(现广饶县)北部一带的农民,为躲避灾荒,常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外出卖艺求生。开始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耍边唱。
 
 光绪初年,乐安(现广饶县)北部一带的农民,为躲避灾荒,常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外出卖艺求生。开始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耍边唱。
  
 后来,他们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如东寨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俩,就曾去安徽风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对琴书的表演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不断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一些擅长唱工的艺人,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擅长人物表演的艺人,则致力于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
+
 后来,他们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如东寨村的[[ 张兰田]] [[ 张志田]] 兄弟俩,就曾去安徽风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对琴书的表演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不断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一些擅长唱工的艺人,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擅长人物表演的艺人,则致力于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冬,以东路琴书艺人时殿元为首的同乐班,尝试着将''' 《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用竹、纸、布扎成驴形,加以彩绘,一演员身绑彩驴''' ,做骑驴状;一演员执鞭赶驴;另有艺人操坠琴、扬琴、竹板等乐器伴奏,演员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此种表演形式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初次演出便获成功。是年初春,时殿元等又将许多琴书篇目,由坐腔形式改为化妆演出,带领同乐班遍走博兴、广饶、潍县、诸城、掖县、黄县等地。所到之处,深受群众喜爱。因演出《王小赶脚》时以"驴"为道具,群众就把同乐班称为"驴戏班"。时殿元感到此名不雅,每到一地首先声明唱的是"化(上)妆扬琴"。
+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冬,以东路琴书艺人时殿元为首的同乐班,尝试着将《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用竹、纸、布扎成驴形,加以彩绘,一演员身绑彩驴,做骑驴状;一演员执鞭赶驴;另有艺人操坠琴、扬琴、竹板等乐器伴奏,演员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此种表演形式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初次演出便获成功。是年初春,时殿元等又将许多琴书篇目,由坐腔形式改为化妆演出,带领同乐班遍走博兴、广饶、潍县、诸城、掖县、黄县等地。所到之处,深受群众喜爱。因演出《王小赶脚》时以"驴"为道具,群众就把同乐班称为"驴戏班"。时殿元感到此名不雅,每到一地首先声明唱的是"化(上)妆扬琴"。
  
 
==初步发展==
 
==初步发展==
[[File:吕 剧133.jpg|thumb|400px|有框|右| 戏曲装扮[http://roll.sohu.com/20130627/n380069358.shtml/ ]]]
+
[[File:吕 剧图3.jpg4.jpg676.jpg|thumb|400px|有框|右|[http://photocdn.sohu.com/20130627/Img380069361.jpg 原图链接][http://roll.sohu.com/20130627/n380069358.shtml/ 图片来源]]]
 
 在常年的流动演出中,化妆扬琴艺人经常和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等剧种的班社在同一集镇演出,甚至出现"两合水"、"三合水"(两个或三个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情况。
 
 在常年的流动演出中,化妆扬琴艺人经常和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等剧种的班社在同一集镇演出,甚至出现"两合水"、"三合水"(两个或三个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情况。
  
 
 这种演出方式对促进化妆扬琴在剧目、表演、唱腔、舞台装扮、音乐等方面与其他剧种的借鉴融合和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渐从简单的化装演出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演出的剧目也从"对子戏"、"三小戏"扩大到本戏和连台本戏;演出的场所也由盘凳子到进入茶园、剧场。
 
 这种演出方式对促进化妆扬琴在剧目、表演、唱腔、舞台装扮、音乐等方面与其他剧种的借鉴融合和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渐从简单的化装演出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演出的剧目也从"对子戏"、"三小戏"扩大到本戏和连台本戏;演出的场所也由盘凳子到进入茶园、剧场。
  
1917年(民国六年),由广饶县化妆扬琴艺人张凤辉等人组成的车里班首先进入济南市演出。此后,不少剧班也纷纷进入济南城表演。有的班社还经常到烟台、青岛演出,进一步扩大了该戏的影响。当时较有影响的班子有黄家班、父子班、同乐班、庆和班、共和班等。
+
1917年(民国六年),由广饶县化妆扬琴艺人[[ 张凤辉]] 等人组成的车里班首先进入济南市演出。此后,不少剧班也纷纷进入济南城表演。有的班社还经常到烟台、青岛演出,进一步扩大了该戏的影响。当时较有影响的班子有黄家班、父子班、同乐班、庆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剧种陷入困境。原在济南城演出的剧团也因演出每况愈下,导致班社萎缩,艺人生活难以为继。多数艺人返回家乡,剩下的艺人凑成一个"义和班"维持演出,勉强度日。抗战胜利后,演出状况并未好转,反而愈加萧条。"义和班"也于1946年末解散,艺人被迫改行,另寻出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剧种陷入困境。原在济南城演出的剧团也因演出每况愈下,导致班社萎缩,艺人生活难以为继。多数艺人返回家乡,剩下的艺人凑成一个"义和班"维持演出,勉强度日。抗战胜利后,演出状况并未好转,反而愈加萧条。"义和班"也于1946年末解散,艺人被迫改行,另寻出路。
行 142: 行 144:
 
==高度繁荣==
 
==高度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妆扬琴剧种获得了新生。从1950年起,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组织对本省地方戏曲艺术进行了发掘、整理、试验、推广,并以化妆扬琴作为改革的重点,选择《小姑贤》为实验剧目。在学习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又将现代题材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演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妆扬琴剧种获得了新生。从1950年起,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组织对本省地方戏曲艺术进行了发掘、整理、试验、推广,并以化妆扬琴作为改革的重点,选择[[ 《小姑贤》]]<ref>[https://www.d1xz.net/wenhua/xiju/art117348.aspx 经典地方戏剧介绍,吕剧小姑贤歌词] 戏剧文化,发布时间;016-01-01 12:20:00</ref> 为实验剧目。在学习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又将现代题材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演出。
  
 
 这期间,由义和班改组成的济南化妆扬琴剧团也编演了《张大有被骗》、《王秀鸾》等戏,打开了吕剧现代戏的大门。这些改编剧目的上演使化妆扬琴的影响日益扩大,并涌现出郎咸芬、林建华、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员。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继续进行剧目的改革创新工作,先后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记》等传统剧目,编演了《光明大道》等现代戏。1953年11月,山东省吕剧团在济南大观园以"吕剧"挂牌首次公演《小姑贤》《王定保借当》、《蓝桥会》、《李二嫂改嫁》等剧目,群众争相观看,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吕剧"这个名称得到观众认可。
 
 这期间,由义和班改组成的济南化妆扬琴剧团也编演了《张大有被骗》、《王秀鸾》等戏,打开了吕剧现代戏的大门。这些改编剧目的上演使化妆扬琴的影响日益扩大,并涌现出郎咸芬、林建华、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员。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继续进行剧目的改革创新工作,先后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记》等传统剧目,编演了《光明大道》等现代戏。1953年11月,山东省吕剧团在济南大观园以"吕剧"挂牌首次公演《小姑贤》《王定保借当》、《蓝桥会》、《李二嫂改嫁》等剧目,群众争相观看,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吕剧"这个名称得到观众认可。
  
