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吕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吕敏
性别
出生 1931年4月
国籍 中国
籍贯 江苏丹阳
民族
母校 浙江大学物理系
职业 核物理学家

吕敏[1] [2] [3]物理学家。1931年4月生于江苏丹阳。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解放军总装备部武器装备论证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基地研究所副所长、基地科技委主任。
从事军备控制的科学技术等研究。早期曾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称原子能研究所)从事基础研究。1959年起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2年回国,奉调从事国防科技研究,长期在新疆核试验基地工作。多次参加我国核试验,在核试验的物理诊断领域中长期从事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为提高我国核试验物理诊断水平,建立较完善的诊断体系作出了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


教育背景

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工作经历

  • 1952年,吕敏从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高能所)。
  • 1959年,赴前苏联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
  • 1962年,回国后被调到国防科委。先后担任过研究室副主任、科技处副处长、研究所副所长、基地科技委主任等职务。
  • 1987年,调回北京,在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抗辐射加固技术和军备控制的科学技术等研究工作。
  • 1988年起担任抗辐射加固技术专业组组长。
  • 1990年起当选为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
  •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57年考上王淦昌老师的研究生,因王老师到前苏联联合所工作,改由张文裕先生指导,后来张先生和吕敏本人相继去了前苏联联合所工作,研究生的事不了了之。 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回国参加我国自力更生发展核武器的事业。
  • 1962年回国后,吕敏调到国防科委,参加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并开始第一次核试验的准备。在
  • 1986年吕敏患重病到北京医治,病愈后留北京工作,在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员。

研究方向及领域

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

科研成果

通过分析标准模型与相关实验结果,和合作者确定了物理学基本常数弱电混合角和基本粒子顶夸克的质量上限,奠定了精确检验标准模型与探索新物理的基础,同时发现弱强电三种耦合常数在超对称框架下得到统一;证明标准模型中三种重整化方案的等同性,为检验量子规范场论提供了自洽的基础,并与合作者提出了系统分析高精度实验的理论方法;给出的标准模型二阶重整化群方程,被应用于希格斯粒子性质与真空稳定性研究;提出并证明量子色动力学和超对称规范场论的散射振幅递推关系,将递推关系应用于现实物理理论。
在标准模型与弱电实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是粒子物理学近25年来的重要进展之一。通过分析标准模型与相关实验结果,他确定了物理学基本常数弱电混合角和基本粒子顶夸克的质量上限,奠定了精确检验标准模型与探索新物理的基础,并为费米实验室发现顶夸克提供了理论准备。发现强弱电三种耦合常数在超对称框架下的统一,这被认为是支持超对称统一场论的重要证据之一。
他系统研究了一般非阿贝尔规范场准确到二阶的重整化群方程,并将之应用于标准模型。这些结果已成为标准模型精确计算的重要检验基准。自2012年发现希格斯粒子以来,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希格斯粒子质量与真空稳定性分析。
他提出并证明超对称规范场论和量子色动力学的散射振幅递推关系,将递推关系应用于现实物理理论,为高效计算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标准模型背景提供了新途径。他将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应用于缪子反常磁矩分析,进而强化了理论对希格斯粒子质量的限制。

主要奖项及荣誉

  • 在试验基地期间,主要从事核试验的物理诊断测量工作,曾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五项、 特等奖一项;
  •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科技工作者奖;曾立二等功两次。
  • 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学术成就及著作

吕敏到前苏联联合所后,先在高能实验室、中能实验室进行基本粒子的实验工作,以后转到中子实验室从事脉冲反应堆的实验研究,测量脉冲反应堆脉冲功率统计起伏现象并研究了它们与功率的关系。研究工作的成果发表在水翻睡和ATOM H明9HEPlTIgl杂志上。 50年代吕敏在王淦昌、张文裕、萧健先生指导下,利用宇宙线研究奇异粒子和高能核作用,先后两次到云南东北山区海拔3200米的“落雪”高山实验室工作,持续约两年,利用多板云雾室,收集高能核作用和奇异粒子的事例。获得了几万对云雾室照片,带回北京进行判读、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 、 《物理学报》等刊物上。这项研究工作是当年国内惟一有条件进行的基本粒子实验工作,后来与其他同志的工作一起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第一次核试验中,他具体负责测量核链式反应动力学参数,吕敏提出测量的物理方案,带领了一批比他更年轻、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同志们,在没有实验室、没有仪器设备的条件下,积极筹备反应动力学测量所需要的测量和标定的设备。在许多单位大力帮助下,终于按时完成了准备工作,现场测试成功,为理论设计部门提供了第一枚原子弹的实测数据。此后,不断改进仪器设备的性能,在几十次核试验中,提供了大量的链式反应动力学重要的实测数据。随着我国核武器水平的提高,核装置爆炸涉及的物理过程增加,其中聚变核反应起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每次核试验中取得更多的实测数据,用以检查理论设计和计算的可靠性。同时我国的核试验已转到地下进行,核试验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吕敏先后提出多项实时物理诊断测量项目及测量的基本物理方案,并指导年轻同志们加以实现。这些项目包括用飞行时间方法测量中子能谱从而获得聚变反应温度;通过针孔照相获得聚变反应区的形状和尺寸;利用电子对反应产生的正电子测量聚变反应的高能7射线;利用光纤阵列测量空间不同位置的温度参数等等。为了使每次竖井方式的地下核试验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测数据,吕敏提出采用多测量项目钢架组合的核试验方案,并促进其实现,使竖井核试验中能够顺利地同时进行多项目物理测量,为每次核武器试验都获得丰富的数据创造了条件。所有这些工作都取得了成功,使我国核试验水平大大提高,能够与美俄的核试验相比,为我国核武器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吕敏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吕敏院士:科学院东区生活回忆 大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