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吮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吮指
圖片來自搜狐网

吮指是指将拇指或其他手指置于口内,并施加吮吸力量。是非营养性吮吸的一种表现,即除了获得营养之外的吮吸行为,[1][2]其发生率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在1岁以内,几乎所有的婴儿都会看到有非营养性吮吸的现象,在婴儿期末期发生率直线下降。美国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1岁到4岁,吮指的发生率从31%降到了12%。如果3岁以上的儿童仍有吮指行为,一般可以认为是口腔不良习惯

发病原因

吮指的病因不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吮吸在粘膜上会产生愉快的感觉。而随着儿童心理上的成熟,他们会趋向放弃这种习惯带来的愉悦。多数正常儿童在2岁或3岁时终止吮指习惯。如果看到有5岁或更大的孩子吮指,则可能是某种潜在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吮吸不足理论认为,吸吮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欲望。当大量的吮吸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表现出非营养性吮吸。有研究证实母乳喂养时间短与吮指不良习惯有关。另外,也有认为吮指与饥饿时寻求安慰、紧张焦虑、父母与孩子感情交流不够等因素有关。

疾病危害

吮指习惯持续会对牙列产生影响,造成错牙合畸形,尤其是持续到混合牙列期时。吮指的压力可以造成上前牙前突、影响下前牙萌出,导致前牙深覆盖、前牙开牙合。在后牙区可以造成上颌牙弓宽度减少以及后牙反牙合,另外,腭盖高拱以及末端平面和磨牙关系改变也有报道。错牙合畸形的类型与拇指或食指放置的位置、习惯的持续时间、强度和频率有关。

疾病治疗

吮指习惯的纠正一般分不同的年龄。一般认为吮指习惯在4岁前停止,对咬合的影响很小,是暂时性的。因此,在4岁之前一般不加干预,主要是教育家长进行严密观察。4-6岁之间,主要是采用语言教育、提醒或奖励的方法鼓励孩子戒除不良习惯。语言教育主要是告知孩子吮吸会造成牙颌面的改变,影响美观。提醒治疗是采用一些方法提醒孩子不要把手指放到嘴里。如将手指缠上胶布或绷带,或者戴用不分指的手套,在手指上涂苦味剂。一定要向孩子讲清楚这些只是提醒而不是惩罚措施。奖励方法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起一个约定,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破除不良习惯就会得到奖励。自制一份日历,若孩子一整天没有不良习惯,则在日历上贴上一颗小星星。在规定的时间段结束时,达到了约定的条件,则给予奖励,该过程中应不断地口头表扬鼓励孩子。

6岁以后若不良习惯持续,孩子确实有愿望希望戒除不良习惯,只是做不到,可以采用口内矫治器的方法,通常可戴用腭栏。一般3-6月内可明显改善,然后需要继续保持6个月。矫治器的成功需要孩子的合作。开始戴用时会有发音和进食的不习惯,很快就可适应。

参考文献

  1. 吮指的拼音怎么写喜马拉雅手机版
  2. 吮指的拼音怎么写精选问答