1954年,在华东区戏剧观摩会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分别获奖。《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于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两垅地》于1965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
+
1954年,在华东区戏剧观摩会演上,[[ 《李二嫂改嫁》]] 、《光明大道》、《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分别获奖。《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于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两垅地》于1965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
  
 
==重获新生==
 
==重获新生==
[[File:吕 剧15.jpg3.jpg7.jpg|thumb|400px|有框|左| 戏曲装扮[https://dp.pconline.com.cn/photo/2102209.html/ ]]]
+
[[File:吕 剧图454.jpg|thumb|400px|有框|左| 《苦菜花》[http://imgk.zol.com.cn/dcbbs/7643/a7642845_s.jpg 原图链接][https://m.zol.com.cn/dcbbs/d657_481415.html 图片来源]]]
 
"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剧被禁演。1976年以后,吕剧复兴。《半边天》于197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逼婚记》于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张王李赵》于1982年获全国剧本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剧被禁演。1976年以后,吕剧复兴。《半边天》于197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逼婚记》于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张王李赵》于1982年获全国剧本奖。
  
行 156: 行 158:
 
 各剧院先后推出了《画龙点睛》、《林娘》、《庄户皇帝》、《醉青天》、《山高水长》、《军嫂》、《石龙湾》、《苦菜花》、《书记大姐》、《大地军魂》、《补天》、《勿忘在莒》等优秀剧目。现代吕剧《补天》一经上演便在全国迅速走红,荣获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大型现代戏《石龙湾》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奖"、 "文华编剧奖"、 "文华音乐创作奖" 、文华表演奖,该剧还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大型现代戏《苦菜花》获文化部颁发的第八届"文华大奖"、 "文华剧作奖"、 "文华音乐创作奖",著名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扮演的主要角色母亲,获"文华表演奖"。
 
 各剧院先后推出了《画龙点睛》、《林娘》、《庄户皇帝》、《醉青天》、《山高水长》、《军嫂》、《石龙湾》、《苦菜花》、《书记大姐》、《大地军魂》、《补天》、《勿忘在莒》等优秀剧目。现代吕剧《补天》一经上演便在全国迅速走红,荣获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大型现代戏《石龙湾》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奖"、 "文华编剧奖"、 "文华音乐创作奖" 、文华表演奖,该剧还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大型现代戏《苦菜花》获文化部颁发的第八届"文华大奖"、 "文华剧作奖"、 "文华音乐创作奖",著名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扮演的主要角色母亲,获"文华表演奖"。
  
《苦菜花》剧本还荣获1998年度"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 "优秀演出奖"、"优秀编剧奖"、 "导演奖"、"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优秀表演奖"、"表演奖"。《百姓书记》《回家》《勿忘在莒》《海殇》等剧目也在全国获得大奖,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
[[ 《苦菜花》]] 剧本还荣获1998年度"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 "优秀演出奖"、"优秀编剧奖"、 "导演奖"、"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优秀表演奖"、"表演奖"。《百姓书记》《回家》《勿忘在莒》《海殇》等剧目也在全国获得大奖,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卓有才华的艺术家,如梅花奖获得者焦黎、高静、吕淑娥、刘玉凤,中国戏剧节表演奖获得者李萍,文化表演奖获得者龚鲁阳、董家岭,中国艺术节表演奖柏绪民、史萍,中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优秀主角奖"获得者文宗哲、马林,"优秀配角奖"获得者李肖江、胡静华、常兆玉、郭爱琴、黄继森、李红、朱广友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卓有才华的艺术家,如梅花奖获得者焦黎、高静、吕淑娥、刘玉凤,中国戏剧节表演奖获得者李萍,文化表演奖获得者龚鲁阳、董家岭,中国艺术节表演奖柏绪民、史萍,中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优秀主角奖"获得者文宗哲、马林,"优秀配角奖"获得者李肖江、胡静华、常兆玉、郭爱琴、黄继森、李红、朱广友等。
  
==著名班社==
 
  
===同乐班===
+
==初 时期==
 
+
1920 年以前
同乐班(1893-1906年)。 为琴书班社,自1900年古历十二月首演化妆扬琴《王小赶脚》后,改为职业化妆扬琴班社。主要组成人员有:时殿元、崔心庆、崔心悦、谭明伦、武春田等。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王小赶脚》、《后娘打孩子》、《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三打四劝》、《老步换妻》、《秦雪梅观画》、《潘金莲拾麦子》、《洞宾戏牡丹》、《王天宝下苏州》、《空棺计》、《王汉喜借年》、《小姑贤》、《蓝瑞莲打水》等。
 
 
 
===共和班===
 
 
 
共和班(1906-1915年)。这是化妆扬琴兴起后,以原同乐班为基础组建的班社。其组成人员有时殿元(领班)、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武春田、宋立修、李老四、崔宝善、马洪喜等。1915年初, 克远又加入该班。共和班成立后,除在本地演出外,还经常活动在滨县、利津、沾化、惠民、桓台、博山、张店、临淄、临朐、寿光、潍县及胶东等地。除同乐班原先经常演出的一些剧目外,共和班还演出了《梁山伯下山》、《宋江坐楼》、《秦雪梅吊孝》、《红鸾禧》、《宝玉哭灵》、《白蛇传》等剧目。
 
 
 
===黄家班===
 
 
 
黄家班(1921-1942年),由魏家村艺人黄维范、黄维祯、黄维信三兄弟以谭明伦为师学唱化妆扬琴,艺成后组建而成。其成员除黄氏兄弟外,还有黄存修、陈相鉴、马红喜、李同山、隋日光等。1924年,郭福山、田寿山由高家班进黄家班搭班演出,与李同山被誉为化妆扬琴中的"三座山"。黄家班除演出一些早 剧目外,还演出《丁奎杀楼》、《盂丽君》、《双钗记》、《丁僧扫雪》、《朱买臣休妻》、《王华买文》、《烧窟封官》、《占花魁》等剧目。
 
 
 
===高家班===
 
高家班(约1923-1 937 )。高家班由东营区油郭乡北高村艺人高安礼为首组建。高安礼初唱UI东琴书,后 谭明伦为师学唱化妆扬琴,于1923年左右组成高家班。主要成员有田寿山、郭福山、郭瑞芝、郭道祥、郭建让、邓来增、吴秀荣、蒋立堂、刘洪喜等。高家班的主要演员都曾向商秀岭学唱过琴书,有较深厚的演唱基本功,其中尤以郭福山为最。郭福山在加入高家班之 就已在商秀岭门下扬名淄博、昌雠、胶东及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在琴书艺人中有"大将郭福山"之美誉。高家班经常活动在博兴、博山、淄川、益都、滩县和胶东地区,除演出一般吕剧传统剧目外,还演出《草船借箭》、《狮子楼》、《粉妆楼》、《紫金镯》、《千里驹》、《金鞭记》、《小八义》等当时其他班社很少演唱的剧目。
 
 
 
===其他班社===
 
 
 
