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吞噬细胞

增加 1,885 位元組, 3 年前
[[File:吞噬细胞21.jpg|350px|缩略图|右|吞噬细胞[http://pic.51yuansu.com/pic3/cover/01/77/32/59663b566a897_610.jpg 原图链接][http://www.51yuansu.com/sc/ssckooxopu.html 來自 觅元素 的图片]]]
'''吞噬细胞'''为一类防卫细胞,它们透过[[吞噬作用|吞噬]]细菌、[[细胞坏死|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等有害物质来保卫有机体。其原文「Phagocytes」的前半部来自希腊语「''phagein''」(意为「食用、吞食」),后半部「-cyte」为细胞(cell)的词缀,来自希腊语「''kutos''」(意为「中空容器」)。一些[[阿米巴]](变形虫)的行为亦与[[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相似,说明吞噬细胞在生命进化的早期阶段就已出现。
==历史==
俄罗斯动物学家[[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1845–1916)爲第一个发现吞噬细胞的人 <ref>[http://tech.gmw.cn/scientist/2016-06/30/content_20769533.htm 梅契尼科夫:借助科学,能纠正自然界的缺陷],光明网,2016-06-30 13:07:10</ref> 。1882年,他在研究[[海星]][[幼虫]]体内的[[能动性|能动]](自由移动)细胞时,相信这类细胞对动物的免疫防御相当重要。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他将一段取自[[柑橘]]树的小木刺插入海星体内,几个小时后,他注意到能动细胞聚集在了木刺周围。梅契尼可夫之后去了维也纳,和(Carl Friedrich Wilhelm Claus)分享他的想法。卡尔提议将梅契尼可夫发现的细胞命名为「phagocyte」。「phagocyte」一词源于希腊语的「''phagein''」(吃,吞食)和「''kutos''」(中空容器),中文则据此译为「吞噬细胞」。
一年之后,梅契尼可夫对[[水蚤]]进行研究,水蚤是一种微小且通体透明的淡水[[甲壳动物]],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体内细胞,梅契尼可夫发现攻击水蚤的真菌都被水蚤的吞噬细胞消灭。他接着又观察哺乳动物的白血球,发现吞噬细胞通过一种其所称为[[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的过程吞食消灭掉[[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一种细菌)。梅契尼可夫随后提出,吞噬细胞为机体针对入侵生物的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吞噬作用==
[[File:吞噬作用21.jpg|300px|缩略图|右|吞噬作用[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9219223998&di=81379fd3caa74cdb07aad81b2bb1fdbd&imgtype=0&src=http%3A%2F%2Fimg.jk51.com%2Fimg_jk51%2F152231943.jpeg 原图链接][http://tushuo.jk51.com/tushuo/8303082.html 来自 健康无忧网 的图片]]]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是指细胞吞食细菌、[[寄生虫]]、[[细胞凋亡|死亡细胞]]、细胞残骸、和外来碎屑的过程。遭吞噬细胞吞入胞内的细菌会裹在[[吞噬小体]]内,并在一分钟内与[[溶酶体]]或。细菌随后会暴露在超量的杀灭性物质之中,并于几分钟后死亡。树突状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吞噬速度相对较慢,这些细胞的吞噬作用可能长达数小时。巨噬细胞是巨大且似乎「什么都吃」的吞噬者,它们会吞噬大量的物质,并会将一些未消化的物质释放回组织,并将未消化的碎片作为信号,从血液中征募更多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相当「贪吃」,科学家还曾用铁屑来饲喂巨噬细胞,之后再用小磁铁将这些细胞吸出,以和其他细胞分离。
=== 氧依赖性胞内杀灭 ===
当吞噬细胞在吞食细菌(或其他物质)时,它的耗氧量会增加 <ref>[http://www.sohu.com/a/295594616_100191060 硒与免疫力的关系,真相出人意料] ,搜狐,识装范儿,2019-02-19 09:24</ref> 。这一耗氧量的增加称为(Respiratory burst),目的是要产生能杀灭微生物的活性氧物质(ROS)。ROS对侵入者和细胞本身都是有毒性的,因此,这些分子只存在细胞中特定的隔室内。这种通过ROS杀灭入侵的微生物的方法称为氧依赖性胞内杀灭(oxygen-dependent intracellular killing),并可再细分为两类。
在第一种类型的杀灭中,氧依赖性产物是[[超氧化物]],这是一种氧化力很强且具有杀菌活性的物质。在[[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下,超氧化物转化为[[过氧化氢]]和单线态氧。超氧化物还会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羟基|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能辅助杀灭入侵的微生物。
===非氧依赖性胞内杀灭===
 
[[File:非氧依赖性胞内杀灭11.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8/1d5b5f6348da46889a301742ce579725.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06561684_120129339 来自搜狐网 的图片]]]
吞噬细胞也可以通过非氧依赖性的方法(oxygen-independent methods)杀死微生物,不过这类方法不如氧依赖性的方法有效。非氧依赖性胞内杀灭方法有四种主要的类型:第一种使用带电蛋白破坏细菌的[[质膜]];第二种使用溶酶体,溶酶体中的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第三种使用[[乳铁蛋白]],乳铁蛋白存在于嗜中性球的颗粒中,它能从细菌胞内移除其生存必须的铁元素;第四种使用蛋白酶和水解酶,它们能消化细菌残骸的蛋白质。
===细胞外杀灭===
 
