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吮指」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吮指'''是指将拇指或其他手指置于口内,并施加吮吸力量。是非营养性吮吸的一种表现,即除了获得营养之外的吮吸行为,…”)
 
行 1: 行 1:
'''吮指'''是指将拇指或其他手指置于口内,并施加吮吸力量。是非营养性吮吸的一种表现,即除了获得营养之外的吮吸行为,其发生率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在1岁以内,几乎所有的婴儿都会看到有非营养性吮吸的现象,在婴儿期末期发生率直线下降。美国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1岁到4岁,吮指的发生率从31%降到了12%。如果3岁以上的儿童仍有吮指行为,一般可以认为是口腔不良习惯。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center>'''吮指'''<b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70913%2Fc70e076a0b2346ceb7d0df605f7186b9.jp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9238707&t=a49fd82493a40af5b43f4a818dfaf071"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m.sohu.com/a/191631686_396283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吮指'''是指将拇指或其他手指置于口内,并施加吮吸力量。是非营养性吮吸的一种表现,即除了获得营养之外的吮吸行为,其发生率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在1岁以内,几乎所有的婴儿都会看到有非营养性吮吸的现象,在婴儿期末期发生率直线下降。美国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1岁到4岁,吮指的发生率从31%降到了12%。如果3岁以上的儿童仍有吮指行为,一般可以认为是[[ 口腔不良习惯]]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吮指的病因不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吮吸在粘膜上会产生愉快的感觉。而随着儿童心理上的成熟,他们会趋向放弃这种习惯带来的愉悦。多数正常儿童在2岁或3岁时终止吮指习惯。如果看到有5岁或更大的孩子吮指,则可能是某种潜在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吮吸不足理论认为,吸吮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欲望。当大量的吮吸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表现出非营养性吮吸。有研究证实母乳喂养时间短与吮指不良习惯有关。另外,也有认为吮指与饥饿时寻求安慰、紧张焦虑、父母与孩子感情交流不够等因素有关。
 
 吮指的病因不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吮吸在粘膜上会产生愉快的感觉。而随着儿童心理上的成熟,他们会趋向放弃这种习惯带来的愉悦。多数正常儿童在2岁或3岁时终止吮指习惯。如果看到有5岁或更大的孩子吮指,则可能是某种潜在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吮吸不足理论认为,吸吮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欲望。当大量的吮吸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表现出非营养性吮吸。有研究证实母乳喂养时间短与吮指不良习惯有关。另外,也有认为吮指与饥饿时寻求安慰、紧张焦虑、父母与孩子感情交流不够等因素有关。

於 2022年7月1日 (五) 11:44 的修訂

吮指
圖片來自搜狐網

吮指是指將拇指或其他手指置於口內,並施加吮吸力量。是非營養性吮吸的一種表現,即除了獲得營養之外的吮吸行為,其發生率與年齡有很大關係。在1歲以內,幾乎所有的嬰兒都會看到有非營養性吮吸的現象,在嬰兒期末期發生率直線下降。美國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1歲到4歲,吮指的發生率從31%降到了12%。如果3歲以上的兒童仍有吮指行為,一般可以認為是口腔不良習慣

發病原因

吮指的病因不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吮吸在粘膜上會產生愉快的感覺。而隨着兒童心理上的成熟,他們會趨向放棄這種習慣帶來的愉悅。多數正常兒童在2歲或3歲時終止吮指習慣。如果看到有5歲或更大的孩子吮指,則可能是某種潛在的心理問題的表現。吮吸不足理論認為,吸吮是嬰兒與生俱來的欲望。當大量的吮吸需求沒有被滿足時,就表現出非營養性吮吸。有研究證實母乳餵養時間短與吮指不良習慣有關。另外,也有認為吮指與飢餓時尋求安慰、緊張焦慮、父母與孩子感情交流不夠等因素有關。

疾病危害

吮指習慣持續會對牙列產生影響,造成錯牙合畸形,尤其是持續到混合牙列期時。吮指的壓力可以造成上前牙前突、影響下前牙萌出,導致前牙深覆蓋、前牙開牙合。在後牙區可以造成上頜牙弓寬度減少以及後牙反牙合,另外,齶蓋高拱以及末端平面和磨牙關係改變也有報道。錯牙合畸形的類型與拇指或食指放置的位置、習慣的持續時間、強度和頻率有關。

疾病治療

吮指習慣的糾正一般分不同的年齡。一般認為吮指習慣在4歲前停止,對咬合的影響很小,是暫時性的。因此,在4歲之前一般不加干預,主要是教育家長進行嚴密觀察。4-6歲之間,主要是採用語言教育、提醒或獎勵的方法鼓勵孩子戒除不良習慣。語言教育主要是告知孩子吮吸會造成牙頜面的改變,影響美觀。提醒治療是採用一些方法提醒孩子不要把手指放到嘴裡。如將手指纏上膠布或繃帶,或者戴用不分指的手套,在手指上塗苦味劑。一定要向孩子講清楚這些只是提醒而不是懲罰措施。獎勵方法是孩子和家長之間建立起一個約定,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破除不良習慣就會得到獎勵。自製一份日曆,若孩子一整天沒有不良習慣,則在日曆上貼上一顆小星星。在規定的時間段結束時,達到了約定的條件,則給予獎勵,該過程中應不斷地口頭表揚鼓勵孩子。

6歲以後若不良習慣持續,孩子確實有願望希望戒除不良習慣,只是做不到,可以採用口內矯治器的方法,通常可戴用齶欄。一般3-6月內可明顯改善,然後需要繼續保持6個月。矯治器的成功需要孩子的合作。開始戴用時會有發音和進食的不習慣,很快就可適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