1915年共和班解体,时殿元又组建了时谭班。主要成员有时克远、时秀章、时秀礼、谭文章、谭可传等;武春田被车里村聘为教师,学艺出徒后以张凤辉、张凤阁、刘饮武、刘立贤等人为主要成员,组建车里班。其后,武春田又在西范组建范杆班;宋立修、李老四在杨李村组建杨李班;崔保善等组建前秦班……化妆扬琴兴起后,广饶中部和北部的西营、后大张、斗柯、花官、陈官等村镇,也都纷纷创建班社,长期活动在广大乡村。1917年,博兴县纯化村孙中心曾创建班社演唱化妆扬琴,在打击乐的使用和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1918年博兴艺人杨长兴、王乐堂等创立顺和班,于1924年赴济南"新市场"演出,后又并入义和班。
 
 
 
===庆和班===
 
 
 
"庆和班"是阴毓庚在胶东地区组建的化妆扬琴班社,30年代初进入济南,曾经在新市场"风顺茶园"和西市场"振成舞台"演出多年,主要成员还有阴毓汉、郑江田、刘金忠、朱晋盛等。除上述班社外,还有"缕戏班"、"季子班"等化妆扬琴班社进济南市演出。
 
 
 
==艺术特点==
 
 
 
===优美朴实===
 
 
 
吕剧音乐是在从山东传统民间俗曲演变而来的"坐腔扬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 既是"戏曲"又是"曲艺" 。
 
  
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种。 吕剧的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其次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唢呐等,可视剧情酌情增减。新中国成立
 
 
后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伴奏多采用"学舌"(对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场伴奏乐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锣、小锣、大铙钹、堂鼓、打鼓等。锣鼓经均自京剧等剧种吸收。
 
 
===自然流畅===
 
 
吕剧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声为主,个别高音之处则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处理,听起来自然流畅。吕剧的唱腔讲究以字设腔,以情带声,吐字清晰、口语自然。润腔时常用滑音、颤音、装饰音,与主要伴奏乐器坠琴的柔音、颤音、打音、泛音相结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带出的过渡音、装饰音浑然一体,使整个唱腔优美顺畅。
 
 
===贴近群众===
 
 
吕剧使用的语言属北方语系的济南官话。其重字规律和读音咬字方法都与普通话多有近似之处。吕剧传统剧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济南官话为标准的基础上偏重于上韵;而现代戏的道白则直接使用济南官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吕剧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群众语言作为剧词,并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
 
 
==曲调声腔==
 
[[File:吕剧15.jpg3.jpg|thumb|400px|有框|右|《姊妹易嫁》[https://www.chinaticket.com/beijing/view/24696.html/ ]]]
 
'''主要板式'''
 
 
 
四平、慢四平、快四平、反四平、二板、慢二板、反二板、二平、反二平、二六、反二六、六水、反流水、散板、反散板、尖板、摇板、回龙、娃娃腔(又名娃娃调)、凤阳歌等。
 
 
'''常用曲牌'''
 
 
曲牌多数来自"山东琴书"明清以来的民间小曲,娃娃腔、莲花落、罗江怨、叠断桥、呀二哟、靠山调、普地锦、想思、打茶文、乱弹、楼上楼、呀儿僧、上合调、迎春调、小上坟、慢凤阳歌、凤阳垛、打枣竿、阴阳句、(又名楼上楼)、后娘打孩子、大汉口、汉口垛、(又名上合调)、下合调、画扇面、丝罗扣等。
 
 
迎宾、送客、祝寿、摆宴、拜堂等曲牌。
 
 
==伴奏乐器==
 
 
'''四大件'''
 
 
:坠琴(主弦)二胡、洋琴、三弦(现一般用琵琶)。其他:高胡、古筝、笛子、笙、竹笛、长笛、唢呐、海笛(小啦叭)、大提琴、电子琴、贝司等。
 
 
打击乐器:板鼓、板、堂鼓、定音鼓、大锣、小锣、汤锣、钹、荷叶钹、小钹、苏锣、木鱼、梆子、碰铃等。
 
 
锣鼓点:(也叫锣鼓经)一击锣、阴锣、四击头、大锣垛头、小锣垛头、叫头、回头、冲头、快冲头、收头、凤点头、帽儿头、住头、抽头、长垂、慢长垂、快长垂、串垂、乱垂水底鱼、一封书、纽丝、滚头子、扑灯蛾、紧急风、丝鞭、望家乡、崩登仓、八打仓、扎多衣等
 
 
==声腔术语==
 
 
大嗓、小嗓、二本嗓、真声、假声、真假声、云遮月、润(念YUEN)腔、行腔、拖腔、塌中、走调、跑调、不搭调、冒调、荒调、凉弦、走弦、跑弦、不复弦、强板、撤板、顶板、闪板、过板、俏板、丹田音、嘎调、平声、仄声、合辙、押韵、气息、换气、偷气、存气、气口等。
 
 
==服装术语==
 
 
水衣子(也叫溻褂子):演员穿服装(戏装)以前,贴身穿的一种开大巾上衣,是保护戏装用的,一般是用棉白布做成,也有用油布做成,是为演员出汗保护戏装用的。
 
 
竹衣子:用细竹节穿而成的一种上衣,一般剧团没有,唱角用的,在胖袄外,为的是保护服装,一般为:蟒和道袍之用。
 
 
胖袄(垫肩):是生行演员,扮演古装戏时,为了体形的美观大方好看,穿的一种用棉花白布做成的上衣。
 
 
大袜子:是用白布做成的一种长筒袜子。
 
 
==角色行当==
 
 
吕剧在化装扬琴时期表演形式比较简单。多是几个人搭档,演唱一些故事简单、角色又少的剧目。
 
 
如《王小赶脚》、《光棍哭妻》、《三打四劝》等。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据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条件来划分角色。此时虽已有生、旦、丑等角色的分工,但并无严格的行当区分。艺人们将这种状况称之为"有脚色,没行当"。吕剧传统的舞台表演中生活动作较多,少有成套的的表演程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受五音戏、莱芜梆子等地方剧种和京剧的影响,使吕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丰富和提高,角色行当体制也日趋完善,但仍保持以"三小戏"为主体的演出特点和生活化的演出风格。<ref>[http://roll.sohu.com/20130627/n380069358.shtml 吕剧《姊妹易嫁》东北慰问演出 山东老乡过足戏瘾(组图)
 
] 搜狐首页,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17:09 </ref>
 
 
吕剧的角色行当体制是按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划分的。
 
 
==生行==
 
[[File:吕剧12.jpg3.jpg55.jpg|500px|有框|右|《姊妹易嫁》[http://roll.sohu.com/20130627/n380069358.shtml/ ]]]
 
包括小生、老生、娃娃生、武生诸行小生多扮演剧中年轻公子、儒生,以念唱为主,唱腔讲究情绪变化,行腔自然,注重褶片、水袖、折扇等功夫。如《王定保借当》中的王定保、《借年》中的王汉喜等人物;
 
 
老生饰演的角色多戴黑三髯,故又称须生、胡生。其所扮角色多为剧中正派人物,表演稳重大方,要求唱腔浑厚,注重褶片、袍带、髯口、帽翅等技功。如《打焦赞》中的杨六郎、《玉清楼》中的宋江;
 