[[干扰素-γ]](旧称巨噬细胞活化因子)能够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一氧化氮]]以杀灭周围的微生物,[[辅助型T细胞|CD4<sup>+</sup> 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8<sup>+</sup> 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B细胞]]、[[自然杀手T细胞]](NKT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状细胞都能产生干扰素-γ。
==在细胞凋亡中的角色==
 
动物体内的细胞会不断地死亡,[[细胞分裂]]和细胞死亡维持着成年个体细胞数目的稳定。细胞有两种主要的死亡方式:[[坏死]](necrosis)和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又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是一个健康细胞正常功能的一部分;细胞坏死则通常由疾病或外伤造成。人体每天都必须要清理数十万已死亡或正在走向死亡的细胞,吞噬细胞在这个处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细胞凋亡]]末期的细胞表面会出现[[磷脂丝胺酸]] <ref>[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nfo_2663.htm 磷脂酰丝氨酸的主要应用],Chemical Book</ref> 等分子,这些表面分子能藉由吞噬细胞辨识。
==与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
===抗原呈递===
抗原呈递是吞噬细胞将吞噬物质的一部分搬运到细胞表面,并将它们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的过程。「专职的」的抗原呈递细胞共有两种: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ref>[http://www.med66.com/web/qitazhuanye1/sd1502251300.shtml 抗原呈递细胞的种类],2015-02-25 10:19 医学教育网</ref> 。在吞噬异物后,外来蛋白(即[[抗原]])会在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胞内水解为[[多肽]]片段。随后,这些多肽会与细胞的[[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MHC,为[[糖蛋白]])结合,携带着多肽的MHC会转运至吞噬细胞的表面,并将多肽「呈递」给淋巴细胞。成熟的巨噬细胞并不会离开感染区域太远,不过树突状细胞能移动到含有数百万淋巴细胞的[[淋巴结]]处。这一过程中,树突状细胞将多肽呈现给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对多肽产生专一性的抗体(这种反应和淋巴细胞直接在感染区域接触抗原后产生的应答是等效的),增加免疫反应的强度。除此以外,树突状细胞还可以杀灭或抑制对自体组织有反应的的淋巴细胞——这对阻止自体免疫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此一过程称为「(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
===嗜中性球===
 
嗜中性球长期存在于人类的[[循环系统|血液]]中,是数量最多的吞噬细胞,占血液中白血球数目的50%到60%。
===浆细胞===
浆细胞(Plasma cell),亦称为效应B细胞(effector B cell),是[[免疫系统]]中释放大量[[抗体]]的细胞。直径10-20μm,细胞核较小,占细胞的一半以下,多偏于一侧,偶尔可有双核。浆细胞的[[染色质]]粗密、 聚集成堆、常呈紫丁香色、不均匀,在近核处一边常伸出半月状淡染区;浆中偶见有空泡或有泡沫感 <ref>[https://www.cndzys.com/renqun/teshu/1783148.html 浆细胞的功能],作者:wuzhimi时间:2019-01-10 18:17:01来源: 大众养生网</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em auto 1em auto;"
|+ ''' 非专职吞噬细胞'''
! 主要位置
! 类型
吞噬作用在各种生物中十分常见,可能在[[演化]]早期就已经出现。吞噬细胞一开始可能是类似变形虫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变形虫]]是一类单细胞原生生物,相较于植物,动物和它们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变形虫与吞噬细胞有许多共通的功能特色。盘基网柄菌的群落具有社会性,饥饿时它们会聚集在一起,生成一团蛞蝓状的,这个多细胞群体最后会形成有[[孢子]]的[[子实体 (真菌)|子实体]]来对抗危险环境。在子实体生成前,细胞会以蛞蝓状假合胞的型态迁移数天,这期间接触到的致病细菌或毒素可能会阻碍孢子产生,使物种生存受到威胁。不过,一些在假合胞中循环的变形虫细胞会吞噬有害的细菌或吸收毒素,并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死亡;这些细胞和假合胞中的其它变形虫细胞在遗传上完全相同。它们以自我牺牲的方式保护其它变形虫细胞不受细菌侵害,这和脊椎动物免疫系统中吞噬细胞的自我牺牲行为相似,有理论因此推测变形虫的吞噬作用可能与动物界的吞噬细胞的作用同源。然而,哺乳动物吞噬细胞和变形虫的同源关系还未经证实。吞噬细胞存在于几乎所有动物界成员,不论是[[海绵动物]]、[[节肢动物]]、高等或低等的[[脊椎动物]]体内都有吞噬细胞。变形虫区别自我和非我的能力非常重要,是许多变形虫免疫系统的根基。
 
==视频==
 
===<center>吞噬细胞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细胞吞噬</center>
 
<center>{{#iDisplay:u0836zgem6l|650|480|qq}}</center>
 
<center>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方法</center>
 
<center>{{#iDisplay:a05524p08mz|650|480|qq}}</center>
<center>人体内的清道夫,巨噬细胞的强大威力</center>
 
<center>{{#iDisplay:j0826f6tv36|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10 360 醫藥 生物科學 論]][[Category:364 細胞 論]]
72,6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