 
娃娃生为扮演戏中的儿童角色,表演天真,念唱爽朗,另须具备一定的武打功夫。如《穆桂英挂帅》中的杨文广等;
 
 
武生系扮演剧中的武士、侠客一类的角色。注重腰腿功和刀枪把子套路。
 
 
'''旦行'''
 
 
包括青衣、花旦、闺门旦、彩旦、武旦、老旦等类青衣,扮演成年妇女角色。重唱工,要求行腔委婉流畅、字正腔圆、清亮细腻,并具水袖、圆场功夫,表演时情感充沛。如《小姑贤》中的李荣花、《井台会》中的蓝瑞莲等;
 
 
花旦,扮演活泼热情的青、少年女性角色,要求唱腔甜润,吐字清晰、身段灵活娇俏。如《姊妹易嫁》中的张素花、《王小赶脚》中的二姑娘等;
 
 
闺门旦,扮演未出阁的大家闺秀或贫苦人家有教养的妙龄少女。道白注重声韵,唱腔委婉缠绵,形体端庄,注重水袖、折扇等功夫。如《逼婚记》中的洪美蓉等;
 
 
彩旦,又称彩婆子,扮演滑稽、狠毒、搬弄是非的妇女,其表演动作及台词多源于生活。如《小姑贤》中的刁氏、《龙凤面》中的后娘等;
 
 
武旦,扮演剧中有武艺的女子,要求身段轻捷灵活。如《打瓜招亲》中的陶三春、《打焦赞》中的杨排风等;
 
 
老旦,扮演剧中老年妇女,表演侧重老态,要求唱做念白稳重大方。如《穆桂英挂帅》中的佘太君等。
 
 
'''净行'''
 
 
吕剧中以花脸行为主要角色的传统剧目较少,仅有《王定保借当》中的李武举、《温凉盏》中的洪彦龙等几个花脸角色,尚未形成该行当独有的成套表演程式。新中国成立后该行当的角色才逐渐增多,如《打焦赞》、《打瓜招亲》等剧中的武花脸表演。
 
 
'''丑行'''
 
 
包括小丑、老丑、武丑
 
 
小丑多扮演剧中不戴髯口的丑行角色。其表演生活气息浓厚,语言丰富通俗,道白多用乡音方言。常扮演剧中诙谐、刁钻或奸猾等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王小赶脚》中的王小等。
 
 
老丑主要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表演生动风趣。如《洗衣记》中的田二洪等角色。
 
 
武丑角色在吕剧传统剧目中并不多见,只是后来由于移植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才逐渐形成该行当。
 
 
==经典剧目==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ref>[https://v.qq.com/x/page/i0023rn64hw.html
 
吕剧《老来难》] 腾讯视频,;</ref>
 
 
 
==早期剧目==
 
 
早期剧目有《王小赶脚》、《王定保借当》、《小姑贤》、《王天宝下苏州》、《白蛇传》等。早期的班社,为时殿元组建的共和班。之后,相继组成的有文明书社、黄家班、高家班、张家班、车里班、顺和班等化装扬琴班社,长期活动在广饶、博兴、利津、滨县、惠民、无棣、阳信、张店、博山、章丘、潍县和胶东一带的城镇农村。通过与其他剧种同台演出,吸收学习了一些表演程式,在唱腔上由曲牌联缀体逐步转为以唱[四平]、[二板]为主的板式变化体,并扩充乐队,配搭行当,化装扬琴得以迅速发展和提高。
 
 
1918年,广饶县车里村张凤辉等组班进入济南风顺茶园演出。 早期表演艺术家有时殿元、孙中新、谭明伦、崔心庆、薛金田等。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吕剧发展迅速,李同庆、时克远、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出现, 吕剧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1951年,山东省鲁声琴剧团成立。<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E1ODQ5MjY3Mg==.html 吕剧:新时期山东戏曲音乐家栾胜利,高鼎铸作品演唱会-] 360影视;</ref>
 
 
·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开始演出《小姑贤》《拾玉镯》《王小赶脚》《刘海砍樵》等剧目。
 
 
·1954年,吕剧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一炮打响。
 
 
·1955年,吕剧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
 
 
·1956年,吕剧艺术家郎咸芬和京剧艺术家程砚秋代表中国戏曲界随团出访东欧六国。
 
 
·1957年,吕剧《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上映,影响了大半个中国。<ref>[https://www.360kan.com/m/hKLiakH2SHn6Th.html 《李二嫂改嫁》] 360影视;</ref>
 
 
·1963年,吕剧《姊妹易嫁》被香港拍摄成影片,被东南亚人民称为"笑宝",并被全国80多个剧种移植。
 
 
·1965年,《两陇地》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为电影。
 
 
1966年3月,《沂河两岸》、《两陇地》等剧参加广交会演出,并赴深圳为港澳同胞演出。 这一时期,《逼婚记》、《搜书院》、《龙凤面》等剧目也在全国很有影响力。
 
 
1976年,吕剧《半边天》、《管得好》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电影。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后,吕剧获得新生,出现了吴萍、郭爱琴、董家岭、刘玉凤、高静、李萍、杨春梅、荆延国、李肖江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画龙点睛》、《石龙湾》、《苦菜花》、《补天》、《百姓书记》、《回家》等等诸多剧目都在全国很有影响力,得到领导和戏迷的一致认同。
 
 
如今,吕剧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性阶段。
 
 
==代表人物==
 
 
===初创时期===
 
1920年以前
 
 
/孙中新,1852-1930年,代表作《小姑贤》、《后娘打孩子》等。
 
/孙中新,1852-1930年,代表作《小姑贤》、《后娘打孩子》等。
  
/时殿元,1863-1948年,代表作《王小赶脚》、《王汉喜借年》、《白蛇传》等,绰号"时鸭兰",戏谚"听得鸭兰唱,饼子贴到门框上"。
+
/时殿元,1863-1948年,代表作《王小赶脚》、[[ 《王汉喜借年》]] 、《白蛇传》等,绰号"时鸭兰",戏谚"听得鸭兰唱,饼子贴到门框上"。
  
 
/崔心悦,1864-1946年,工青衣、花旦,代表作《王小赶脚》。
 
/崔心悦,1864-1946年,工青衣、花旦,代表作《王小赶脚》。
行 343: 行 178:
 
/谭明伦,1880-1960年,参与创设了[四平][二板], 戏谚"听说谭明伦上了台,顾不得穿那袜子鞋",绰号"五顶网子全戴" ,吕剧音乐的改革者。
 
/谭明伦,1880-1960年,参与创设了[四平][二板], 戏谚"听说谭明伦上了台,顾不得穿那袜子鞋",绰号"五顶网子全戴" ,吕剧音乐的改革者。
  
/宋立修,1883一1960年,工老生、小生,师承时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员,"矮子功"一绝,代表作《潘金莲拾麦子》。
+
/宋立修,1883一1960年,工老生、小生,师承时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员,"矮子功"一绝,代表作[[ 《潘金莲拾麦子》]]
  
 
/崔宝善,1884一1960年,工老生,师承时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员,前秦班创始人,人称"铁嗓子"。
 
/崔宝善,1884一1960年,工老生,师承时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员,前秦班创始人,人称"铁嗓子"。
  
===发展时期===
+
==发展时期==
 
(1920-1950年)
 
(1920-1950年)
 
+
[[File:吕剧图1.jpg66.jpg|thumb|400px|有框|右|[http://im.wenwuchina.com/upload/2017/07/06/20170706032954810.jpg 原图链接][http://www.wenwuchina.com/article/201727/291607.html 图片来源]]]
 
/薛金田,1901-1973年,师承谭明伦,攻花旦、青衣,人称"小谭明伦",代表作《兰瑞莲打水》、《秦雪梅观画》、等,戏谚"听到旺相唱,饼子贴到门框上"。
 
/薛金田,1901-1973年,师承谭明伦,攻花旦、青衣,人称"小谭明伦",代表作《兰瑞莲打水》、《秦雪梅观画》、等,戏谚"听到旺相唱,饼子贴到门框上"。
  
行 368: 行 203:
 
/侯振南,1911-1981年,义和班主要演员,鲁声琴剧团创始人。
 
/侯振南,1911-1981年,义和班主要演员,鲁声琴剧团创始人。
  
/于廷臣,1918-2001年,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主工小生,艺名"筱白孩"、"大眼",鲁声琴剧团主要创始人,代表作《光明大道》、《王定保借当》等。
+
/于廷臣,1918-2001年,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主工小生,艺名"筱白孩"、"大眼",鲁声琴剧团主要创始人,代表作《光明大道》、[[ 《王定保借当》]] 等。
  
===繁荣时期===
+
==繁荣时期==
 
1950-1966年'''
 
1950-1966年'''
  
行 379: 行 214:
 
/尚之四,1921-2001年,著名导演,山东省吕剧团主要创始人,代表作吕剧《李二嫂改嫁》、柳子戏《孙安动本》等。
 
/尚之四,1921-2001年,著名导演,山东省吕剧团主要创始人,代表作吕剧《李二嫂改嫁》、柳子戏《孙安动本》等。
  
/林建华,1930年生,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工青衣、花旦,"吕剧三杰"之一,1951年从艺,代表作《井台会》、《小姑贤》、《鸿雁传书》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 林建华]] ,1930年生,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工青衣、花旦,"吕剧三杰"之一,1951年从艺,代表作《井台会》、《小姑贤》、《鸿雁传书》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郎咸芬,1935年生,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工青衣、老旦,"吕剧三杰"之一,人称"吕剧皇后",1953年从艺,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苦菜花》,曾获金唱片奖、文华表演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郎咸芬,1935年生,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工青衣、老旦,"吕剧三杰"之一,人称"吕剧皇后",1953年从艺,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苦菜花》,曾获金唱片奖、文华表演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行 387: 行 222:
  
 
/张斌,1929-1968年,著名吕剧作曲家,1951年从艺,初工小生,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蔡文姬》、《打金枝》等。
 
/张斌,1929-1968年,著名吕剧作曲家,1951年从艺,初工小生,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蔡文姬》、《打金枝》等。
 
+
[[File:吕剧图1.jpg099.jpg|thumb|400px|有框|右|[http://img.jiaodong.net/pic/0/10/18/81/10188183_393830.jpg 原图链接][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08/05/09/010242864.shtml 图片来源]]]
 
/刘奇英,1922年生,著名编剧,代表作《光明大道》、《沂河两岸》、《丰收之后》等。
 
/刘奇英,1922年生,著名编剧,代表作《光明大道》、《沂河两岸》、《丰收之后》等。
  
行 396: 行 231:
 
/李渔,1932年生,曾工小生,吕剧作曲家、著名琴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渔,1932年生,曾工小生,吕剧作曲家、著名琴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钱玉玲,1934年生,工花旦、彩旦,代表作《拾玉镯》、《王定保借当》等。
+
/钱玉玲,1934年生,工花旦、彩旦,代表作[[ 《拾玉镯》]] 、《王定保借当》等。
  
 
/王永昌,1935年生,吕剧作曲家,代表作《红雪》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王永昌,1935年生,吕剧作曲家,代表作《红雪》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行 414: 行 249:
 
/董砚萍,1945年生,工闺门旦,代表作《桃李梅》、《姊妹易嫁》、《杜鹃山》等。
 
/董砚萍,1945年生,工闺门旦,代表作《桃李梅》、《姊妹易嫁》、《杜鹃山》等。
  
===新时期===
+
==新时期==
 
1978年以后
 
1978年以后
  
行 435: 行 270:
 
/中国艺术节表演奖:柏绪民、史萍
 
/中国艺术节表演奖:柏绪民、史萍
  
/文华作曲奖:栾胜利、丁博民
+
==传承人==
 
 
== 非遗传承==
 
 
 
===文化部===
 
 
 
吕剧由山东最主要的曲艺形式山东琴书发展而来,风格质朴清新,最能代表山东风格,也体现了华北、东北农民的朴素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与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秦腔、川剧并称为"中国八大戏曲剧种"。央视电视指南《数字飙榜》栏目盘点的中国十大经典戏曲种类分别是,京剧、豫剧、评剧、越剧、昆曲、曲剧、黄梅戏、吕剧、越调、沪剧。<ref>[https://www.iqiyi.com/w_19rrlobi3p.html 吕剧大全-吕剧全剧-闹房] 爱奇艺,发布时间; 2013-09-09</ref>
 
 
 
 
 
2008年,吕剧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学院于2014年排演了吕剧《苦菜花》,获得广泛好评。
 
 
 
国家级非遗 传承人: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李渔、王永昌。
 
 
 
== 山东省==
 
 
 
吕剧在山东省传承情况较好。省文化厅非遗处姜慧表示,山东能够经常性演出剧种23个,除吕剧外,都属于濒危剧种。 山东省积极组织"吕剧华夏行"、"吕剧艺术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实施吕剧艺术振兴工程,组织《看大戏》栏目的制作。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李渔、王永昌、马常委、杜瑞杰、李萍、高静、胡静华、李肖江、董家岭、焦黎、王淑芝、栾胜利、苏智。
 
 
 
'''江苏省'''
 
 
 
吕剧广泛流传于苏北地区,根植于清末民初时期, 已列入江苏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五九看柳》、《山乡情》、《草莓扣》、《称爹》等。2015年,江苏省演艺集团东海吕剧团排演的《没掀开的红盖头》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
 
 
 
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素平
 
 
 
'''吉林省'''
 
 
 
 
 吕剧是"闯关东"文化的代表,是中原文化与关东文化相交融,孕育的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新型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已被吉林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吕剧是"闯关东"文化的代表,是中原文化与关东文化相交融,孕育的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新型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已被吉林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 468: 行 277:
 
 第二代传承人:20世纪30年代,李万良将演唱技艺传给女婿李秀山;
 
 第二代传承人:20世纪30年代,李万良将演唱技艺传给女婿李秀山;
  
 第三代传承人:1960年通化专区青年吕剧团成立,老艺人李秀山收下周桂芳、付宏娟、王延武等人为徒;
+
 第三代传承人:1960年通化专区青年吕剧团成立,老艺人[[ 李秀山]] 收下周桂芳、付宏娟、王延武等人为徒;
  
 
 第四代传承人:70年代,冯仁智、金太石;
 
 第四代传承人:70年代,冯仁智、金太石;
行 475: 行 284:
  
 
 第六代传承人:90年代,李强、何新丽、于静丽、付明
 
 第六代传承人:90年代,李强、何新丽、于静丽、付明
 
  
 
==视频==
 
==视频==

於 2019年12月6日 (五) 16:18 的最新修訂

呂劇
知名於 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其音樂屬於板腔體,兼唱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主弦)、揚琴、三弦、琵琶,稱"呂劇四大件"。 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彙而深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1900年前後,呂劇被搬上舞台;

1917年以後,呂劇班社進入濟南、大連等城市演出;

1951年,第一個呂劇專業院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濟南市呂劇院)成立;

1953年,第一個省級院團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呂劇院)成立 ,這一時期出現了聞名全國的郎咸芬、林建華、李岱江等藝術家,以及《姊妹易嫁》[1] 《逼婚記》《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劇目。

鼎盛時期,全國有近百個專業呂劇院團,影響波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等省市。濱州市呂藝鎮被文化部評為"中國呂劇藝術之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呂劇

外文名稱;Shandong Opera

發源地;博興縣、廣饒縣一帶

代表作;姊妹易嫁、畫龍點睛、苦菜花等

代表人物;郎咸芬、林建華、李岱江等

藝術特色;質樸清新、通俗易懂

別名;魯劇、化妝揚琴、侶戲、驢戲

文化地位;中國八大地方戲曲劇種之一

申報地區;呂劇院、濟南市、博興縣、東營區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遺產編號;Ⅳ-116

發源地之爭

呂劇由山東最主要的曲藝形式--山東琴書發展而來,最能代表山東風格,這已經在學界達成了廣泛共識。不過,呂劇作為戲劇形式,最早發源於哪裡,卻有着不同的說法。

博興說

約在1880年(清光緒六年)左右,孫中新便和劉巒峰等唱曲藝人合夥,把帶有故事情節的曲子,如《後娘打孩子》《審青楊》等,按故事中的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戲劇的樣子化妝演出,當時群眾稱這種藝術形式為"唱小戲",主要伴奏樂器是四根弦。

後來在伴奏方面,又增加了揚琴和墜琴,唱腔由"秧光腔"改為"坐腔揚琴",很快又發展到"上裝揚琴"。

2007年,博興縣呂藝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呂劇藝術之鄉"榮譽稱號。

廣饒說

約1900年,樂安縣北部時家村(1138-1913年屬樂安縣,1914年後屬廣饒縣,1983年建立東營市後屬牛莊區,1987年7月歸屬東營區) 時殿元和崔心悅、譚明倫等人從京劇、五音戲的表演中受到啟發,第一次將琴書中的《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當地群眾稱之為"驢戲",而演員自稱為"化妝揚琴"。

其早期主要流行於鄉村集鎮,後逐漸在濟南等城市興起 。當時的主要伴奏樂器是揚琴和墜琴,主要曲調是"鳳陽歌",後來發展成了"四平"這一板式,又增添了"二板"等。

2008年,東營區牛莊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呂劇)之鄉"榮譽稱號。

膠東說

關於呂劇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即膠東說。 約在1894年,膠東琴書藝人翁老明在登州府(今蓬萊)內將《三打四勸》中的《蘇保送妹》一折舉行了"化妝跑圓場"的公開演出,群眾稱為"膠東蹦蹦戲"。"

化妝揚琴"在濟南被定名為"呂劇"之後,蹦蹦戲隨之更名,老藝人組建了蓬萊建國劇團呂劇隊、萊陽專區呂劇團(今煙臺市呂劇院)。

名稱由來

建國之後,省文聯副主席陶鈍建議定名為"魯劇",王統照先生不同意。

後經研究,定為呂劇。呂劇名稱的由來,流傳着很多的說法,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1900年前後,老藝人時殿元,曾以紙糊毛驢,化裝演唱《王小趕腳》,受到了群眾的歡迎,人們便把它稱為驢戲,由於這個稱號欠雅,經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譯成了"呂戲"。

1917年,呂劇進了濟南府,演出的主要劇目是《呂洞賓打藥》,當地群眾不明白這個劇種的來源,只聽說叫"驢戲",又由於主要劇目是"呂"字打頭,觀眾就把它稱為呂戲。

呂劇的"呂"字,原是二十五戶為一閭的"閭"]。意思是街坊鄰里戲、家鄉戲。以後在輾轉、流傳中,把"閭"簡化為"呂"。

過去說琴書,大多是兩口子或一家人搭檔,演唱的內容又多系反映男女愛情的。兩口為"呂",因而就叫呂戲。

根據博興縣老藝人的說法,呂戲原來稱為捋戲。

此說有二:一是由於演唱時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按奏墜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動,故名為捋戲;又因中國音樂十二律中的音律有六種。 總稱"六呂",因而將"捋戲"改稱為"呂戲"。另一種傳說是,當年為這種戲起名時,老藝人孫中新說,這種戲演唱時順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戲吧。

劇種簡史

文化沉蘊

呂劇自形成以來,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縱觀呂劇藝術的整個歷史演變過程,大體上是循"山東琴書(說唱揚琴)--化裝琴書(又稱化裝揚琴)--定名為呂劇"之脈沿革和發展的。

山東琴書最早產生於魯西南一帶,距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由於早期多由民間藝人在農村中傳唱,始稱為"小曲子",後因其伴奏樂器主要為揚琴(早稱洋揚),故被稱為"揚琴"。後來,說唱山東琴書的民間藝人,進入較大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被稱為"文明琴書"、"山東揚琴"等,至1933年始定名為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的音樂構成,包括了全國大部地區流行的著名曲調和來自"諸宮調"、"雜劇"、"崑曲"中的古老以及明、清以來當地流行的民間小曲。山東琴書早期是曲牌聯唱體,所用曲牌多達二百餘個,其中常用的主要有。

梅花落"、"疊斷橋"、"銀紐絲"、"呀兒喲"、"太平年、"上河調"、"漢口垛"、"娃娃調"、"剪靛花""點絳唇"等。後來,各路琴書逐漸以"風陽歌"、"垛子板"為主要曲調。間或插入其他曲牌。

於是,牌子曲目多被口語生動、故事性強的書目所取代。在演唱形式上,也由自我娛樂式的"莊稼耍",逐漸被對口搭檔所代替。

演唱時,兩人搭檔對口,或多人分角色演唱。以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使人物形象逼真生動。這種唱、說及表演渾然一體的演唱特點。成為當時著名民間藝人時殿元等人,改坐腔揚琴為化妝演出,逐步發展形成呂戲的基礎條件。

山東琴書曲調優美悅耳,音韻婉轉;用詞造句俚言俗語,自然流暢、樸實風趣,鄉土色彩濃重;書目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和群眾所熟悉的歷史故事,貼近生活,婦孺皆知,易記易唱也易於流傳,能夠普及。

因此,山東琴書在魯西南形成後,便迅速流傳至山東各地。由於各地的語言、風俗人情、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特別是琴書藝人在演唱技巧、藝術風格及個人自然條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使琴書在山東逐漸形成了南路、東路和北路三大藝術流派。南路琴書主要流行於魯西南一帶,東路琴書則在廣饒、博興、昌濰和膠東一帶流行,北路琴書主要流行於德州等地區。

最初起源

山東琴書這種唱、說和表演渾然一體的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山東琴書由說唱藝術形式發展成為戲曲藝術的基礎條件。據《黃河志》記載,在1884年以前,黃河入海口處的廣饒(當時為樂安縣)北部和利津東部並無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節,黃河常常泛濫成災,這一帶的窮苦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逃荒要飯謀生。於是,以演唱當時民間流行"小曲"形式進行乞討的難民逐漸增多。以"唱曲"討飯遂成為有些人養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動區域也不斷擴大。

光緒初年,樂安(現廣饒縣)北部一帶的農民,為躲避災荒,常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外出賣藝求生。開始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耍邊唱。

後來,他們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內容和形式。如東寨村的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倆,就曾去安徽風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對琴書的表演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藝人們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不斷追求新的藝術形式。一些擅長唱工的藝人,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則致力於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眾。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冬,以東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為首的同樂班,嘗試着將《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用竹、紙、布紮成驢形,加以彩繪,一演員身綁彩驢,做騎驢狀;一演員執鞭趕驢;另有藝人操墜琴、揚琴、竹板等樂器伴奏,演員在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此種表演形式別開生面、生動活潑,初次演出便獲成功。是年初春,時殿元等又將許多琴書篇目,由坐腔形式改為化妝演出,帶領同樂班遍走博興、廣饒、濰縣、諸城、掖縣、黃縣等地。所到之處,深受群眾喜愛。因演出《王小趕腳》時以"驢"為道具,群眾就把同樂班稱為"驢戲班"。時殿元感到此名不雅,每到一地首先聲明唱的是"化(上)妝揚琴"。

初步發展

在常年的流動演出中,化妝揚琴藝人經常和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班社在同一集鎮演出,甚至出現"兩合水"、"三合水"(兩個或三個不同劇種同台演出)的情況。

這種演出方式對促進化妝揚琴在劇目、表演、唱腔、舞台裝扮、音樂等方面與其他劇種的借鑑融合和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漸從簡單的化裝演出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演出的劇目也從"對子戲"、"三小戲"擴大到本戲和連台本戲;演出的場所也由盤凳子到進入茶園、劇場。

1917年(民國六年),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張鳳輝等人組成的車裡班首先進入濟南市演出。此後,不少劇班也紛紛進入濟南城表演。有的班社還經常到煙臺、青島演出,進一步擴大了該戲的影響。當時較有影響的班子有黃家班、父子班、同樂班、慶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劇種陷入困境。原在濟南城演出的劇團也因演出每況愈下,導致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多數藝人返回家鄉,剩下的藝人湊成一個"義和班"維持演出,勉強度日。抗戰勝利後,演出狀況並未好轉,反而愈加蕭條。"義和班"也於1946年末解散,藝人被迫改行,另尋出路。

高度繁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化妝揚琴劇種獲得了新生。從1950年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組織對本省地方戲曲藝術進行了發掘、整理、試驗、推廣,並以化妝揚琴作為改革的重點,選擇《小姑賢》[2]為實驗劇目。在學習傳統劇目的基礎上,又將現代題材的小說《李二嫂改嫁》改編演出。

這期間,由義和班改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也編演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鸞》等戲,打開了呂劇現代戲的大門。這些改編劇目的上演使化妝揚琴的影響日益擴大,並湧現出郎咸芬、林建華、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員。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後,繼續進行劇目的改革創新工作,先後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記》等傳統劇目,編演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3年11月,山東省呂劇團在濟南大觀園以"呂劇"掛牌首次公演《小姑賢》《王定保借當》、《藍橋會》、《李二嫂改嫁》等劇目,群眾爭相觀看,演出獲得極大成功,"呂劇"這個名稱得到觀眾認可。

1954年,在華東區戲劇觀摩會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分別獲獎。《李二嫂改嫁》和《借年》於1957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黑白影片;《兩壠地》於1965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黑白影片。

重獲新生

"文化大革命"期間,呂劇被禁演。1976年以後,呂劇復興。《半邊天》於197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逼婚記》於1979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張王李趙》於1982年獲全國劇本獎。

之後,全國各地劇團紛紛開始演出傳統劇目、排演新劇目、培養青年演員,八大戲曲種類之一的呂劇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各劇院先後推出了《畫龍點睛》、《林娘》、《莊戶皇帝》、《醉青天》、《山高水長》、《軍嫂》、《石龍灣》、《苦菜花》、《書記大姐》、《大地軍魂》、《補天》、《勿忘在莒》等優秀劇目。現代呂劇《補天》一經上演便在全國迅速走紅,榮獲2004-2005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大型現代戲《石龍灣》榮獲文化部頒發的第三屆"文華新劇目獎"、 "文華編劇獎"、 "文華音樂創作獎" 、文華表演獎,該劇還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大型現代戲《苦菜花》獲文化部頒發的第八屆"文華大獎"、 "文華劇作獎"、 "文華音樂創作獎",著名表演藝術家郎咸芬扮演的主要角色母親,獲"文華表演獎"。

《苦菜花》劇本還榮獲1998年度"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 "優秀演出獎"、"優秀編劇獎"、 "導演獎"、"作曲獎"、"舞美設計獎"、"優秀表演獎"、"表演獎"。《百姓書記》《回家》《勿忘在莒》《海殤》等劇目也在全國獲得大獎,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卓有才華的藝術家,如梅花獎獲得者焦黎、高靜、呂淑娥、劉玉鳳,中國戲劇節表演獎獲得者李萍,文化表演獎獲得者龔魯陽、董家嶺,中國藝術節表演獎柏緒民、史萍,中國現代戲優秀劇目展演"優秀主角獎"獲得者文宗哲、馬林,"優秀配角獎"獲得者李肖江、胡靜華、常兆玉、郭愛琴、黃繼森、李紅、朱廣友等。


初創時期

1920年以前

/孫中新,1852-1930年,代表作《小姑賢》、《後娘打孩子》等。

/時殿元,1863-1948年,代表作《王小趕腳》、《王漢喜借年》、《白蛇傳》等,綽號"時鴨蘭",戲諺"聽得鴨蘭唱,餅子貼到門框上"。

/崔心悅,1864-1946年,工青衣、花旦,代表作《王小趕腳》。

/崔心慶,1866-1944年,同樂班、共和班著名琴師。

/武春田,1869-1946年,同樂班、共和班著名琴師,車李班、范杆班創始人。

/譚明倫,1880-1960年,參與創設了[四平][二板], 戲諺"聽說譚明倫上了台,顧不得穿那襪子鞋",綽號"五頂網子全戴" ,呂劇音樂的改革者。

/宋立修,1883一1960年,工老生、小生,師承時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員,"矮子功"一絕,代表作《潘金蓮拾麥子》

/崔寶善,1884一1960年,工老生,師承時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員,前秦班創始人,人稱"鐵嗓子"。

發展時期

(1920-1950年)

/薛金田,1901-1973年,師承譚明倫,攻花旦、青衣,人稱"小譚明倫",代表作《蘭瑞蓮打水》、《秦雪梅觀畫》、等,戲諺"聽到旺相唱,餅子貼到門框上"。

/郭福山,1900-1960年,師承譚明倫,呂劇"三座山"之一,人稱"大將郭福山",在《秦雪梅觀畫》一劇中扮演的商林有"活商林"之稱。

/李同山,1901年生,師承黃維范,攻小生。黃家班主要演員,呂劇"三座山"之一。

/田壽山,師承譚明倫,攻老生。黃家班主要演員,呂劇"三座山"之一。

/張榮重,1902-1986年,師承譚明倫,主攻青衣、小生,人稱"小譚明倫"代表作《小姑賢》、《坐樓》、《秦雪梅弔孝》等。

/時克遠,1902-1979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藝名"脆甜瓜",師承時殿元,又師譚明倫,工小生,魯聲琴劇團創始人,代表作《梁山伯與祝英台》、《光明大道》、《姊妹易嫁》等。

/張傳海,1905-1979年,工老生,創造了[反四平],人稱呂劇"譚鑫培",博興縣呂劇團創始人。

/李同慶,1911-1972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彩旦、文丑,師承薛金田,魯聲琴劇團創始人,代表作《逼婚記》、《空棺記》等。

/侯振南,1911-1981年,義和班主要演員,魯聲琴劇團創始人。

/於廷臣,1918-2001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主工小生,藝名"筱白孩"、"大眼",魯聲琴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等。

繁榮時期

1950-1966年

/張艷芳,1940-1995年,呂劇表演藝術家,師承於廷臣,生旦淨丑無所不精,1949年從藝,人稱"九歲紅"、"小老藝人",代表作《小姑賢》、《鴻鸞禧》、《逼婚記》等。[3]

/劉梅村,1914一1977年,著名導演編劇,山東省呂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李二嫂改嫁》《穆桂英》等,挖掘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尚之四,1921-2001年,著名導演,山東省呂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呂劇《李二嫂改嫁》、柳子戲《孫安動本》等。

/林建華,1930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青衣、花旦,"呂劇三傑"之一,1951年從藝,代表作《井台會》、《小姑賢》、《鴻雁傳書》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郎咸芬,1935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青衣、老旦,"呂劇三傑"之一,人稱"呂劇皇后",1953年從藝,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苦菜花》,曾獲金唱片獎、文華表演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李岱江,1933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小生,"呂劇三傑"之一,1953年從藝,代表作《借年》、《井台會》、《小姑賢》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4]

/張斌,1929-1968年,著名呂劇作曲家,1951年從藝,初工小生,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蔡文姬》、《打金枝》等。

/劉奇英,1922年生,著名編劇,代表作《光明大道》、《沂河兩岸》、《豐收之後》等。

/王俊英,1928年生,工老旦,代表作《兩壟地》、《李二嫂改嫁》、《半邊天》等。

/楊瑞卿,1930年生,工老生,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半邊天》等。[5]

/李漁,1932年生,曾工小生,呂劇作曲家、著名琴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錢玉玲,1934年生,工花旦、彩旦,代表作《拾玉鐲》、《王定保借當》等。

/王永昌,1935年生,呂劇作曲家,代表作《紅雪》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丁博民,1935年生,呂劇作曲家,代表作《雙玉蟬》等。

/蘇智,1934年生,著名呂劇作曲家,代表作《玩會跳船》《芙奴傳》等。

/劉艷芳,1935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代表作《借年》、《姊妹易嫁》等。[6]

/郭麗華,1938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代表作《小姑賢》、《劉海砍樵》等,戲諺"三天不喝茶,也看郭麗華"。

/王筱梅,1940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曾拜師荀慧生,代表作《陳三兩爬堂》等。

/王世元,1942年生,工小生,代表作《姊妹易嫁》,呂劇導演,代表作《苦菜花》。

/董硯萍,1945年生,工閨門旦,代表作《桃李梅》、《姊妹易嫁》、《杜鵑山》等。

新時期

1978年以後

/郎門群釵:高靜、胡靜華、劉玉鳳、楊春梅、秦霞、趙秀敏、史萍、趙靜、呂淑娥、呂學芹

/林派傳人:趙蘭英、李君、王淑芝、韓美、郭清清、李霄雯、孔令蘭、劉淑娟

/李派小生:李肖江、荊延國、張小忠、王增旭、張美娟、王鴿

/十大名家:高靜、李萍、胡靜華、劉玉鳳、楊春梅、史萍、荊延國、董家嶺、李肖江、孫英傑

/十大演員:呂淑娥、趙靜、王美霞、孔令文、蓋勇、郭清清、李霄雯、張明霞、張青

/梅花獎演員:高靜、焦黎、劉玉鳳、呂淑娥

/文華表演獎演員:郎咸芬、董家嶺、高靜、龔魯陽

/中國戲劇節表演獎:李萍、高靜、孫英傑

/中國藝術節表演獎:柏緒民、史萍

傳承人

呂劇是"闖關東"文化的代表,是中原文化與關東文化相交融,孕育的具有多元文化內涵的新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已被吉林省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一代傳承人:清朝末年,柳河縣涼水河子鎮山東廣饒移民李萬良;

第二代傳承人:20世紀30年代,李萬良將演唱技藝傳給女婿李秀山;

第三代傳承人:1960年通化專區青年呂劇團成立,老藝人李秀山收下周桂芳、付宏娟、王延武等人為徒;

第四代傳承人:70年代,馮仁智、金太石;

第五代傳承人:80年代,王煥娥、孟凡志、馬世海、劉興波;

第六代傳承人:90年代,李強、何新麗、於靜麗、付明

視頻

呂劇《小姑賢》(全劇)

呂劇 《借親》 李岱江 李肖江

呂劇《老來難》

參考資料

  1. 傳統呂劇《姊妹易嫁》溫情上演 五一慰問濟南勞動者 齊魯網,發布時間; 2016-04-28 16:22:04
  2. 經典地方戲劇介紹,呂劇小姑賢歌詞 戲劇文化,發布時間;016-01-01 12:20:00
  3. 呂劇《姊妹易嫁》《小姑賢》《李二嫂改嫁》 騰訊視頻;
  4. [https://v.qq.com/x/page/f0855uhhc9r.html 呂劇 《借親》 李岱江 李肖江] 騰訊視頻,發布時間;2019年03月28日發布
  5. 呂劇_山東呂劇_呂劇李二嫂改嫁 愛戲曲網;
  6. 山東省呂劇院演出呂劇 戲曲網,發布時間; 2012-09-28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